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由著名歌星周杰倫演唱、詞壇大咖方文山填詞創作的《青花瓷》,因歌曲填詞古雅、中國風濃郁而廣受好評。收藏家馬未都卻指出:該歌詞犯有常識性錯誤,傳統青花瓷瓶的底部,從來不會書寫漢隸。
輿論一時之間炸開鍋,有說馬未都吹毛求疵的,也有說方文山浪得虛名的。面對批評,方文山在一檔節目中笑著說:錯的豈止是文化常識,歌詞第一句就有邏輯問題,但是我覺得好美,聽眾不一定知道我錯了。所以就……你懂的。
一、《青花瓷》的「朦朧」美
「天青色等煙雨,而我在等你」。方文山寫完了這一句歌詞,覺得既對仗又押韻,自己非常滿意。但是,隨後他就意識到,天青色不是青花瓷的顏色,並且天青色是不可能等「煙雨」的。
國畫中的「天青色」就是指「天藍色」,代表晴空萬里。歌詞想要表達的是一種氣候變化的過程,只有從「晴空」到「驟雨」,才能對上後半句的「我」和「你」。
但是「驟雨」總是給人一種狂風吹林雨墜瓦的粗糙感,配不上青花瓷的美。只有淡淡的「煙雨」才能搭配。於是,方文山最後決定用「煙雨」。他也知道不合邏輯,可是他覺得「我不講人家也不知道」。
方文山寫完了開頭的幾句之後,一邊查找資料一邊展開聯想,最終才決定以「青花瓷」主題來進行創作。至於後來《青花瓷》發行,被馬未都挑出錯誤,涉及到了他的知識盲區,已經算不上是大問題了。
我們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知識盲區。優秀如宋代大文豪蘇東坡,也曾經在菊花落瓣的問題上面,犯過「常識性」的錯誤。民間傳說中,蘇東坡和王安石亦友亦敵。他們二人政見不合,卻經常有書信往來,在詩詞上進行較量。
有一次,蘇東坡前去拜見王安石,而王安石剛好外出,在書桌上留了兩行詩:「西風昨夜過園林,吹落黃花滿地金」。蘇東坡看了看,心想:菊花是最耐寒的植物。秋風吹菊花,菊花能落瓣嗎?
於是,他拿出一支毛筆在舌尖兒上舔舔,補了兩句詩,告訴王安石菊花生在秋天,是不落瓣的,你知道嗎?結果,王安石回來看到了,就把蘇東坡貶到黃州當團練使。蘇東坡去了黃州後才發現,當地的菊花果然到了秋天會落瓣。
這人世間的知識太多,屬於「常識」的知識,體量非常龐大,幾乎沒有人能保證自己不會踩中「雷區」。
再說回馬未都批評方文山的事。聽歌,不是考古。關於青花瓷瓶子底部那些事兒,對於普通人來說也太專業了。你不說,方文山也不知道。即使你說了,一般人也未必有興趣。畢竟,歌詞是「以情取勝」的。
當然,馬未都能夠及時指出錯誤,給大眾普及一下文物常識,也是有一定意義的。
二、歌詞的常識與邏輯
歌詞其實和詩詞一樣,它不太講究邏輯,有時候甚至是根本不知所云的。今天的歌詞,就是過去的唐詩、宋詞和元曲。詩詞允許誇張、變形,利用各種複雜、前衛的修辭手法,營造一種朦朧的美。
比如李商隱寫《錦瑟》,說「滄海月明珠有淚」,這裡的「珠有淚」可理解成鮫人的眼淚。但是「藍田日暖玉生煙」裡面的「玉」,為什麼能生煙呢?這個根本無法解釋。只是因為它唯美,仍然得以流傳下來。
至於當代的歌詞當中,讓人看不懂的東西就更多了。早年有一部電視劇《籬笆女人和狗》,那歌詞唱的就是「星星還是那個星星,月亮還是那個月亮」。說了半天和沒說一樣。但是,畢竟沒有邏輯問題,仍然有人覺得好。
而且這些年流行音樂的歌詞,也是越來越奇怪了。怎麼個奇怪法呢?著名歌星林俊傑,在一首《曹操》中唱道:「獨自走下長坂坡……曹操不啰嗦,一心要拿荊州。」而胡彥斌在《秦時明月》的歌詞中唱道,「有多痛,無字想」。這個「無字想」是怎麼個想法?完全無法理解。
但是它們伴奏的旋律好聽,也很受歡迎。至於曹操是不是一心想要拿下荊州,這個對於非三國迷來說,問題比較複雜,一般我們笑過就算了。而「有多痛,無字想」,在《秦時明月》全曲中占的時長也極短,所以可以忽略不計。這兩首歌和後來的比,都不算太過分。
因為後來,又出了一首「網路古風歌曲」,名叫《盜將行》。歌詞前言不搭後語,狗屁不通。其中最經典的一句莫過於,「你的笑像一條惡犬,撞亂了我心弦」,以及「枕風宿雪多年,我與虎謀早餐」。
通常我們說,「我被某某事物撥動了心弦」,表達的是一種愉悅的情緒。而當我們罵某人是「惡犬」的時候,情緒則是憤怒的。在同一句歌詞里,作者前後情緒竟然瞬息萬變,令人瞠目結舌。另外,古風歌曲當中寫出「早餐」這種現代辭彙,「穿越」感十足。
歌詞可以不要邏輯,情緒和美感才是重點。但是《盜將行》這樣前言不搭後語,情緒表達混亂,毫無美感的東西,最後竟然也能夠引發網路輿論大爆炸。還有不少人表示寫得好,真是令人慾辯已忘言!
現在,我們回過頭來,再看方文山所犯的「錯誤」,簡直小菜一碟兒。「青花瓷瓶底部不寫漢隸」,屬於文物收藏圈子的「小眾知識」。用「天青色」配「煙雨」跟「我和你」來對仗,只能算不太工整罷了。
而方文山在回應自己的錯誤時,卻說了一句最準確的話,那就是——「歌詞嘛,通俗文化嘛,我不講人家也不知道啊!」
結語
方文山在回應中講的話,可能會讓有些歌迷覺得被冒犯到了,但是他講的也是實情。收藏圈兒的知識,對普通人來說確實算是小眾的。而「驟雨」、「煙雨」都是書面詞,涉及到對仗的問題,普通人也不會吹毛求疵。
另外,不管你承不承認,當代的中國年輕人,普遍漢語水平下降,缺乏基本的審美能力。許多新生代「葉公」愛聽「古風歌曲」。事實上那些歌的填詞,多半如「惡犬」撥亂的「早餐」一樣,令人聞之掩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