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婚32年後,張芝華嫁畫家一家幸福,郭凱敏娶尤勇前妻難回巔峰

1979年,電影《廬山戀》紅遍全國,

電影中,郭凱敏扮演的「耿樺」與張瑜扮演的「周筠」,是一對熒幕情侶。

這部現象級的電影,讓郭凱敏和張瑜一躍成為了家喻戶曉的明星,

而郭凱敏現實中的女友張芝華,卻因觀眾入戲太深,遭受無端謾罵,

導致她很長一段時間不敢出門。

當時的郭凱敏與張芝華,就像「耿樺」與「周筠」一樣,

讓周圍的朋友覺得是天造地設的一對,兩人郎才女貌,愛得也是非常深沉。

可他們的結局卻沒有電影中那麼美好,不僅在相戀六年後以離婚告終,

到如今,當年的大明星更是都淪為了給他人做配角,

從離婚到現在的這32年里,郭凱敏和張芝華都經歷了什麼?

1.

1958年,郭凱敏出生在吉林長春,


同一年,張芝華出生在上海。


隨著命運齒輪的轉動,相隔千里的兩人,卻在多年後,在同一年機內了電影廠。

郭凱敏的父母都是地質工作者,常年外出,一年也就能見一兩次,

他的童年,是跟著爺爺奶奶度過的。

小時候的郭凱敏活潑好動,又是經常一個人,

在上學前,他最喜歡的就是在田野里光著腳跑來跑去。


特殊時期,上學都晚,郭凱敏就在家裡自己看書,有時候悶了,

就站在田埂上吼幾嗓子,唱首歌或大聲讀幾篇課文,漸漸地鍛鍊出來他的嗓門。

到了學校,郭凱敏憑藉著自己的好嗓子,加入了宣傳隊,

一有什麼活動,他就是站在前面喊口號的。


另一邊的張芝華,跟他有著截然不同的童年生活。

她家教嚴格,父母都是知識分子,

自小,她就是大家眼中文靜的小公主。

張芝華愛好文藝,剛上小學時,就因為普通話標準成為了學校的廣播員。


到了初中,她考上了上海少兒廣播合唱團,還參加了不少話劇,

多才多藝,又生的好看,在學校里就出了名。

甚至在接待外賓時,學校也會安排張芝華接待,

因為她有一個獨門絕活《沙家浜》,小小年紀的她,

卻能將裡面的「沙奶奶」演繹的活靈活現,常常引起台下的一眾好評。


1975年,上海電影製片廠急需人才,在團長張瑞芳的帶領下,前往全國各地招收人才。

本就熱愛藝術的張芝華第一時間報了名,郭凱敏也不想放棄這個機會,

也想報名試試。

兩人順利地進入了製片廠,和他們一同進入的,還有張瑜、陳冲、王偉平等人。


張芝華和郭凱敏,張瑜是在校學生,年紀也最小,其他人都是工農兵

團長張瑞華對他們三個很是照顧,尤其是對張芝華,兩人後來親近地已經超越了師生關係。

剛進廠的第一年,不是先學演戲,而是學做人、做事,下鄉積累生活經驗。

在老師們的帶領下,這些初出茅廬的孩子乖乖鋤頭,提起鐵桶,進入礦廠,各種體驗生活。


十幾歲的孩子,在幹活時難免會偷個懶耍滑頭,趁著老師不在的時候,就溜到一邊玩去了,

張芝華自始至終都是踏踏實實,每次都是默默地在幹活。


這些都被張瑞華看在眼裡,她也更加喜歡這個肯吃苦不嬌氣的小姑娘,

後來經常把張芝華帶在身邊,手把手教她學表演,一字一句給她扣台詞。


作為學徒工,他們那時候的工資每月只有17塊八毛,除去生活開銷,所剩的也不多了。

張瑞華知道這些孩子正在長身體,體諒他們的苦,

每次發了工資,就會叫他們來家裡,做一些紅燒肉、排骨,補充營養。


幾個小孩一點也不客氣,每次都把肉吃得乾乾淨淨。

那段時間單純又快樂,不僅被愛包圍著,還有德高望重的老師陪在身邊教他們演戲,

在郭凱敏和張芝華的記憶里,都是最幸福的時光。

2.

他們也沒有辜負老師的期望,不僅平時努力練功,也很爭氣地陸續接拍了好幾部戲。

在張瑞芳的培養下,張芝華那時候是班裡成績最拔尖的,也因此獲得了更多的演出機會。


進廠兩年,她就主演了《曝光》《萬水千山》《甜蜜的事業》《送貨路上》四部話劇,成為上影廠小有名氣的一顆新星。

而郭凱敏運氣也不差,進廠第二年,就獲得了登上大熒幕的機會。

1976年,郭凱敏接拍了第一部戲《第二個春天》,在裡面扮演一個小戰士。

首次出演電影,即使是一個只有七個鏡頭的小角色,他也絲毫不敢懈怠。

為了這幾個鏡頭,郭凱敏在私下苦練一個半月,

最後被炮彈炸死的那個鏡頭,他甚至憋氣了足足一分鐘。

1979年,張芝華與郭凱敏合作首部電影《好事多磨》,

戲裡是搭檔,戲外也經常一起排練,感情迅速升溫,

兩個年少有為,意氣風發的年輕人,郎才女貌,男帥女靚,

在外人看起來也十分般配,在周圍人的撮合下,很快成為了戀人。


郭凱敏雖然小有名氣,跟張芝華比起來,起點還是比較低,

兩人女強男弱的關係很快因為一部電影,發生了轉變。

同一年,《廬山戀》開始籌拍,

這部電影的男主角正是由郭凱敏扮演的「耿樺」,

女主卻不是張芝華,而是張瑜。

戲中,張瑜與郭凱敏那短暫而羞澀的「貼臉吻」,看得人臉紅心跳。


在現在的影視作品中看到吻戲片段,觀眾都已習以為常,

但《廬山戀》是貢獻了新中國成立以來的熒幕初吻,

這一吻,吻醒了全中國懵懂少女對愛情的嚮往。


在拍這個片段時,兩人都很彆扭,為了避免尷尬,導演還特意清場,

最後張瑜飛快地在郭凱敏的臉頰上親了一下,兩人的臉也變得通紅。

這部電影一上映,就成了現象級的影片,創下了許多記錄,

是「世界上在同一電影院連續放映時間最長的電影」,還有專門的「廬山戀電影院」。


郭凱敏和張瑜因這部電影一炮而紅,成為家喻戶曉的大明星,

而觀眾對他們的喜愛也從戲裡延伸到了戲外,甚至一度以為郭凱敏和張瑜是真正的情侶,

殊不知郭凱敏已經在和張芝華交往。


每次他和張芝華牽著手出門逛街,就總會傳來這樣的聲音:

「這個不行,還是張瑜好。」

「這個沒電影里的那個好看。」


這些話讓張芝華的心裡產生了巨大的落差感,

後來她就索性不再出門,選擇了躲避這些流言蜚語。

實際上,郭凱敏在和張瑜拍攝電影時,不知是入戲太深,還是因為每天來往密切,他對張瑜也稍微動過心。


他也知道自己已經牽手張芝華,不能有二心,在片場一根根地抽煙,釋放心中苦悶,

不知情的張瑜還以為他心情不好,主動前去安慰他,卻不知對方是喜歡上了自己。

那個年代的人很單純,對待感情也是,

郭凱敏已經認準了張芝華,最後還是和她順利地結了婚。


3.

結婚後的兩人一開始也是如膠似漆,非常甜蜜,

職業相同,共同話題也多,兩人經常在一起商量怎麼發展事業。

那段時間裡,兩人的事業都是步步高升。


張芝華先後出演了影視劇《女大當婚》《忘不了你》《滴水觀音》《歷盡滄桑》等作品,知名度也漸漸提高,

在高考恢復後,她重新拿起了書本,想圓了自己一個大學夢,並在學校打磨自己的演技。

郭凱敏也出演了《郵緣》《小街》等,也鞏固了之前的名氣。

兩人相處的時間長了,很多不合的觀點也會慢慢顯現。

也許是小時候的成長環境不同,張芝華認為夫妻兩人應有事互相商量,郭凱敏卻漸漸顯露出大男子主義,有些事必須要聽他的。


很多時候,張芝華為了家庭的和諧,就選擇了退讓,但是在拍戲方面,她絲毫不會妥協。

在合作拍攝《婚姻進行曲》時,有一個張芝華的鏡頭,她想按自己的理解來演,

但是自以為演技更好的郭凱敏讓她按他的要求演,

結果兩人互不相讓,從片場吵到了家裡,

還互相跟對方放出話來:「以後再也不合作了,有我沒你,有你沒我。」

很長一段時間裡,兩人都互相不服軟,誰也不理誰。

直到1985年,北京電影學院開創了一個進修班,給了上海電影製片廠一個名額,

條件是有表演經驗,但是沒上過大學的人。

郭凱敏和張芝華都符合這個條件,

並且張芝華一心想著去上大學,這對她來說是一個來之不易的好機會。

可她知道丈夫郭凱敏也想抓住這個機會,為了丈夫的事業,她放棄了競爭,把名額讓給了他。

在進修的這一年,郭凱敏偶爾會上海探親,

兩人不常見面,反而關係更加緩和。

也就是在這一年,張芝華髮現自己懷孕了,

她不捨得放棄事業,更不捨得自己肚子里的孩子,

思考再三,她決定在家安心養胎。

作為一個演員,在事業的上升期懷孕,就相當於葬送了自己的前途,

當初的恩師張瑞華得知後,狠狠地批了她一頓。

要知道,當初和她同一批進來的同學,如今都有了自己的代表作,

起點不比他們低,並且被重點培養的張芝華,卻還是不溫不火,現在甚至要放棄事業回歸家庭。

張芝華並不後悔自己的決定,她願意當這個家庭的後盾。

作為一個待產媽媽,張芝華要獨自忍受各種孕期的不良反應,

挺著一個大肚子,走幾步就很累,到後期的時候,身子重的站都站不起來。

但是這些郭凱敏都不知道。

生下孩子後,張芝華又選擇在家照顧孩子,退居幕後,每天面對著生活的瑣事。

相比張芝華的以家為重,郭凱敏更注重自己的事業。

學成歸來的郭凱敏,開闊了眼界,不再局限於當一個演員,萌生了當導演的想法。

這遭到了張芝華的強烈反對,在演員這條路上他已經走的很紮實,

此時再選擇一個不熟悉的領域去折騰,實在是冒險。

更令她寒心的是,婚後的這些年,自己的丈夫對家庭不管不問,甚至在兒子出生以後還要去折騰。

在郭凱敏的心裡,妻子張芝華根本不想支持自己的夢想,兩人已經無法調和矛盾。

他不顧妻子的反對,直接辭職,答應了海南電視台台長的邀請,決定過去做導演。

這讓張芝華多年的委屈終於爆發,跟郭凱敏提出了離婚。

離婚後兩人的生活更是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4.

1990年,郭凱敏跑到海南發展自己的事業,

在這一年,他認識了尤勇的前妻劉曉春。

在劉曉春的支持下,他把全部身家投進了拍戲,

可就像前妻張芝華所說,在一個新的領域實在冒險,

而郭凱敏也不適合當導演,轉型之後處處碰壁,

不僅沒有拍出什麼作品,還欠了一屁股債。

幸值得讓他慶幸的是,劉曉春沒有嫌棄已經一無所有的自己,

還是站在了他的身邊,與他共渡難關,不久後,兩人就結了婚。

另一邊的張芝華就沒有那麼幸運,

離婚時,孩子才三歲,離婚後的處境讓她更加艱難。

產後身材走樣,又長期沒有作品,演藝圈裡幾乎已經忘記了還有這樣一個演員。

她陷入了無限的焦慮和自卑之中,當看到一旁的兒子還在一臉笑容地看著她,

張芝華默默地擦乾眼淚,生活還要繼續,她要重新振作起來。

接不到戲,張芝華只能拿出自己的看家本領,每天出去走穴表演賺錢。

從京劇到民歌、話劇,只要能掙到錢,她都不會拒絕,

張芝華把五毛、一塊的演出費存了滿滿一書包,可仔細一數,也只有三千多塊錢。

所幸張芝華的父親心疼他們母子倆,幫著照看孩子,還會時不時給他們補貼一些生活費。

後來張芝華的朋友給她介紹了一個配音的工作,雖然辛苦一些,

但收入比走穴的演出費要客觀很多。

「最多的時候我一天換五個錄音棚,覺得自己像個鬼,從早到晚在棚里,全是黑的,見不到太陽」。

其實身體上的勞累不算什麼,對她來說,最難以忍受的是心理上的痛苦。

六年的婚姻就這樣說斷就斷了,身邊的朋友一個個都飛黃騰達,

自己明明起點很高,卻逐漸走向了低谷,無法自拔。

後來過年的時候,她去拜訪張瑞芳老師。

看著憔悴不已的張芝華,恩師眼裡滿是心疼,勸慰她說:

「我也有過兩段失敗的戀情,我懂你的感受,但艱苦的日子總會過去的。」

即使日子過的辛苦,張芝華也從未後悔離婚的決定,

她後來在採訪中回憶這段經歷時說:

「吃苦沒關係,但不能傷害我的尊嚴。」

5.

人生就是這樣起起落落,

在張芝華的堅持下,她的事業和生活都漸漸開始煥發生機。

接不到溫柔漂亮女主的角色,她就接那種市井氣息濃厚的婆婆媽媽,

幾年單親媽媽的經歷,讓她對生活有了更深刻的體會,在扮演這些角色時直接信手掂來。

在電視劇《女人們》中,她飾演一位性格潑辣豪爽紡織女工,嗓門很大,說話也肆無忌憚,與工友們打成一片。

1996年,石曉華導演找到了張芝華,請她扮演家庭情感劇《兒女情長》中的老二童建梅。

這個角色不僅打扮粗俗,性格尖酸刻薄,還經常吵架吵到缺氧。

而張芝華的表演自然,不著痕迹,即使是跟自己本身的性格大相徑庭,也將這個角色演繹的入木三分。

事業上回春的同時,生活上也出現了那個合適的人。

1997年,在朋友的介紹下,她認識了大15歲的著名畫家查國均。

好巧不巧的是,兒子郭成非常喜歡畫畫,

每次查國均來找張芝華時,郭成就會纏著他,讓他畫點什麼才行,

常常對這個伯伯崇拜的不行。

等到查國均走的時候,郭成還會依依不捨地問:

「伯伯下次什麼時候來呀,要經常過來玩啊。」

張芝華還調侃說,感覺像他們兩個在談戀愛。

看到兒子這麼喜歡查國均,張芝華心裡十分欣慰,兩人順利地進入了婚姻。

結婚後,查國均對待繼子郭成更是視如己出,與他相處的非常融洽,就像多年的親父子一樣,

在張芝華跟兒子吵架時,查國均還會過來護著兒子。

一家三口相處得其樂融融,張芝華的臉上再次充滿了發自內心的笑容。

而另一邊的郭凱敏轉型失敗後,在劉曉春的鼓勵下,又重新走上了演員之路。

剛結婚的兩人其實處境都很艱難,都是失去了婚姻,也失去了事業。

郭凱敏屢屢投資失敗,劉曉春無戲可拍,甚至準備去物業公司上班。

好在他們經歷了失敗的婚姻後,更懂得珍惜眼前人,再苦再累都沒有分開。

後來劉曉春還生下了兒子郭乙桓,與年輕時的郭凱敏甚是相似。

大學畢業後,郭乙桓也進入了娛樂圈。

郭凱敏在經歷過輝煌和低谷後,也明白了生活的真諦,

他也曾後悔過於沒有好好珍惜前妻張芝華,後來在節目中還公開坦言張芝華是一個很善良的人,

是自己非要折騰,忽略了家庭,兩人矛盾重重,不得不分開。

在感情這件事上,很難判斷誰對誰錯,

張芝華甘願為了家庭犧牲自己,在發現自己的婚姻已經失去信仰後,為了尊嚴毅然離婚,已是非常值得敬佩。

郭凱敏為了事業放棄家庭,多年後回憶當年,黯然悔過,也因此更加懂得珍惜眼前人。

好在離婚後的兩人都找到了自己的幸福,如今也都在演藝事業上繼續發光發熱,希望他們都能幸福度過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