馮遠征:因長相被北電拒錄,31歲娶二婚妻子,終成人藝副院長

前段時間,隨著著名藝術家藍天野老先生的去世,

北京人藝這四個字再次走進人們的視線,

大家不禁有些好奇,北京人藝到底是個怎樣的地方?

他又憑什麼能常年坐在中國話劇界的頭把交椅上?

帶著好奇心,大家紛紛想要了解一下人藝劇院,

恰好,此時人藝拍攝的紀錄片開始在網路上播放。

人們一看才發現,

人藝劇院竟然聚集了這麼多優秀的演員。

馮遠征濮存昕何冰宋丹丹等等,

其中馮遠征更是以北京人藝的副院長身份出現在節目中,

一直不見蹤跡,喜愛他的粉絲這才明白,

原來人家早就在北京人藝任職了,不去拍電影了。

那這個馮遠徵到底是誰,

他又憑什麼成為北京人藝的副院長呢?

明明是如此優秀的演員,

為什麼最近幾年卻消失在影視市場上呢?

難道真的和濮存昕先生所說的一樣,

他們這些演員是被市場所拋棄的?

01

1962年馮遠征出生在北京的一戶軍人家庭,

其父親曾是空軍首長。

從小生活在空軍部隊大院的他,

生活條件遠遠高於現如今人藝同事何冰。

可以這樣說,其他同事兒時經歷過的苦難,

在馮遠征這裡通通沒有經歷過。

本身就不俗的家庭環境,再加上他又是家中老幺,

讓馮遠征的童年生活過得就更加的順遂。

或許是軍人家庭出身的緣故,

小時候的他並不怎麼愛說話,

很少有機會和同齡人交流,

得到一些東西,必然會失去一些東西。

就在大家都以為日子就這樣一天一天過下去的時候,

變故出現了,馮遠征7歲那年,

他離開了空軍大院,跟隨父母住到農村。

與其他下放到農村叫苦不迭的大少爺們不同,

馮遠征在這裡如同龍歸大海一般自由,

在這裡,他體會到之前從沒有過的快樂,

跟其他的農村小夥伴在田地里瘋跑,

抓蛐蛐,逮螞蚱,下河摸魚,

反正之前沒幹過的事在這裡全乾了,

整個人的性格從之前的木訥、內向,

變成後來的活潑、調皮。

這樣的日子一過就是整整5年的時間,

在這5年時間裡,馮遠征的性格越來越外向,

不管和誰在一起都能愉快的和人交談,

性格上的轉變讓他開始思考起自己的未來。

有人不禁疑問,

為什麼性格上的轉變跟思考未來有關,

您別說,還真有關,一個人性格外向,

證明他有獨立思考的意識與能力,

並且不喜歡在家人安排下按部就班的生活。

回到城裡居住的馮遠征,

細細地觀察的身邊的事物,

希望找出一個自己喜歡的東西,

當做自己未來的職業。

終究還是逃離不了家庭的影響,

父親是空軍首長,

馮遠征也喜歡在翱翔於九天之上的感覺,

不過他不是相當飛行員,

而是想成為一名跳傘運動員。

為了完成自己的夢想,他不惜放棄高考,

就算他都如此的背水一戰,可還是落選了。

高考也沒參加,跳傘運動員也沒選上,

兩頭都沒沾上的馮遠征只能去當一名工人,

就這樣1976年,他光榮地成為一名拉鏈廠的工人。

5年的農村生活已經讓馮遠征有了獨立思考的能力,

他不甘於自己的未來僅僅是一名工人,

馮遠征想要去更遠的地方,爬上更高的山峰,

看更多更加美麗的風景。

於是他挑挑選選看到演員這個職業,

心想:「不就是站在舞台上說詞嗎,

這麼簡單的事情我肯定沒問題。」

於是,馮遠征開始白天上班,晚上學習表演。

令他沒想到的是自己這一學就是8年,

1984年,等待已久的他終於迎來電影學院的招生,

得知消息後,他興沖沖地跑去報名參加考試,

多年的勤學苦練,讓他很順利地通過前兩次考試,

最後卻因長相不夠帥氣,倒在三試的考場上。

因為長相被拒絕的他,心中很不服氣,

心想:「自己明明這麼優秀,就因為長相沒別人帥,

就不要我,這真不公平。」

帶著心裡的憤怒,他又報考了中央戲劇學院

結果就是中戲也因為同樣的問題,沒有錄取馮遠征。

這下他徹底傻眼了,兩個學表演的地方都要不要我,

我還能去哪呢?作為北京的孩子,

肯定不會去上海戲劇學院的,

況且那會他還真不知道上海戲劇學院。

迷茫的馮遠征開始質疑自己的決定,

是不是從一開始就是錯的,

自己真的像評委老師說的那樣,不適合干演員這一行嗎?

老話講「金子就算埋在土地里,也有發光的一天。」

接連被兩大藝術學院拒絕的他,

竟然意外地被一名女導演看中!

02

被拒絕後的他,正迷茫地走出考場,

誰成想這時候身邊走來一位女性,

一上來就直言不諱地問起馮遠征的考試結果。

剛經歷一次失敗的他,心情很不好,

面對陌生女性的問詢冷漠地回答道

「沒考上怎麼了,礙你什麼事啊!」

聽到眼前的少年,語氣不好的發言,

這名女性並沒有生氣,心平氣和地開始自我介紹道:

「你好,我叫張暖忻,是一名導演,

我看你條件挺好的,正好我最近正在籌拍自己的電影,

要不考慮考慮,來我的電影里當男主角。」

這話,要是放到現在都能讓人以為這是個騙子,

可一個剛剛考試失敗的少年聽到後,

彷彿抓到救命稻草般開心。

真是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一個剛剛被專業院校拒絕的年輕人,

竟然比那些進入專業院校的人先一步開始拍起電影。

拍完電影后,張暖忻對著馮遠征說道:

「你想不想繼續在演員這條路上走下去啊?」

「想啊肯定想,我還想著再試一次呢!」

「別試那幾所學校了,你聽我的,

最近北京人藝可能要開學員班,你去試著報考一下人藝。」

聽著導演的良言,馮遠征真去報考北京人藝去了,

結果,在這個不看長相看實力的地方,

1985年,他順利的考進了北京人藝,

那時候宋丹丹、梁冠華已經成為新一代中的骨幹力量,

和他一同考進這裡的還有吳剛丁志誠王剛高冬平

連同馮遠征在內的這5人,時至今日,

這五人依舊在人藝的劇院工作,

也因此這5人有個響亮的外號「人藝五虎」。

在北京人藝,馮遠征真正開始系統的學習表演,

他如同一塊海綿一般,瘋狂地吸收著這裡的養分,

天資聰穎再加上勤學苦練,

一下子就讓他一眾學員中脫穎而出。

不僅獲得人藝老演員們的賞識,

還收穫到德國西柏林高等藝術學院女教授海爾辛的讚賞。

在北京人藝交流學習期間,

海辛爾毫無保留地給馮遠征傳授著表演的知識。

作為格羅托夫斯基表演學派的傳承者,

海辛爾教授對馮遠征寄予厚望,

希望這個年輕的中國小夥子繼承自己的衣缽,

在如今布萊希特體系、斯坦尼斯拉夫斯基體系當道的當下,

能把自己學派的表演知識發揚光大,

為了讓這個小夥子能更好的吸收知識,

海辛爾教授還邀請馮遠征,

前往德國學習格羅托夫斯基表演,

這要是換成旁人早就高興的,

屁顛屁顛的跟著一起去了。

然而馮遠征竟然意外的拒絕掉,

當時他正和女友處於甜蜜的熱戀期,

女友的溫暖讓他暫時忘記當初學習表演的初心。

現如今常常流傳著一句話「上岸先斬意中人」,

意思是男女雙方,其中一人考上研或者考上公,

就會立馬與過去的感情進行切割,

這也足以見得當時馮遠征有多愛他的女友,

令人可惜的是,他沒有拋棄人家,

人家倒是先把他給拋棄掉了。

就在馮遠征拒絕海辛爾教授邀請後的沒多久,

他便和自己的女友分道揚鑣。

女友的離開讓馮遠征很受打擊,

在他看來,自己拒絕掉這麼好的機會,為她付出這麼多,

為什麼女友會和自己分手呢?

自己究竟是哪裡做的不好,能讓女友這麼狠心,

愛情之後哪有道理可言,不喜歡就是不喜歡。

分手後的他,為了治癒自己內心的傷疤,

離開人藝,遠去德國,投奔自己的恩師海辛爾教授。

剛到德國時,為了能更好地了解國外的戲劇體系,

他機會每周都會空出幾天的時間觀看戲劇,

坐在觀眾席上的他,

總是被舞台上的演員們感動的熱淚盈眶。

儘管語言不通,可藝術終究是相通的,

舞台上,演員們賣力的演出,誇張的肢體語言,

高昂的語氣以及激烈的對話,

無不讓激勵著馮遠征繼續在表演這條路上繼續前行。

看的時間一長,他心裡開始痒痒,

總想著自己上台,演上那麼一出,

可是他發現在這裡根本沒有演出機會,

西方人根本不會相信,一個中國小夥子懂戲劇,懂表演。

即便是他老師海辛爾出面替他找劇場,

依舊沒有人相信,即便是相信他能演,

也依舊覺得這個小夥子肯定演不好。

為了能再次回到舞台上,他在德國待了僅半年後,

便匆匆回國,回到自己最熟悉的地方。

這次回來準備在表演上大幹一場的他,

卻意外再次收穫到愛情。

03

1991年,馮遠征從德國回來後,

急匆匆的找到當時北京人藝的院長,

希望能回到舞台上演出。

要不是之前他的成績以及能力非常出色,

他也許就與人藝這座劇場無緣了。

回到舞台上的他比之前更加努力,

體會過上不了場的那種感覺後,

他格外珍惜在國內演出的機會,

每一次綵排他都精心準備,哪怕只有一句台詞。

上天從來都不會虧待用心努力的人,

就在他即將30歲的年紀里,

馮遠征迎來了自己人生中第二部電影《豺狼入室》。

這部電影在籌備階段就確定讓梁丹妮出演女主角,

而男主角卻遲遲未定,最後還是人藝領導拍板下,

最後決定讓馮遠征出演劇中的男主角。

梁丹妮和馮遠征都是北京人藝的演員,

同樣的兩人都是軍人家庭出身,

也因此梁丹妮和馮遠征在劇組有著說不完的話,

關係好到,甚至一度引發劇組人員的猜想,

「這兩人是不是談上戀愛了。」

聽到這樣的猜測,梁丹妮和馮遠征都哭笑不得,

經常一遍一遍地向其他人解釋:「就是好哥們、好兄弟。」

彼時兩人都認為自己是對方的好哥們,

殊不知這份單純的友誼最後還是被馮遠征破壞掉。

拍完這部電影后,馮遠征的戲路一下子打開了,

越來越多的劇本向他襲來,

就在他接連拍戲,進劇組期間,

馮遠征很不幸感染上水痘

梁丹妮得知這個消息,急忙跑到馮遠征面前說道:

「沒事,你放心養病,其他的事情交給我。」

還真如梁丹妮所說的那樣,

她把馮遠征的事情給擔了起來,

白天拍戲,晚上在醫院守夜,這樣連軸轉,

換成鐵人身體也吃不消啊,

病床上的馮遠征看在眼裡,疼在心裡,

這時起,他心裡那股單純的友情悄悄變質,

馮遠征開始慢慢喜歡上,

眼前這個照顧自己的女人,並決定要追求她。

等病徹底好轉後,回到人藝劇院,

他便徹底向梁丹妮展開追求。

面對小兄弟的追求,梁丹妮不是沒有動過心,

可一開始梁丹妮還是拒絕了這份炙熱的愛意。

一方面是自己比馮遠征大足足8歲,

較大的年齡差很容易引來旁人的冷言冷語。

另一方面是自己已經經歷過一次失敗的婚姻,

而馮遠征還沒結過婚,自己已經耽誤不起。

可好女怕郎纏,在堅決的拒絕,

最終也會被時間沖淡,被炙熱的愛情衝散。

在馮遠征的一再堅持下,

梁丹妮最終還是鬆口答應了對方的示愛。

結果和梁丹妮預想的一樣,

兩人剛一宣布戀情,立馬遭受到身邊人的反對,

不僅雙方父母不看好,就連身邊的朋友也不看好。

已經確定感情的兩人,怎能會被這些小小的波浪所打擾,

馮遠征和梁丹妮還是義無反顧的走到一起,

結婚時,兩人沒有舉辦隆重的婚禮,

沒有父母的祝福、朋友的祝賀,

有的僅僅是兩人互相看向對方的深情的眼神。

為了妻子的身體考慮馮遠征沒有要自己的孩子,

夫妻二人還比較潮流的做起丁克夫婦。

04

這邊愛情、家庭穩定了。

那邊事業卻遲遲不見起色,

馮遠征難免有些焦慮,

身為妻子的梁丹妮細心地安撫著丈夫。

終於在馮遠征回國的第十個年頭,也就是2001年,

他終於迎來了屬於自己的春天。

一部《請不要和陌生人說話》,

直接讓馮遠征在全國範圍內爆火。

不過這種爆火也給馮遠征帶來過不少的困擾,

別人紅都是粉絲追著要合影要簽名,

到他這成了被人指著鼻子罵,被大媽打,

甚至於他的岳父母和親生父母都懷疑他打老婆,

單位同事也篤定馮遠征肯定有過家暴

這讓馮遠征和妻子梁丹妮哭笑不得,

這也足以說明馮遠征的演技到底有多優秀。

爆紅後的他開始感到有些不適,

不斷地進劇組拍戲,讓他感到有些厭煩,

一氣之下,馮遠征揮一揮衣袖再次回到人藝的舞台上,

他如果在最紅的時候繼續發展事業,

那現如今應該也有很多的年輕觀眾認識他,

我想這就是藝術家的風骨吧。

為了提升自己的表演能力,他不斷嘗試各種角色,

《天下無賊》里的娘娘腔劫匪,

非誠勿擾》里塗著紅指甲的「艾茉莉」,

《人到中年》里的害怕妻子的中年丈夫,

任何一個角色他都用心去演繹,

不過都沒有給觀眾留下深刻的印象,

除了《請不要和陌生人說話》里家暴的丈夫。

05

從2014年之後,馮遠徵逐漸退出影視圈,

專心在話劇舞台上鑽研著自己的表演。

那時候的他已經52歲,人生已經進入後半段,

對於本就不在意的名和利,他更加的不在意。

只專註於自己表演實力的提升,

只關心自己今天能不能演好這出話劇。

人的心思越單純,越是容易做成一件事,

由他導演的話劇《杜甫》,當一登台就獲得滿堂彩,

更在2015年榮獲「德藝雙馨文藝工作者」稱號,

這樣的殊榮是國家對於他的肯定。

2020年逐漸老邁的濮存昕,

卸下了自己北京人藝副院長的位置,

將這個重要的崗位交到馮遠征的肩上。

自知任務艱巨,身上的擔子沉重,

馮遠征一刻都不敢怠慢,

認認真真地完成屬於副院長的職責,

培養年輕演員,挖掘演員們的潛力,

這才有了北京人藝的那部紀錄片中,

馮遠征教導學員們的畫面。

如今已經60歲的他,已經奮戰在一線,

每天天不亮,就身體力行的帶著學員們出晨功,

日復一日地帶著學生們練習,從不敢到厭煩。

結語

其實並不是市場將馮遠征拋棄,

而是馮遠征拋棄了這個演藝市場,

他不屑於與那些只會念數字的演員們為伍,

在他心裡表演是非常值得讓人尊敬的一個職業,

他不願意看到被自己視為比生命還要重要的職業,

竟然被一些演員不知深淺地破壞著。

這何嘗不是一種劣幣驅逐良幣的悲哀呢?

他的離開,或者說是以他為代表的演員們離開,

是中國影視界的一種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