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三國無雙》衷心評價:合格的三國電影,不合格的遊戲改編之作

改編遊戲向來是一個難題,而如果改編的遊戲本身又源自經典文本那就更加困難了。

而如果經典文本本身又以形成一種經典文化,那麼其難度就更是難上加難。

作為一部很明顯想要拍個好幾集的作品《真‧三國無雙》在許多方面看來誠意十足。

但在某些方面又過於保守,並又在某些地方不懂藏拙。

使得電影雖試圖一鳴驚人,卻有後勁不足之感。

所以思考如何評價《真‧三國無雙》真的是件困難的事情!

首先對於觀眾而言,首先想看的當然是各種武將一騎當千,抄起熾熱兵器把小兵當菜炒得火熱戰場。

所以一上來電影就不太多廢話,直接給我們看董卓率領的政府軍大戰張角的黃巾賊

這也是桃園三兄弟第一次在片中出場。

在這場戲裡因為張角作法,所以可以遠程把小兵活屍化,一瞬間扭轉戰局劣勢。

而林雪飾演的董卓則身穿重甲騎馬一邊揮刀一邊掙脫小兵拖成的長長隊伍。

這致敬了《釜山行》的「董卓列車」跟林雪飾演的董卓一樣好玩有趣。

肥雪感覺每次出場都能把最少的戲份玩出最多的滋味。

他可以說是片中最精彩的演員,雖然戲份不多。

他的演繹既呈現董卓的威武,也呈現了董卓的猥褻鄙夷。

那個後面每次出場都要隨行的固定班底「丫鬟團」讓這個角色的綜藝氣質更加明顯。

但是接下來,電影就開始有大量把節奏凍結的文戲了。

那麼是否電影的文戲就不值得一看呢?

有幾場戲其實是仍然不錯的。

比如跟曹操有關的戲,都給我們看到了一個成長中的少年英雄的形象。

此時的曹操還不是一代梟雄,然而野心與狂氣已經昭然若揭。

我甚至覺得本片的主視角應該要放在曹操身上。

因為只有他在本片有一個較完整的成長曲線。

從獻身行刺董卓變成覬覦天下的政客,在這裡必須提到本片的一個糟糕的敘事策略。

雖然必須承認劉嘉玲作為旁白的音色挺不錯的。

但是這個作為原創人物的「鑄劍堡主」在敘事上的作用完全拖垮了電影的節奏。

電影把觀眾當做完全不知道呂布還有曹操的人,假授與個人神器之名再講一次他們的故事。

於是我們就看到劉關張三人站在原地幾十分鐘跟觀眾一起聽著拿到神器的其他兩位的故事。

奇怪的是所謂的相互廝殺即可升級兵器的「無雙英雄」在片中除了劉關張還有呂布和曹操竟無他人了。

但片中小兵不提,有頭有臉的人這麼多,難道他們都不配稱作「英雄」?

他們在無雙系列裡可都是眾多有個人傳記可供玩家攻略的角色。

而既有「鑄劍堡」的設定,且我們知道呂布與曹操先來過這裡。

這兩人,尤其是曹操,依照其陰狠毒辣的性格,難道不會想嘗試殺死劉嘉玲飾演的鑄劍堡主嗎?

電影表面上繞著三方(呂布、曹操、劉關張),但實際上與曹操對立的劉備則有種較少敘述的問題。

楊佑寧飾演的劉備乍看光明磊落,謙謙君子,實則是充滿心機的偽君子

這在關羽溫酒斬華雄那裡可以看到。

當一顆又一顆腦袋飛進來時,他還不讓躍躍欲試的關羽出馬殺敵。

而是到第六顆人頭飛進來後,才在內將領死了不少,在華雄體力被消耗不少的情況下,讓關羽得以出擊。

而後面其與曹操身著素衣一邊在山嶺上比試一邊討論戰略的戲畫面上。

除了頗有清新感外也表示了這兩位未來巨頭的關係其實才是本片最大的重點。

因為未來的第三位巨頭孫權在本片里還只是個小鬼頭而已。

導演雖跟著《三國演義》拍劇情,但在煮酒論英雄那邊修改了劉備的氣勢。

使得他不再是假裝怕雷實則裝弱以讓曹操對自己放下戒心的弱勢者。

而是更加明確的在話語上試圖以扶漢之名的偽君子對壘竄漢心意明確的曹操這個真小人。

可惜到後面與劉備戰鬥上有最大火花的反而是在精神上毫無交流的呂布。

而曹操則是率一眾士兵前往攻打洛陽。

在曹操那邊電影主打的無雙英雄之間的戰爭又再度消失,而只剩下傳統的將領帶兵打仗的畫面,甚是可惜。

至於劉備身旁的兩位小弟。

張建聲飾演的張飛,在片中除了開場出個聲罵董卓不知感恩。

還有中間鞭打朝廷狗官外在電影里沒什麼表現。

加上在造型與性格上又不如關羽那異常纖細與纖細身軀相悖的敢言形成一種衝突的特色。

故反而就跟這部片一些地方一樣過於保守而難成特色。

古天樂飾演的呂布從頭到尾都是一副「饑渴」的表情。

可以說把呂布的「獸性」表現得非常好。

但是他與古力娜扎飾演的貂蟬相遇的那場戲可以說尷尬至極。

幾乎就是靠著他那張帥臉在撐著那些霸道總裁的台詞。

還有靠著背景優美的湖光山色鎮住了這場空洞的戲。

其實這場戲的意旨很簡單,就是呂布是一個有金剛不壞之軀且因為身體圍繞戾氣。

(話說電影前面雖提到過這個設定,但電影幾乎是忘了這個設定)

故他人難以近身的人,而他肯為了初次見面的貂蟬自殘,自然是有浪漫點在的。

同時因為他並不知貂蟬是背負使命來騙他感情的。

故這裡的浪漫邂逅亦有有悲劇點。

但是電影拍出來的效果不好。

甚至後面出現的幾場娜扎出現戲都沒有把貂蟬的這種複雜性演繹出來。

木桶的短版效應會導致《真·三國無雙》創新的劇情無法作用。

在本片一個最尷尬的點就是在盔甲部分極其用心。

每個人身穿的盔甲都很有重量感卻又不失美感,比起一些偏寫實路線的三國片漂亮了許多。

甚至還遠赴紐西蘭取景,使得電影有許多令人心曠神怡的遼闊美景。

擺兵列陣起來的畫面都相當養眼。

但另一方面由於特效功力不足,實體與虛體兩相對照下虛體的短板更加明顯。

但是特效功力不足並非致命缺點。

關於本片特效最致命的是想像力不足,以致於不能像遊戲一樣讓人痛快。

所有的特效經費幾乎都花在最後一場三英戰呂布的戲上了。

但這一場戲的調度極為差勁,本來作為優勢的寬廣大地竟沒了,剩下一個大坑。

而這也使得四人大戰時的相對位置變得很模糊。

這會導致的問題就是觀眾對於角色的位移不會感受得那麼明顯。

同時因為在山谷底打,用以表現武將們非人戰力的小兵也沒了。

只剩下各種色彩不足的煙火特效,這自然是場景設計上的失誤。

配音基本上是電影最沒有問題的部分。

因為有請到波多野裕介這位身份特殊的作曲家。

他所寫的電吉他主導的配樂讓人如玩遊戲時一般感到熱血澎湃。

在影像刺激度不足時起了很大的作用。

所以總的來說《真‧三國無雙》是一部難以評價的電影。

以電玩的角度來看本片很多地方都做得過於保守。

但以三國歷史的角度來看,本片很多地方則都做得不過不失。

你可以在一些小地方看到導演的細心微調。

比如說曹操假獻劍以刺董卓再到騎馬逃離洛陽並被呂布追殺這一段戲。

由靜到動,由動到靜,節奏就拍得相當好。

但作為一個整體,作為一個系列的開端,電影缺乏一種讓人想繼續追下去的動力。

如果要說為什麼那就是這部電影缺乏一股氣勢。

這種氣勢會讓觀眾覺得「我一定要繼續看下去才能看到這部片才有的某些東西!」

於是我才說它作為電影其是合格的,但作為系列電影其實是失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