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警告:公眾需要做好新冠疫苗副作用的準備

2020年12月10日02:35:20 娛樂 1999

《科學》警告:公眾需要做好新冠疫苗副作用的準備 - 天天要聞

《科學》警告:公眾需要做好新冠疫苗副作用的準備 - 天天要聞


截至目前(2020年11月27日),新冠肺炎已導致全球超過6000萬人感染,超過143萬人死亡,且目前仍以每天數十萬確診病例的速度快速增加。

新冠疫苗的研發和上市進度,對於新冠疫情的防控來說至關重要,目前有164項臨床前研究,37項進入1期臨床,17項進入2期臨床,13項進入3期臨床,6款疫苗被批准有限制使用,這6款均在俄羅斯中國。目前還沒有新冠疫苗正式獲批使用。

《科學》警告:公眾需要做好新冠疫苗副作用的準備 - 天天要聞


今年夏天,計算生物學家 Luke Hutchison 自願參加了Moderna公司研發的 COVID-19 mRNA疫苗的臨床試驗。

但是,在接受第二次注射後,他的手臂注射處腫脹到一個「鵝蛋」大小,由於是雙盲試驗,他不能確定自己注射的是疫苗還是安慰劑,但是在幾個小時後,原本身體健康的43歲的他,開始出現骨頭和肌肉酸痛,以及38.9°C的發燒。身體感到忽冷忽熱的他開始發抖,他整夜坐在電話旁,考慮是否需要打電話叫救護車。好在12個小時後,這些癥狀消失了,但是,他表示,接受疫苗注射前,沒有人提醒他可能會出現這種嚴重的副作用


華盛頓大學的疫苗學家 Deborah Fuller 表示,儘管疫苗的副作用不會造成長期問題,但是公眾一旦知道後,會有怎樣的看法?她擔心疫苗的副作用會使公眾對疫苗接種有所猶豫。

最近一周之內,關於冠狀病毒疫苗的好消息不斷,Moderna,以及輝瑞製藥BioNTech都宣布,他們的mRNA疫苗在成千上萬人的臨床試驗中達到了95%的功效。 而且,這些試驗沒有顯示出嚴重的安全隱患。

這兩款mRNA疫苗,均包含一小段遺傳密碼,指導冠狀病毒的刺突蛋白的合成,並通過脂質納米顆粒組成的微小脂質體遞送。一些研究人員懷疑,人體免疫系統對這種脂質納米顆粒的遞送載體產生免疫反應,因此導致短期副作用

《科學》警告:公眾需要做好新冠疫苗副作用的準備 - 天天要聞

基於脂質納米顆粒遞送的mRNA新冠疫苗


西奈山伊坎醫學院的疫苗學家 Florian Krammer 參加了輝瑞公司的新冠疫苗臨床試驗,他表示,這些短時間的副作用不應阻止人們接種疫苗,從目前的數據來看,新冠肺炎患者的死亡率至少在0.5%以上。而接種疫苗後手臂酸痛、發燒、疲勞等副作用雖然讓人難受,但並不危險。

實際上,接種疫苗的大多數人沒有出現可觀察到的副作用,據統計,接種輝瑞公司和Moderna的疫苗後,有2%的接種者會出現39°C至40°C的嚴重發燒

2%的比例雖然不高,但是,如果這兩款新冠疫苗獲得監管部門的批准,他們的目標是到12月底為全球3500萬人提供接種,按2%的比例出現嚴重發燒,那將是70萬人

除了發燒以外,其他短暫的副作用可能會影響更多的人。對Moderna的大型臨床試驗進行中期分析的獨立委員會發現,嚴重的副作用包括:疲勞(9.7%)肌肉疼痛(8.9%)關節痛(5.2%)頭痛(4.5%)

而輝瑞公司/BioNTech的疫苗臨床試驗中,副作用的比例更更低一些,嚴重的副作用包括:疲勞(3.8%)頭痛(2%)


這些副作用出現的比例,顯然是比大多數流感疫苗的副作用比例高出很多了,也超出了人們習慣的範圍。

賓夕法尼亞大學疫苗專家 Bernice Hausman 表示,透明度是關鍵!疫苗開發者需要告知公眾,提醒他們接種疫苗後,會出現發燒等副作用,但是這種副作用是短暫的。此外,還有必要為那些副作用嚴重的人提供進一步支持,例如提供電話指導,以及確定是否嚴重到去醫院治療,是否有能力置負醫療費用等等。

Moderna公司的新冠mRNA疫苗和輝瑞/BioNTech的新冠mRNA疫苗都需要兩劑,兩劑之間間隔數周。通常第二劑注射後反應原性較高。這種 「副作用」恰恰表示疫苗效果良好。說明接種者對第一劑疫苗有了很好的免疫反應,開始起作用了。

研究人員表示,現在有理由懷疑,是遞送mRNA疫苗的脂質納米顆粒引起了反應原性,從而造成副作用,因為不含mRNA的脂質納米顆粒在動物中導致了同樣的副作用,觀察到了肌肉中產生炎症介質,引起了腫脹、發燒、類似流感的癥狀等。


參考資料:

https://science.sciencemag.org/content/370/6520/1022

娛樂分類資訊推薦

不管你多節儉,這6類東西該扔就扔吧 - 天天要聞

不管你多節儉,這6類東西該扔就扔吧

過期藥品與保健品:家中的小藥箱往往是容易被忽視的地方,一些過期的藥品和保健品不僅失去了原有的效用,還可能產生有害物質,誤服將對健康造成嚴重威脅。大掃除時,務必檢查並清理這些過期物品,確保家庭用藥安全。
李曉旭:在《織造府》塑造從未有過的賈寶玉 - 天天要聞

李曉旭:在《織造府》塑造從未有過的賈寶玉

「上海觀眾以包容態度看待新編劇目,《織造府》演出現場的熱烈感覺撲面而來。」4月11日、12日,南京市越劇團團長,梅花獎、白玉蘭獎得主李曉旭攜新劇《織造府》登陸上海東方藝術中心,她分飾曹雪芹、賈寶玉兩角,帶領一群年輕演員展示不一樣的《紅樓夢》故事。《織造府》作為畢派小生,李曉旭對上海充滿感情,「我是畢春芳...
(文化中國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 天天要聞

(文化中國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中新社合肥4月13日電 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作者 傅天騁 黃梅戲遇上相聲曲藝,歷史人物「穿越」舞台,安徽方言化身「爆梗」——在安徽合肥一家相聲館裡,每天都上演著傳統曲藝與青春潮流的奇妙碰撞。劇場創始人薛培森透露,自推出「新派皖韻相聲」以來,「95後」至「00後」觀眾佔比突破80%,百餘座位周周爆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