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剪紙動畫片《葫蘆兄弟》,「美術片時代」的絕響

2020年07月17日07:06:28 娛樂 1474

因綜藝節目《來了就笑吧》未經授權模仿「葫蘆娃」造型,相關的節目出品方被判賠10.2萬元。該案生效判決在中國裁判文書網上公布後,「王祖藍模仿葫蘆娃被判侵權」的話題引髮網友熱議。

「葫蘆娃」作為動畫片《葫蘆兄弟》主角,其著作權人是成立於1957年4月的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曾創作了包括葫蘆娃、黑貓警長、神筆馬良在內的眾多經典動畫形象。

在無數80、90後的童年中,都有關於葫蘆娃的回憶。不管是胖胖的葫蘆娃男孩形象,還是蛇精,都讓人印象深刻。那首「葫蘆娃葫蘆娃、一根藤上七朵花,風吹雨打都不怕,啦啦啦啦」,很多人都是張口即來。那麼,這葫蘆娃的經典形象是誰創造出來的?這剪紙動畫片《葫蘆兄弟》的背後又有哪些鮮為人知的故事呢?

第一部剪紙動畫片《葫蘆兄弟》,「美術片時代」的絕響 - 天天要聞

1987年1月,《葫蘆兄弟》攝製完成,其導演便是2019年5月13日去世的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一級導演胡進慶。胡進慶不僅寫下了這部經典動畫的故事梗概,還畫出了這些生動的人物形象,因此被人們稱為「葫蘆娃之父」。

胡進慶對藝術執著追求,是創建和發展中國剪紙動畫的功臣之一,曾與「三萬老」之一萬古蟾等共同創研了中國第一部剪紙片《豬八戒吃西瓜》,後又發明了「拉毛」剪紙新工藝,從而攝製成功了水墨風格的剪紙片,極大豐富了美術片片種。

那《葫蘆兄弟》是怎麼創作出來的呢?

上世紀80年代,國外動畫系列片湧入中國電視熒屏,也引起中國動畫工作者的焦慮——生產中國自己的動畫系列片迫在眉睫。當時,胡進慶接到的任務是拍攝楊玉良根據民間故事改編的文學劇本梗概《十兄弟》。但是,《十兄弟》劇本中不僅主角形象各異,還涉及貧民、地主、官員衙役、帝王將相、才女宮娥等大量角色,場景也從農家、莊園、官府一直跨越到了皇宮……在胡進慶看來,當時的剪紙片製作成本和製作周期都不足以支撐起這樣的創作體量。

第一部剪紙動畫片《葫蘆兄弟》,「美術片時代」的絕響 - 天天要聞

胡進慶思索了很久,某一天他的腦海中靈光一閃,將十兄弟改成七兄弟,讓七個兄弟都長一個樣子,並且都是小孩兒,讓他們在不產生特殊形變的前提下施展各種神通豈不很好?他翻來覆去地想,思緒飄著飄著就附著在了「葫蘆」上。「葫蘆」諧音「福祿」,在中國象徵著吉祥、神秘,就讓七兄弟從葫蘆里降生吧——「一根藤上七朵花,七個葫蘆七個娃」的創意就這樣誕生了。他還參與設計了葫蘆娃的形象,最重要的要求就是有「野味兒」。怒目圓睜、誇張的發梢、敞胸、赤腳,形象簡單而有力,這便是之後的葫蘆娃形象。胡進慶後來回憶說:「那個形象一定要有民族化的東西。我借鑒了觀音菩薩旁邊『善財童子』的形象,最後畫成那樣一個赤著腳的比較粗獷的樣子。」不過,胡進慶反覆強調:「雖然最終選擇的是我畫的形象,但是這中間其他人也做了很多工作,這部片子是很多人幫忙共同完成的。」

第一部剪紙動畫片《葫蘆兄弟》,「美術片時代」的絕響 - 天天要聞

即便解決了創意,節省了成本,擺在動畫片《葫蘆兄弟》面前的工作量依然是巨大的。作為「剪紙片」,《葫蘆兄弟》的拍攝過程就像皮影戲一樣。工作人員先把人物剪成有活動關節的紙片,然後在大的背景圖案上擺出不同的動作,再一格一格拍下來。13集的動畫片,需要幾千個場景。

據《葫蘆兄弟》創作者之一的周克勤回憶:「傳統的剪紙動畫是一種用鉛筆描繪、剪刀裁切、手動成片的手工技藝,擁有著現代動畫製作難以想像的複雜。用剪紙動畫來拍一部13集、長度達到130分鐘的系列片,在以前不能想像。分鏡頭、對白、畫面等鏡頭長短全看導演手中的秒錶。登高爬梯的攝影機和一秒24格的畫面動作,稍有差池就要重新來過。」

為了保證製作的進度,胡進慶在製作《葫蘆娃》的2年里,基本都過著「夜不能眠」的生活,工作至深夜,往往也會因為在睡夢中的靈光一閃而翻身起床,對其進行優化修改。

第一部剪紙動畫片《葫蘆兄弟》,「美術片時代」的絕響 - 天天要聞

事實上,相比胡進慶導演較早創作的《鷸蚌相爭》等剪紙短片,《葫蘆兄弟》在剪紙工藝上並不算精細。在一次採訪中,胡進慶直言:「《葫蘆兄弟》沒有精雕細琢,全是黑線,它的戲全在矛盾衝突上,花在做戲上面,戲做不好,這個片子完蛋了。」

而對於這種取捨,完全是因為影片的成本所限,胡進慶講述道:「當時逼得我們沒辦法,因為我們的成本只有7萬塊錢,滿打滿算,也只有5塊到6塊錢一格。」但同期的好萊塢動畫片一集的成本就已經高達百萬。

為了節約成本,《葫蘆兄弟》七兄弟都穿著同樣的衣服,只是填色不同。此外,《十兄弟》的故事中原本作為反派登場的皇帝、丞相、縣官直接被簡化成了蛇精和蠍子精兩個角色,而原本複雜的空間背景最後都變成了山洞。胡進慶後來談到這件事時,曾經無奈笑道:「由於沒有錢,葫蘆兄弟只能住在山洞裡。」

就這樣,靠著純手工年代的「匠人匠心」,在每集僅7萬元預算的前提下,胡進慶率領的50多個人的團隊在2年的時間完成這部中國獨創的經典動畫片。後來,就連胡進慶自己也感慨,做這麼長的剪紙手工動畫片連想都不敢想。

第一部剪紙動畫片《葫蘆兄弟》,「美術片時代」的絕響 - 天天要聞

▲被人們稱為「葫蘆娃之父」的胡進慶。

剪紙片是美術電影的一種獨特的藝術表現樣式,汲取了中國民間皮影、剪紙、窗花等藝術元素,以多樣的藝術風格、誇張的動作表演和強烈的藝術感染力在美術片中獨樹一幟。也是因為這個原因,胡進慶導演的剪紙系列動畫片《葫蘆兄弟》問世後,因角色形象活潑可愛,至今為人津津樂道。

曾經憑藉動畫短片《八里溝》斬獲第10屆FIRST青年電影展最佳動畫的導演趙易認為,胡進慶參與導演的《葫蘆兄弟》對於國產動畫的最大意義,「是以系列片的形式,突破了一般上海美影廠動畫短片的體量限制,塑造了一批具有『網紅』潛質被大眾文化流傳至今的人物。」《葫蘆兄弟》是中國第一部剪紙動畫系列片,由它開始,剪紙片不再只是以小短片的形式呈現給觀眾,而開始擔當起長篇敘事的功能。

第一部剪紙動畫片《葫蘆兄弟》,「美術片時代」的絕響 - 天天要聞

在動畫片《葫蘆兄弟》的故事中,蠍子精和蛇精被關在葫蘆山,穿山甲不小心打穿了山洞,兩個妖精逃了出來,百姓從此遭難。穿山甲告訴山下的老爺爺,只有種出七色葫蘆才能消滅妖精。後來老爺爺種出了紅、橙、黃、綠、青、藍、紫七個大葫蘆,卻被妖精抓去。

七個葫蘆相繼落地變成七個擁有不同超能力的男孩,他們為救出爺爺與妖精全力搏鬥。紅娃是大力士,橙娃是千里眼和順風耳,黃娃是鐵頭,綠娃會火功,青娃有水性,藍娃有隱身術,紫娃有寶葫蘆。他們被狡猾的妖精活捉,送進煉丹爐,煉製七心丹。最後,葫蘆兄弟聯合起來,發揮各人所長,衝出煉丹爐,打敗了妖精。

在一共130分鐘的內容中,故事情節可謂一波三折,正邪雙方的對抗程度比《大鬧天宮》、《哪吒鬧海》還要激烈,這在以往的藝術短片中是不可能看到的。

對此,中國動漫史料研究專家李保傳認為:「這是一部為了應對國外動畫的市場衝擊而產生的作品,本身有著一定的商業目的,具備了一些必要的商業元素。」並且,這是一部系列片,「系列片更重要的是要講故事,而且是連續性的分集敘述,給觀眾留下懸念和期盼性,印象自然深刻。」

在趙易看來,《葫蘆兄弟》的特殊之處在於,它是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轉型期的作品,已經帶有商業性的嘗試,比如這種系列片的形式,同時又繼承了傳統美影廠的風格和製作班底,「可以說是中國動畫學派的『絕響』,在其之後,一個動畫時代結束了,之後美影廠就全面進入了代加工和電視動畫系列片的製作中。」(來源:人民網 滕朝 周慧曉婉/文、《大河報》王峰/文、上觀新聞 李君娜/文、時光網)


第一部剪紙動畫片《葫蘆兄弟》,「美術片時代」的絕響 - 天天要聞

娛樂分類資訊推薦

廈門3名雜技演員從3米高空墜落,一人送醫後搶救無效身亡,馬戲團回應 - 天天要聞

廈門3名雜技演員從3米高空墜落,一人送醫後搶救無效身亡,馬戲團回應

極目新聞記者 丁鵬5月2日,有網友發布視頻稱,其在廈門靈玲馬戲團觀看「空中芭蕾」表演時,目睹了演員墜落事故,後得知一名演員不幸死亡,非常痛心。5月3日,極目新聞(報料郵箱:[email protected])記者從事發地多部門了解到,事故是表演中意外發生,確有一名演員送醫搶救後不幸去世,目前,「空中芭蕾」表演已暫停。現場...
票房已突破9億 這個假期你去看電影了嗎? - 天天要聞

票房已突破9億 這個假期你去看電影了嗎?

今年「五一」假期,走進影院觀看電影是很多人的假日休閑選擇。作為春節檔之後、暑期檔之前的一個重要檔期,今年「五一檔」共有8部新片上映。據燈塔專業版數據顯示,5月1日,全國票房達到4.11億,進入中國影....
差在哪?馮鞏取代姜昆入主曲協、曹雲金逆襲,郭德綱快被比下去了 - 天天要聞

差在哪?馮鞏取代姜昆入主曲協、曹雲金逆襲,郭德綱快被比下去了

相聲是我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在提起相聲時,觀眾們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德雲社。除了德雲社,為了弘揚相聲,自2019年中國廣播藝術團,每年都會舉辦一次非遺相聲大會。要說,第四屆非遺相聲大會本來是去年年底舉行的,結果因為疫情耽擱,一直拖到了今年二月份。在這次演出中,海報上姜昆竟然不是C位,沒想到今年的C位竟然換成...
42歲「小甜甜」布蘭妮疑精神崩潰,用毯子遮體赤腳站酒店外,醫護人員到場 - 天天要聞

42歲「小甜甜」布蘭妮疑精神崩潰,用毯子遮體赤腳站酒店外,醫護人員到場

當地時間5月2日凌晨,美國流行歌手「小甜甜」布蘭妮·斯皮爾斯佔據了美國多家報紙的頭條,因為她衣冠不整地站在一家酒店的外面,被懷疑精神崩潰了,再一次(或者說再N次)。現年42歲的布蘭妮抱著枕頭站在酒店外,用毯子遮體並且還光著腳丫子,就好像是遇到了突發情況迅速逃出來似的,無暇顧及他物。但事情卻並非如此……據...
一問到底丨批量化「造星」如何做到「快工出細活」? - 天天要聞

一問到底丨批量化「造星」如何做到「快工出細活」?

衛星,是人類製造數量最多的航天器,分為氣象、通信、導航等等諸多類型。在浙江台州的一家衛星超級工廠里,自動化的生產線讓商業衛星在全國率先實現了量產。衛星是如何被製造出來的?製造的精度和速度如何?一起去工廠看一下。在浙江台州的衛星超級工廠,年產衛星可達500顆,實現量產。他們是如何實現「快工出細活」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