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擔心沒人選也不怕跳舞,張薔佛系而不擺爛,超出了很多人的想像

有人看《乘風破浪》是為了看舞台表演,也有人看《乘風破浪》是為了看姐姐們的人際交往。確實,《乘風破浪》不僅僅是個音樂競技節目,也是個真人秀,姐姐們私下裡的互動,以及面對種種複雜賽制時所做出的反應都是看點。而分組選人一直都是節目中的一大看點,因為從中可以看到姐姐們的個性和小心思。

由於乘風破浪》第三季的前兩輪公演都是先劃分陣營(一共就兩大陣營,非此即彼),然後再在陣營內部分配各個小組的人員,所以相對弱化了選人時有人被剩下的感覺。但到了第三輪公演,一開始就是分成五個組,搶人時的火藥味開始濃了,而被剩下的人也變得明顯了。從正片的呈現來看,張薔是最後一個被選走的。

根據節目規則,前一輪獲勝的四支隊伍分別產生一位隊長,另一位隊長則由剩餘的姐姐們投票產生。寧靜那英在交流選隊長的標準是什麼,那英提到了責任心和業務能力,而寧靜則補充了「時間」這個要素,她認為當隊長時間也得充裕,不然業務能力再強也沒時間去帶隊。這一說法也獲得了那英的認同。

在開始投票之前,張薔也提前和大家打招呼,讓大家不要考慮她,因為她忙。張薔說的不是場面話,她是真的沒時間。不過不是因為她年紀大了要多休息,而是因為在參加《乘風破浪》的同時她還在忙著個人巡演,不能一直留在節目組排練。所以為了防止有些不知怎麼投票的人根據年齡把票浪費在自己身上,張薔只能先站出來打招呼。

張薔沒有成為隊長,那麼就要和其他自由隊員一起接受隊長們的邀約,而她也沒有成為幾位隊長優先考慮的對象。其實也可以理解,因為規則已經說了如果隊伍獲勝那麼隊員就會一直保留,那麼一支隊伍總要面臨唱跳錶演的,很顯然在大多數姐姐心目中,張薔不適合唱跳。直到其他組都已經滿員,還差一人的於文文組才把落單的張薔收入組內。

一開始沒有人選自己,張薔一點兒也不著急。她更沒有因為自己是被剩下的那個而感到生氣、難堪或是沮喪,眼看著其他人都已經被選走,張薔只是優雅地在場地上閑逛,心態非常平和,好像在參加晚宴一樣,簡直和其他人不是在參加同一個節目。張薔表示,反正最後總會有她的一個位置,她只要等著看(隊長)是誰就行了。

在等待的過程中,張薔很愜意地吃吃喝喝,趙夢來問她該去哪個隊伍的時候,她也很熱心地支招,只不過說了好幾遍她也始終沒能把五個隊長的名字說全。她告訴趙夢,想去哪個隊應該去主動爭取,不敢對眼神是因為她性格有些「高傲」。張薔雖然說著這些,但一直都是淡淡的,並不激動也不慌張。最終她加入的隊伍和她的性格也挺契合的。

在選歌的時候,於文文看著隊友趙夢、唐詩逸劉戀和張薔,顯得很猶豫,因為在可選的幾首歌里,比較容易出彩的兩首都是唱跳,其中《佳人》是一首需要展現女性柔美的唱跳曲目。趙夢爽快地表示她可以,張薔也很雲淡風輕地說她們選什麼她就跳什麼,她沒什麼想法。後來張薔在採訪中表示,她們可能不知道她能跳。

雖然在前兩輪的表演中,張薔都不需要跳舞,但這並不代表她不能跳舞。一直唱迪斯科的她其實律動感很好,肢體協調,而且她還曾透露過年輕時也經常和朋友一起跳舞。所以即便張薔所擅長的舞蹈和《乘風破浪》舞台上所要求的唱跳有區別,但對於她來說並不是什麼難以接受的事情。甚至她的進度在組裡並不算慢的。

張薔的姿態雖然是雲淡風輕的,但這是種從容的心態,並不意味著擺爛。張薔雖然不是競技意識很強的人,但也從來不會耽誤事,舞蹈該跳就跳,她從不矯情。所以雖然她在一群比她年輕的姐姐裡面是很獨特的存在,但她也能很好地融入,並不會因為年齡或個性就變得不合群,其實很好相處,這也是她的可愛之處。

佛系而不擺爛,張薔的淡定從容超出了很多人的想像,她的能力亦然。期待她後續的精彩呈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