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介紹最常見的腦腫瘤-膠質細胞瘤

2021年01月01日17:20:13 娛樂 1068

2020年6月1日,Aaron C. Tan等人在神刊 CA(IF=223)在線發表題為「Management of glioblastoma: State of the art and future directions」的綜述文章,該綜述包含「發病率和死亡率」,「組織病理學和分類」,「治療管理」,「未來的方向」等4部分:

膠質母細胞瘤是最常見的惡性原發性腦腫瘤。總體而言,該病患者的預後較差,中位生存期小於2年。男性佔大多數,發病率隨年齡增長而增加。在新診斷的環境中,標準的治療方法包括外科手術,隨後是放療加替莫唑胺等。低強度交流的腫瘤治療也可與替莫唑胺輔助治療同時使用。複發時,沒有標準的護理。但是,根據患者的情況,手術,放療以及化療或貝伐單抗的全身治療都是潛在的選擇。在多模式管理方法中,支持和姑息治療仍然是整個疾病過程中的重要考慮因素。

最近基於分子譜分析,特別是檸檬酸脫氫酶(IDH)突變狀態對膠質母細胞瘤進行了分類,這是對疾病潛在發病機理的進一步了解的結果。顯然需要更好的治療選擇,並且已經在探索免疫療法和精準腫瘤學方法方面做出了巨大努力。但是,與其他實體瘤相比,諸如血腦屏障,獨特的腫瘤和免疫微環境等生物學因素在開發新療法方面面臨著重大挑戰。需要具有生物標誌物富集策略的創新性臨床試驗設計,以最終改善膠質母細胞瘤患者的預後。


系統介紹最常見的腦腫瘤-膠質細胞瘤 - 天天要聞


膠質母細胞瘤是星形細胞腫瘤中惡性程度最高的膠質瘤腫瘤位於皮質下,多數生長於幕上大腦半球各處。呈浸潤性生長,常侵犯幾個腦葉,並侵犯深部結構,還可經胼胝體波及對側大腦半球。發生部位以額葉最多見。


膠質母細胞瘤是最常見的惡性原發性腦腫瘤,約佔所有神經膠質瘤的57%和所有原發性惡性中樞神經系統(CNS)腫瘤的48%。儘管膠質母細胞瘤的療法結合了外科手術,放射療法,全身療法(化學療法)的最新進展 ,靶向治療和支持性護理,總體預後仍然很差,長期生存率很低。


此外,與神經系統功能和生活質量逐漸下降相關的發病率可能對患者,護理人員和家庭產生毀滅性影響。精準腫瘤學和免疫療法的時代預示著開發出更有效和可耐受的療法來解決這一侵略性疾病。


系統介紹最常見的腦腫瘤-膠質細胞瘤 - 天天要聞

膠質母細胞瘤的新型治療靶標(圖源自CA )


最近基於分子譜分析,特別是檸檬酸脫氫酶(IDH)突變狀態對膠質母細胞瘤進行了分類,這是對疾病潛在發病機理的進一步了解的結果。顯然需要更好的治療選擇,並且已經在探索免疫療法和精準腫瘤學方法方面做出了巨大努力。


但是,與其他實體瘤相比,諸如血腦屏障,獨特的腫瘤和免疫微環境等生物學因素在開發新療法方面面臨著重大挑戰。需要具有生物標誌物富集策略的創新性臨床試驗設計,以最終改善膠質母細胞瘤患者的預後。 這篇綜述涵蓋了膠質母細胞瘤治療的最新進展以及精準腫瘤學和免疫療法的未來方向。


參考消息:


https://acsjournal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full/10.3322/caac.21613

娛樂分類資訊推薦

不管你多節儉,這6類東西該扔就扔吧 - 天天要聞

不管你多節儉,這6類東西該扔就扔吧

過期藥品與保健品:家中的小藥箱往往是容易被忽視的地方,一些過期的藥品和保健品不僅失去了原有的效用,還可能產生有害物質,誤服將對健康造成嚴重威脅。大掃除時,務必檢查並清理這些過期物品,確保家庭用藥安全。
李曉旭:在《織造府》塑造從未有過的賈寶玉 - 天天要聞

李曉旭:在《織造府》塑造從未有過的賈寶玉

「上海觀眾以包容態度看待新編劇目,《織造府》演出現場的熱烈感覺撲面而來。」4月11日、12日,南京市越劇團團長,梅花獎、白玉蘭獎得主李曉旭攜新劇《織造府》登陸上海東方藝術中心,她分飾曹雪芹、賈寶玉兩角,帶領一群年輕演員展示不一樣的《紅樓夢》故事。《織造府》作為畢派小生,李曉旭對上海充滿感情,「我是畢春芳...
(文化中國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 天天要聞

(文化中國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中新社合肥4月13日電 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作者 傅天騁 黃梅戲遇上相聲曲藝,歷史人物「穿越」舞台,安徽方言化身「爆梗」——在安徽合肥一家相聲館裡,每天都上演著傳統曲藝與青春潮流的奇妙碰撞。劇場創始人薛培森透露,自推出「新派皖韻相聲」以來,「95後」至「00後」觀眾佔比突破80%,百餘座位周周爆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