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涯體驗丨開啟藝術之旅,共享藝術盛宴

隨著經濟的不斷提升,藝術產業的不斷發展,藝術留學逐漸成為很多家庭的選擇。國外的職業藝術教育早於中國,實用性的藝術專業也要比中國深入。在國際化的藝術環境的熏陶下,學生能夠發揮更大的藝術能力,自身的藝術感覺也會加強,國際化的藝術觀更會拓寬學生的眼界。為了幫助學生在體驗中了解藝術留學,明確自己的專業興趣,諾科學生髮展中心與Artlink藝術工作室合作,在本學期開展兩次藝術之旅活動。

10月24日,藝術之旅活動共開設4個工作坊,包括:服裝設計工作坊,珠寶設計工作坊,平面設計工作坊和建築設計工作坊。

服裝設計工作坊:梭織面料的歷史有多久

作為服裝設計最基礎的語言,很多設計師都想通過對面料的改造,讓服裝設計的效果驚艷世界。與此同時,藝術院校在審核作品集時,也加重了對面料設計的重視。當天的服裝設計工作坊,是一場DIY weaving loom,同學們可以在趣味手作中了解梭織面料的由來,更好地學會運用不同面料來體現自己的設計理念。

珠寶設計工作坊:見證高溫下的幻彩珠寶

珠寶設計是個複雜的過程,學生不僅要有設計的基礎和理念,同時也要了解珠寶製作的材料工藝。當天的珠寶設計工作坊,老師帶領學生了如何製作琉璃飾品。

干篩琺琅工藝是一種將玻璃質地的粉末,如糖粉般灑落,施以金屬表面,經過高溫燒制層層多迭,附於金屬胎形成釉彩的複合工藝。一層層的琉璃粉的疊加,成品的打磨,想做一個滿意的飾品也實在是不容易。

平面設計工作坊:讓拼貼海報探觸視覺靈感

平面設計,其實是一個比較寬泛的概念,但老師利用一個遊戲,讓學生體會了一下創作的過程。Grace老師帶領同學們感受了Poster collage的魅力,用基礎的拼貼藝術,從生活中找到靈感和設計元素,提高對平面的感知,了解基本的字母、網格、海報的玩法,為進入平面設計做準備。

建築設計工作坊:反抗智能的未來主義設計

建築設計涉及的知識也很多,平面及3D設計、力學、材料、交互設計等等。當天的工作坊,帥氣的老師帶領學生做了一個交互盒子(Magic Box,又叫useless machine)。學生通過按照圖紙,安裝製作,理解了盒子的3D結構,電路的安裝等等,實用又有趣。

學生感受

Junior A班 Jocelin同學

10月24日,我參加了學校組織的生涯體驗藝術之旅。當天的活動主要是空間建築、時尚珠寶、服裝面料、視覺平面這四個專業的相關拓展,幫助我們在濃厚的藝術氛圍下進行研究與探討。我選擇的是珠寶設計專業的干篩琺琅工藝體驗。這是一種通過不同的灑粉技巧和窯溫掌握從而渲染出豐富光影色彩的複合工藝。我們和專業老師一起動手實踐,在經歷了三個小時的努力後終於完成了一條屬於自己的琺琅項鏈。在這次活動中,我不僅學習了珠寶設計方面的工藝知識,也讓我明確了未來藝術學習的方向,很高興能參與學校組織的這次活動。

Junior A班 Ula同學

我從老師那得知有一次藝術之旅的活動,我便迫不及待地報名了。一共有四項活動,智能未來設計、幻彩珠寶、面料歷史和視覺海報。我最感興趣的便是前兩個,雖然時間有點緊,但我還是完成了這兩項活動。剛開始我和同學先去幻彩珠寶做了琉璃設計,因為需要設計圖案,上色再次進行高溫烘烤,烤完一層再烤第二層,需要花很多的時間等待;眼看時間一點點過去了,我怕來不及做第二個項目。所以,我讓同學先幫我看著,而我則到了旁邊的智能未來設計做了「無聊盒子」的模型。這兩個活動都很有意思。

老師感言

之前的學生,想做什麼都是由老師和家長來決定的;現在的學生,需要自我表達,需要自己做決定。那麼,充分的感受和體驗,就是他們能夠做informed decision的必要條件。活動期間,我問Jocelyn會選擇什麼方向,她說還在考慮;當我問她感想的時候,她告訴我她確定了自己的藝術方向,我真的很為她開心。這就是生涯體驗項目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