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貼吧地震吧,她常年雄踞人文自然目錄會員數量第一的位置,可見很多人對地震這一大自然現象是非常關切的。作為一種頻繁的地球構造運動,地震給人類的生產生活帶來了直接影響,甚至多次改變歷史進程。亞平寧半島的龐貝古城,當年就是因為地震引發了維蘇威火山爆發,從而被徹底的摧毀。
龐貝古城遺址
為了與地震作鬥爭,作為世界上地震活動最頻繁的日本,誕生了一大批研究地震的專業人士,他們全球在地震研究領域最傑出的。日本的地質和工程力學類學科是全世界最強的,他們到了什麼先進程度呢?比如說一處懸崖,上面有一塊搖搖欲墜的大石頭,日本的科學家就可以用力學知識計算出它在什麼時間滾下來。
1923年關東大地震
據了解,日本國在地震預報領域達到全球第一的領先程度。日本國內數千計的中小學、幼兒園的校園內部安置了強震速報裝置,可以在強烈的地震降臨之前提前預報數秒到數十秒時間。日本的地質學界認為,地震一般是比較弱的地震波提前達到地面,隨後較強的地震波跟進,在強度不同的地震波之間,有數秒到數十秒的間隔時間。而強震速報裝置就通過檢測到比較弱的地震波,隨後立即向人群發出「強震來了」的警告,給人們提供數秒到數十秒的逃生時間。
3.11日本本州島周邊海域強震原理示意圖
實踐證明,這一預報裝置確實是行之有效的,自政府推廣安裝以來,每年都會進行多次的預報,挽救了很多人的生命。比如,2007年7月22日9時41分12秒氣象廳在九州熊本市預測到地震,41分15秒預報裝置已經發出自動報警的響聲,學生們立即在教師的組織下有序的撤退到安全地帶,10秒之後,5.8級地震如期而來。由於提前了10秒有序撤退,這一次地震僅造成2人輕傷。
日本緊急地震速報系統運作流程
日本是當之無愧非地震學科第一強國,但同時,日本也是偽科學大國。日本有一個商人叫做江本勝,其寫了一本《水知道答案》,內容是水分子具有和人類一樣的智慧和生命,大抵還是「萬物有靈」的一套老把戲。這本書在日本國內沒有正經的出版社願意出版發行,但是江本勝是一個佛教徒,認識一些佛教界的老關係,所以他找了佛教界的網站幫助推銷和售賣。這本書後來進入中國內地,很快與內地的「偽科學界」發生共鳴。
日本偽科學界與內地偽科學界發生積極共鳴的,還有一個思維的「地震雲」學說。地震雲這個說法,最早起源於日本,在20世紀80年代之前曾經盛行過一段時間,但很快就失去了影響力。原因就是日本的科學界出面,公開的批判這一說法。可以說,在日本國,「地震雲」學說已經被否定否定掉了,只有寥寥無幾的日本「民科」還在堅持這個東西。比如,前奈良市市長鍵田忠三郎就是「地震雲」的極力鼓吹者。他自稱研究「地震雲」幾十載,還成功預報過幾次,但是他的說法得到了不少人的質疑,認為他屬於典型的「馬後炮」,拿不出任何證明自己的客觀證據。無獨有偶,這個鍵田忠三郎據說也是一個佛教徒,耐人尋味。
鍵田忠三郎
「地震雲」在日本已經幾乎喪失了市場,但是自打傳播到了中國內地,還真有一些人深信不疑。我在80年代末期看過一篇很出名的長篇報告文學《唐山大地震》,其中就有眾多關於「地震雲」的記載。據書中描述,「地震雲」現象是被很多民間人士進行記錄和研究的。但那時是七八十年代,是一個人們的科學素養普遍還不是很高,怪力亂神、特異功能還很流行的時代,加上那年頭沒有普及網路,信息閉塞,很多人無法查詢科學資料進行考證,對此只能採取半信半疑態度,所以「地震雲」學說可以苟延殘喘一陣子。但是時至今日,中國的科學界都是徹底的否認該偽科學學說的。
還有不少人把航跡雲當成地震雲
但民間還是有一部分人繼續迷信這一說法,對此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的氣象學博士後李汀撰寫科普文章進行了很多批判和揭露,為此在網路上與「民科」們爭論的異常激烈。
氣象學博士後李汀
但無論「地震雲」學說的支持者有多少,或者他們有多態度頑固,他們的這一行為,不過是民科妄想界與主流科學界的對抗,如同螳臂當車,永遠贏不了。就好比反生物基因人士別看他們人多勢眾、氣勢洶洶,但畢竟代表的是偽科學陣營,所以是贏不了的,一開始就註定要失敗。
所謂的「地震雲」
總而言之,科學界是早就拋棄了「地震雲」這一說法的,認為它就是徹頭徹尾的偽科學理論。世界著名學術期刊《自然》《科學》也發表過文章,認為關於「地震雲」的研究既不夠嚴謹,也缺乏事實依據。地質學界著名科學家,東京大學地震研究所教授宇津德治、荻原尊禮等人更是明確表示,「'地震雲'是沒有任何根據的偽科學學說,地球內部活動怎麼能通過天空反映出來呢?」
雲層是如何形成的,是早就有科學定論的。大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成的小水滴或凝華成的小冰晶,它們混合組成漂浮聚合物,就是雲的形成。而地震是地球內部的地質運動,地球上板塊與板塊之間相互擠壓碰撞,造成了地殼快速釋放能量過程中造成的振動,這個振動的過程就是地震。雖然地震現象會釋放出一些地球內部的氣體,但是數量都微乎其微,具體成分也不過就是一些常見的烴類和非烴類氣體,這些東西是無法聚合成為雲層的。有些人喜歡胡亂的聯想,以為地球內部的運動可以間接的影響到大氣,這就是沒用任何依據的幼稚思維。
唐山地震遺址紀念館
而那些依據「地震雲」所謂的「成功預報」,更是無稽之談,根本站不住腳。
尋常的春透光高積雲也被誤以為是「地震雲」
「民間預報家」們說他們看見了「地震雲」,就推測出某處即將發生地震,但是學者們卻發現,第一,他們預報的地點位置偏離太遠。比如,「地震民科」王有義把他在石家莊發現的「地震雲」,對應發生在青海境內的地震,這一說法實在難以自圓其說;第二,據科學家統計,地球上每年大約發生至少500多萬次地震,平均下來每天就發生過接近兩萬次的地震。沒有地震的,除非是火星這樣內部冷卻死掉的行星。只不過絕大多數地震強度都比較弱,沒有被大眾所知曉。地球上地震的次數如此頻繁,「預報家」隨隨便便都可以成功預報幾個出來,所以他們的這些預報根本沒有說服力;第三,對所有的「地震雲」進行分析研究後發現,都不過是一些普普通通的雲層,其形成在科學上皆有依據。甚至還有人把航跡雲當做是地震雲,鬧了大笑話。它們的形狀、顏色之所以看起來「千奇百怪」,只不過是人的心理造成的而已。
所以說,「地震雲學家」們的「預報」,都只不過是其在自說自話,完全拿不出真憑實據。
作者:懷疑探索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