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發 | 中訪網
責編 | 李慧芳
近日,《財富》雜誌公布2025年「全球最具影響力的商界女性」榜單,新希望六和董事長劉暢位列其中。這也是她繼2023、2024年連續兩年入選《財富》「中國最具影響力商界女性」後,首次躋身全球榜單。一同上榜的中國女性還有孟晚舟、屈翠容、陳翊庭等行業領軍人物。
從家族企業接班人,到如今站在全球商業舞台中央,劉暢的每一步都備受關注。在她的帶領下,新希望六和這家農業巨頭如何應對行業挑戰、實現轉型升級?這份全球榜單背後,藏著新希望怎樣的戰略布局與未來走向?
1
十年蛻變,從「二代」到決策者
2013年,33歲的劉暢接棒父親劉永好,出任新希望六和董事長。彼時,外界對這位「少帥」充滿質疑:從海外求學歸來,在基層輪崗不過數年,她能否駕馭這家營收超千億的農業巨輪?「名字都改過,誰還認得出我是劉永好的女兒?」這句自嘲,道出她隱匿十年的接班路。
從在飼料廠隱姓埋名,到正式掌舵上市公司,劉暢用十年完成蛻變。2025年春天的股東大會上,劉永好退出任職26年的董事會,徹底將舞台交給女兒。劉暢以「持久戰」定義新希望的未來,直言「過去幾年教會我們,企業要活下來,先得學會低頭磨刀」。
2
大刀闊斧「瘦身」,扭虧為盈
過去幾年,新希望深陷「豬周期」泥沼。為搶佔風口,2020年新希望豪擲百億擴張產能,卻遭遇行業寒冬,負債率飆升,虧損加劇。2023年起,劉暢開啟「瘦身計劃」:禽產業鏈51%股權賣給中牧集團,食品深加工板塊67%股權轉讓,民生保險、飼料廠等十餘家子公司接連出售。
一系列動作下,2024年新希望營收雖縮水27%至1030億元,扣非凈利潤卻逆勢扭虧,達6.16億元。生豬出欄量穩居行業前三,養殖成本同比下降15%。劉暢總結:「我們終於爬出泥潭。」但她也清醒認識到,「現在只是從icu轉入普通病房」 ,資產負債表上72.28%的負債率,依舊高懸。
真正棘手的難題擺在眼前,新希望如何破局?新任董事楊芳的加入被視作財務突圍信號。這位前畢馬威合伙人、現任集團首席財務官,將協助劉暢平衡擴張與穩健。公司明確表態:「未來資本開支只減不增。」
38億元定增計劃中,11億元明確用於還債,釋放出強烈的降槓桿信號。劉暢深知,在農業這個重資產、長周期行業,穩健的財務狀況是可持續發展的根基。未來,新希望將在穩經營、降負債的路上持續發力,提升抗風險能力。
3
海外布局,深化區域合作
當地時間5月25日下午,李強總理在雅加達出席在印度尼西亞中資企業座談會,劉暢作為新希望代表參會。她向總理及與會政商介紹新希望自2006年在印尼投資發展的概況與成績,以及在東南亞堅持合作共贏的理念。
新希望是中國首批「走出去」的民營農牧企業,已建成覆蓋「一帶一路」沿線15個核心國家的農牧產業鏈。在印尼,新希望開設13家分子公司,建立起「原料 - 飼料 - 種禽 - 養殖 - 貿易」的核心產業鏈,規模穩居行業前三。未來,新希望將繼續弘揚「萬隆精神」,深化在印尼及東南亞的投資布局,拓展上下游業務。
4
下一個十年,新希望駛向何方?
入選「全球最具影響力的商界女性」榜單,是對劉暢個人的認可,更是新希望在全球農業舞台地位的彰顯。站在父親退居幕後的節點,劉暢的辦公桌上仍擺著十年前基層輪崗時的筆記本,扉頁寫著:「沒有經歷過豬場凌晨三點消毒的人,不懂農牧業。」
這份淬鍊,賦予她直面挑戰的勇氣與底氣。未來,新希望在劉暢的帶領下,將繼續深耕飼料、生豬養殖核心業務,提升成本競爭力;在海外市場,拓展產業鏈布局,實現多方共贏;同時,藉助科技力量,推動數字化轉型,探索農業現代化新路徑。
十年磨一劍,劉暢帶領新希望走過低谷,迎來曙光。下一個十年,這艘農業巨輪將駛向何方?全球商界都在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