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襲、模仿,國內綜藝似乎一直在這個圈中打轉,且樂此不疲,拼收視、品流量、拼誰請的明星最大牌,偏偏不拼誰最能創新。
引進韓國《Running Man》的《奔跑吧,兄弟》經過數次改名,最終定下《奔跑吧》,但它的收視率卻隨著改名,奔跑兄弟團的大換血,一路下滑,開播極頂峰用來形容《奔跑吧》再合適不過,鄧超、Angelababy、李晨、陳赫、鄭愷、王寶強、王祖藍成就了第一季《奔跑吧,兄弟》,而《奔跑吧,兄弟》也成就了他們。
Angelababy正式出圈,愛送石頭的李晨,出軌的陳赫,小獵豹鄭愷三個人即便花邊不斷,但這檔綜藝卻讓他們的好感度蹭蹭上升。
一直沿襲固定模式套路的《奔跑吧》註定無法籠絡觀眾,固定mc與新進嘉賓的綜藝感也決定了節目成敗,所以《奔跑吧》在不停地換血,當然主要是換流量明星,畢竟幾個固定mc非有其他事或者與節目組之間談不攏,肯定不會放下這塊大餅。
從王寶強到寶貝爾到王祖藍……再到現在的沙溢、郭麒麟,每一季都會有新的mc面孔出現,所以mc綜藝感也是時高時低,節目有趣度無法捉摸。單靠嘉賓靠不住,這一季《奔跑吧,黃河》也開始另闢新徑,轉戰戶外。
龍羊峽美景
從新進mc來看,這一季的沙溢、郭麒麟發揮還算穩定,畢竟一個是綜藝常駐,一個是相聲達人,口才都較為優秀,但郭麒麟的搞笑是從內而外的,在與他人的互動上,並不突出。
而作為宣傳的噱頭人物那蔡徐坤,即便經歷了「女性美」風波,蔡徐坤的流量依舊不減,畢竟愛者愛之,僅他自己的粉絲就能貢獻200多萬的收視率。
從第一期來看,僅在開頭學習藏語的遊戲環節,蔡徐坤的搞笑點才有所突出,之後和沙溢組合,就是被帶著走,中規中矩,綜藝感不甚明顯,但個人的那股拼勁兒,反讓很多觀眾對他的印象有所改觀。
嘉賓成毅反而帶給人不少驚喜,身上的反差萌與直愣愣時時讓人捧腹,其他人拋梗,成毅也能接得住,表現尚可。
但除卻嘉賓噱頭,這季節目的意義更能凸顯價值。就算不聘請當紅小生,也值得一看。
這一期他們來到了萬里黃河第一壩龍羊峽,遊戲也主要圍繞當地特色設置,環節一是模仿藏語,環節二是選擇當地菜色菜單,環節三是黃河探密,意義在於了解黃河建設的發展史,感受建設們對黃河水電站辛勤的付出。
從語言到飲食到文化,三方面展現黃河邊上居民生活特色。
作為競技類綜藝,融合了傳承文化、展現歷史的主題,可以看出導演組用了心,結合本土的主題,要比請數位流量明星更有價值。
第一期《奔跑吧,黃河篇》取得了不錯的收視率,綜藝中排名佼佼,後面幾期如果沒有嘉賓作妖,想必收視都不會太差。
前有《中餐廳》後有《奔跑吧》,這兩檔堪稱標杆性節目的改版,想必也會引來綜藝市場的新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