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機器人 :用AI解決「痛點」問題

2025年07月07日14:00:20 娛樂 1354

ABB機器人 :用AI解決「痛點」問題 - 天天要聞

創新應該來自問題的發現者,並且要盡量走近客戶、走近真正的問題源頭。

文|錢麗娜

id | bmr2004

10多年前,abb就開始研究ai賦能的電氣化和自動化解決方案。時至今日,abb集團機器人與離散自動化事業部總裁安世銘建議「區分人工智慧的過度炒作和實際應用,那些真正能夠帶來實際價值和現實應用的或許才是最為重要的」。

2025年「abb加速器中國周」期間,作為abb加速器項目的一部分,ai 黑客松競賽誕生了近350項ai創新提案。一家百年企業,對人工智慧技術的發展始終保持著一顆好奇心。

01

abb的ai探索之路

ai絕非新生事物,其源頭可以追溯到20世紀50年代。近年來,我們見證了很多人工智慧解決方案的誕生,但是又隨時會有一些更成熟的新興系統出現。安世銘說:「每當迎來熱潮時,我們總會認為人工智慧可以解決所有的問題,但往往隨之而來的是幻滅的低谷期,然而每一輪浪潮依然能夠推動我們達到新的高度與技術成熟度。」

兩年前,chatgpt的發布標誌著生成式人工智慧進步的重大里程碑,互聯網世界看到了全新而令人激動的新紀元。此後,deepseek不僅成本更低,也成為開源的一項工具。中國有大量的人工智慧技術與新興技術正在發展壯大,abb所在的機器人行業也在發生著日新月異的變化。

早在10多年前,abb就開始布局人工智慧技術。安世銘說:「當智能體技術出現時,我們就開始思考在公司內部還有什麼是可以做的。無論是分析式人工智慧還是生成式人工智慧,所有這一切都可以與我們最新的技術應用相結合。不論是結構化還是非結構化的環境當中,我們都可以通過這種方式大幅提升效率。」

為了尋找更多的解決方案,abb選擇的是去中心化的方式,不是由總部思考問題、做決策並下發命令,此前嘗試過這種方法,很快發現它並不適用。「我們認為創新應該來自問題的發現者,並且要盡量走近客戶、走近真正的問題源頭。」安世銘說。

abb採用自下而上的開發模式來打造人工智慧解決方案,創造切實可感的創新價值。自下而上的模式也體現在不久前舉辦的ai黑客松競賽。該項目吸引了中國以及全球員工的參賽,彙集350項ai提案,體現了ai領域最新的前沿應用。在formula e國際汽聯電動方程式賽車世界錦標賽上,abb也實現了ai在電動方程式錦標賽賽場內外的落地與應用。

「我個人認為我們可以去觀察已經實施落地的項目,或者是正在研發中、可能在5年內會落地的項目,無數項目雛形都在試驗過程中,我們認為人工智慧會改變世界,當然它不一定會那麼順利地落地,但是我們可以把所有可能性綜合起來,創造一個項目儲備(project pipeline),並且讓它一步一步地落地實現。」安世銘說。

過去一年以來,abb的ai項目數量增長了一倍,並且還在不斷上升。中國公司創造了非常多的新項目,它們將會進一步驅動更多創新。有一些ai項目已經應用於現實生產,有一些成果被推廣至全集團。一個ai項目可以首先應用於一個業務領域,再複製、使用到多個業務系統領域之中。比如abby機器人助手,最初由單一業務部門開發,現在已經在全公司範圍內部署。

人工智慧編程助手的用戶規模一年增長超過了100%。微軟研究表明,開發者工作效率提升了100%,工作滿意度也提升了75%,這都是ai編程助手取得的成果。

「通過ai接管常規作業,團隊得以專註於創新以及攻克更有難度的問題,同時也可以實現更具複雜性以及挑戰性的突破,我們可以更快更好地獲得想要的答案。」安世銘說。

芬蘭的一位員工開發了specifier(規格閱讀器),這是一個基於生成式ai技術的規格閱讀。他面對200多頁的文本,覺得閱讀起來過於麻煩,想找到一個解決方案。當客戶提交一篇兩三百頁的文檔時,系統可以發現文檔中哪些需要修改並進一步優化,並將rfq文件中的電機規格總結成簡潔、可操作的摘要。通過這個規格閱讀文檔,使閱讀速度提升225%,其報價處理量顯著增加,銷售流程也全面提速,同時大幅提升報價的質量準確性和標準一致性。最初這個工具也是由單一業務部門開發的,首先進行試點,現已推廣至其他業務部門,被200多名員工常規化地使用。

abb已經有無數的案例以及100多年的沉澱和積累,如何提取信息、讓工程師以最快的速度去識別,為客戶提供更精準快捷的服務,abb還在不斷優化、嘗試中。

另一例是abb收購的一家瑞士公司(sevensense)的移動機器人應用,它可以在一個空間中進行掃描並了解它所處的位置,從而很好地完成任務。同一個空間中可以有各種各樣的機器人,它們能夠去往不同房間彼此交流、了解各自的任務,同時也可以從a點移動到b點,不需要任何固定的路線設置,從而實現巨大的效率提升以及精確度提升,這可以幫助客戶大幅度實現功能優化,滿足各種需求。

人工智慧如今已經滲透至非常多的應用和場景當中,也存在於產品布局中,幫助優化、實現更高程度的智能化和性能提升。acopos 6d輸送系統即為一例,該系統具有懸浮穿梭技術,將現行的生產轉化為多維自適應的空間。在這個空間中會有非常多的運動路線,ai可以實現最好的路線選擇和最高的效率提升。與此同時,空間利用率也將最高提升至80%。

面對目前人形機器人技術的創新浪潮,abb的產品可以在非結構化的環境中,讓機器人有抓取能力、視覺能力,讓機器人用遠程感測器更好地實現自我導航。

abb希望可以聚焦客戶問題。在人形機器人的應用中,有些足部採用輪子,移動更快,有些用語言來更好地下達指令,同時也可以和機器人實現對話。中國可以設計出與機器人對話的方案,對任務進行分解,並且執行任務的具體動作,這是非常前沿的技術。

abb在中國還有多樣化的行業應用,比如青島特鋼智能製造解決方案、abb廈門工業中心的光伏系統、為新疆天富能源提供的供熱管網升級智能解決方案,以及在消費品製造、醫療器械裝備等領域都實現了跨行業的應用落地,這些都是真正在中國實現的行業應用案例。

02

生態驅動人工智慧發展

如今abb與中國高校、全世界很多大學、初創公司、客戶一起協同合作,可以更好地實現核心技術開發,並進一步完善生態系統的搭建。

微軟是abb的重要戰略合作夥伴,雙方在工業人工智慧領域長期合作,現在也已經實現了abb產品線集成microsoft copilot。微軟(中國)有限公司首席技術官韋青指出,目前微軟正在大力推進內部員工培訓,教會他們如何使用人工智慧,其中一個關鍵的技術就是copilot,這是為人類服務、導航的協同技術。另外,微軟花了非常多的時間開發技術,開發技術之後也需要讓內部員工知道如何使用技術。「其實用戶並不在意你使用的技術是什麼,他真正在意的是能不能幫他解決實際問題。」

韋青說:「初心和常識是兩個關鍵點,另外就是本分。我們需要不斷地嘗試、應用、日日維新。最重要的是以人為本,其次是問題驅動以及學會利用數據。」微軟ceo薩提亞·納德拉(satya nadella)經常說模型並不是微軟的產品,模型只是其中一部分。微軟cto kevin scott也認為模型和數據同等重要。韋青表示:最為關鍵的是把技術應用到真實的世界當中,以人為中心,用數據驅動使用場景,這些都是合作的關鍵。

最近包括黃仁勛、馬斯克在內的科技領袖都在不同場合表達了ai與電力之間的關係。

根據國際能源署的數字報告,在2022年,整個ai數據中心的用電量已經達到4600億千瓦,佔全球用電量1.5%—2%。有數據顯示,最晚到2030年,ai數據中心用電量佔比將翻一番。中國ai數據中心目前佔全球的1/3左右,用電量預估最遲在2030年翻一番。這個數據表明,ai的發展對於電力能源的需求是很旺盛的。4月28日發生在西班牙的全國大停電事故,導致全國70%的電力都受到了影響。這兩個例子說明,能源會蓬勃發展,能源的管理和穩定至關重要。

abb電氣中國副總裁楊嶸指出,在電力行業,新型電力系統也應該是「雲—管—邊—端」的架構。例如,abb ability™系統能夠將電力數據存儲到雲端,實現遠程調控;zee600系統則能夠將太陽能用電與負荷有機結合,提升能源利用效率。

目前abb過程自動化業務線非常廣泛,近期也發布了abb ability工業知識庫。abb過程自動化事業部中國區負責人蔣海波說:「從ai角度來說,過程自動化工業多年來都有很多懸而未決的痛點。隨著ai技術的飛速發展,現在ai在過程自動化的應用非常普遍。」過程工業的共性問題是非計劃停機,所造成巨大的損失包括時間損失、設備損失、產品質量影響等。通常非計劃停機由兩個問題引起,一個是設備本身的故障停機,另一個是由於各種複雜原因造成的系統停機。

針對設備本身的故障停機,蔣海波說:「ai技術的應用促成了可預測性維護,但是成本上不太經濟。」預測性維護通過大數據分析和ai的技術應用,發展出很多解決方案用來幫助客戶提高可靠性。在沒有問題的時候就不需要停機,一旦產生問題指示,就可以做一些預防性手段,這是第一個方向。

針對生產線上複雜的停機事件,abb運用ai手段,比如大數據分析、圖像識別、分析式ai模型,已經解決了不少問題。「停機的成本壓力非常大,客戶閘機生產線起始的損失很大,因為等到整個生產線穩定之後,前面已經報廢了部分產品。目前abb開發了一些解決方案,用ai的方式大幅度降低損失,目前可將損失減少至1/10。」蔣海波表示。

abb工業知識庫是abb與微軟合作開發、使用生成式ai的智能知識庫,解決了非常大的痛點,現在很多企業面臨人才流失,員工的退休、轉崗、升遷,技術骨幹的流失等情況對企業來說是普遍存在的、長遠的痛點,人員水平也存在參差不齊的情況。現在利用ai技術將所有產品信息、維修經驗等整理進資料庫,再提供使用友好的界面,可以幫助客戶更輕易地解決操作維修難題,大幅度降低對人員的培訓成本,大大提高整體效率。

abb運動控制事業部大電機與發電機亞太區負責人楊文廣說,在預防性維護方面,電機應用場景比較廣闊。過程工業,特別是在石油石化中,電機壞了會發生意想不到的停機,整個生產也會隨之停頓,損失可能高達幾百萬、上千萬元。「2024年在abb創新杯大賽中,我們就提出如何利用ai或者智能技術協助支持電機的故障診斷。abb在電機變頻器領域有100多年的行業經驗和知識,但如何與ai技術融合,從而更好地提升診斷效率和效果,這是我們最關注的地方。」

這個課題提出後頗受關注,有50多所高校近300人參與課題討論。他們與研發團隊去工廠拜訪,abb將積累的大量案例分享給合作者,西安交大國際機械學院通過三相電流的融合,採集電流的損失峰值,通過abb的數據積累,複查運行過程的轉差率,就電機的參數進行動態分析,結合ai模型做出判斷,從而解決了關鍵問題。研究發現,原來的很多分析會產生數據干擾,而演算法能將數據干擾降到最低,同時將診斷的可靠性和準確率提升到新高度。這個項目獲得了2024年度abb創新大賽的一等獎。楊文廣說:「現在整個研發團隊還在跟進去年的討論和數據模型,儘可能通過研發將它產品化,從而為客戶提供服務。」整體來說,這也是運動控制在數字化和智能化上的探討,儘可能利用數字化工具和ai方法提高整體運營的精準度和敏捷度。

2024年2月,abb機器人業務部中國區負責人韓晨曾經分享了將ai引入到控制器生產線的案例,控制器生產線工序非常複雜,30多個品種、5種物理體積,1000多種選項。由於非標準化的場景太多,為此,擰螺絲工序一直由人工操作。團隊將深度學習引入後,傳統的圖像處理手段的打螺絲成功率從20%提升至80%左右。經過一年對模型的進一步培訓以及新技術應用,這條生產線打螺絲的成功率已經基本達到100%。對於工廠中不同的環境和光影、來料的不一致性,甚至一些缺陷,都有很好的忍耐度。這項技術在abb工廠得到完善之後,也推廣給了客戶。

另一項已經落地的應用是焊縫的質量檢測。之前焊縫質量檢測是在工序最後對成品進行檢測,現在通過ai加持,利用3d照相機快速成像,能迅速檢測到焊接問題,精確到22微米,速度是人工檢測的20倍以上。在高速檢測的情況下,可以把焊縫質量檢測直接植入到生產線中,做到產品精準控制,邊焊邊檢測,有問題時立刻返工修復,而不是等到最後。

韓晨說,除了生產應用以外,abb也把人工智慧推廣到生產管理,比如訂單預測。由於abb面向汽車、電子、金屬加工等眾多行業,業務量也存在起伏不定的情況,精確地預測訂單會實現更精益的生產。引入人工智慧後,對原材料以及生產人員配置都有了很大的改進。

abb還與英偉達達成合作進行前沿探索,英偉達的omniverse數字孿生模擬平台與abb的robotstudio進行結合,在設計產品時,先用視覺團隊(visual team)做深入研究,有了模型之後,還能對產品質量問題溯源,實現根本原因分析(root cause analysis)。

韓晨說:「希望今後可以把人工智慧引入到日常生產,進一步推動智能化生產轉型。」

03

開發可衡量的ai產品

目前,abb已經有超過250個ai項目,公司對此運用不同的kpi,從生產效率和生產力兩方面衡量。安世銘說:「specifier規格閱讀器現在已經有超過200人、6個不同的部門在使用,閱讀速度提升至225%,這是真實的效率提升和時間成本節省,以更少的資源達到更好的效果。」

一些外部產品應用的價值,也是通過具體數據來體現。比如amrs自主移動機器人部署後,效率提升超過20%。「每個項目都有其kpi,與客戶期待密切相關,可能是成本下降,可能是用更少的資源得到更大的效果。實際上,所有項目我們都能夠預先設定價值指標、驅動其發展並衡量結果,這個效果是非常好的。」

針對生產線效率提升,abb還會通過不斷地檢驗和實踐擴大其使用率。根據不同項目逐個設置kpi,公司內部的智能聊天應用,比如通過詢問abby機器人助手,了解hr領域的最新規定,這些都是不斷擴展增加的項目,能夠為公司內部帶來更多的價值。

娛樂分類資訊推薦

知名男演員患癌並放棄化療! - 天天要聞

知名男演員患癌並放棄化療!

7月6日,78歲的汪明荃接受採訪時回應老公羅家英四度患癌並放棄化療,「很平常的事!這個病情發展很慢,未來也會有很多新葯,我尊重他的決定。」提及周驄、雪妮、唐佳相繼離世,汪明荃表示都是認識幾十年的老朋友,不想說太多,很難過,「永遠懷念,真的很
陶紅和曹駿一起出場,昔日女神臉也腫了,硅膠感明顯,可惜了 - 天天要聞

陶紅和曹駿一起出場,昔日女神臉也腫了,硅膠感明顯,可惜了

7月6日上合組織國家電影節閉幕式現場,很多網友也注意到了一位很久未露面的陶紅,這些年陶紅經常傳出「被去世」「被結婚」地新聞,很多網友也很關注陶紅的近況,如今56歲的陶紅不僅活得好好的,而且這幾年還演了不少作品,今年年初新作品《三叉戟2》也已
電影「哪吒」的發行方光線傳媒來了!落戶廣州這裡 - 天天要聞

電影「哪吒」的發行方光線傳媒來了!落戶廣州這裡

7月7日,羊城晚報記者從廣州增城區獲悉,該區影視產業再迎喜訊:中國影視行業領軍企業光線傳媒子公司——光線影業(廣州)有限公司在增城區粵港澳大灣區(廣州)青年影視創作人才基地落戶。此舉標誌著又一行業巨頭搶灘增城,彰顯了增城影視產業蓬勃活力與強大吸引力。「全區影視產業在政策紅利加持下加速崛起。」增城區有關...
王安宇,年輕版鄧超。 - 天天要聞

王安宇,年輕版鄧超。

一句「蔣欣在哪裡,掌聲就在哪裡」,讓整個白玉蘭頒獎典禮現場沸騰了。聚光燈下,27歲的王安宇手握話筒,黑色西裝襯托出挺拔身姿。2025年6月27日,第30屆白玉蘭獎頒獎典禮的舞台。這位中傳播音主持專業畢業的演員正迎來職業生涯的高光時刻——跨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