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年輕人,你有沒有到過自己當地的一個二手貨市場逛過?你有沒有進入二手貨網站瀏覽自己心儀的物品過?我想應該會有過的,可能不是我們太窮,是二手貨市場的東西太物有所值了。也許就是用這樣的言語來安慰我們自己。畢竟二手貨已經不是剛剛生產出來的產品了,是別人已經用過的東西,然後賣家不想要了,拿出來轉賣掉而已了。但是有一部人不會贊同這個觀點,買二手貨就是因為自己窮嗎?買二手貨才懂得什麼叫生活。確實,買二手貨真的很會生活,以最少的支出得到自己中意的物品,這叫太實惠了。
想當年筆者在年輕時就有這樣一個故事,那時本想買一個全新的收音機,但是每個月的生活費已經沒有餘力再去購買一個收音機了。那時我竟然為了一個收音機還到二手貨市場去尋找寶貝。終於在尋尋覓覓中相中了一個8元錢的收音機,真是喜出望外了。買二手收音機,是因為我窮,我認了。但真的,這個收音機蠻好的,一直陪了我好長時間,讓我的生活增添了精彩。也許現在生活中許多的年輕朋友也應該會喜歡二手物品的,不能說窮也不能說貪小便宜,而是生活品味的格調提升了。這樣說法也許對經常光顧二手貨的你來說真是一個莫大的精神鼓舞,對吧。
其實生活中轉賣二手物品的人員不乏都是年輕人的居多,而購買二手貨物品的年輕人也一不小心就站在了時代的前沿,並把自己標榜為「二次元」「非主流」「佛系青年」等等的雅號,其實年輕人就是90後的代表了。他們一般都會去二手貨網站光顧殺貨,見到一兩個跳樓價的二手物品,馬上就會留言諮詢搶購,不會錯過。另人啼笑皆非的是,轉賣物品的年輕賣家各種千奇百怪的轉讓理由總會讓你意想不到。什麼「本地美女一手車,無重大事故,行駛公里數少,定期保養比本姑娘還勤快,發現泡水可以泡我」;「上個月剛入手某名牌大衣,一萬多一件,兩個月來只穿了一次就不喜歡了,與其掛在衣櫃吹灰,不如利用明星效應轉手他人」;「今年七夕購買了一條金項鏈,原準備送給自己心儀的另一伴,沒想到禮物還送到手,就被情敵接走了,睹物思情,不要也罷了。眼不見為凈,賣了買酒喝」。
看來轉賣二手物品的理由五花八門,但是主要原因是因為選擇太多,所以年輕人的二手貨購買力則更強。如果在超市見到一些打折或處理品,那也是吸引一部分年輕人了。也許現在的生活消費水平是居高不下,自己的收入水平更是無法承受一些質量好的物品。可見現在的年輕人也已經熱衷於購買二手物品,並把它當作一種新潮的購物生活方式了。看看現在的共享單車、充電寶出租等等,這些不就是二手貨嗎?而且這些二手貨還是流動的,只能說是時代在變,自己的思維也在變。年輕人的所謂低碳生活也許就是從購買二手貨開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