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日凌晨,女子演唱組合i-dle成員葉舒華,時隔一年更新微博,為成都女子家門口被害案受害者發聲。
「我用我公眾人物的身份來和大家說請重視這個事件,因為我知道此時此刻,某個地方,也有可能會有下個受害者,或是已經正在遭遇同件痛苦的悲劇正在重演。有病的人需要保護,沒病的人沒理由要犧牲。真的不要再拿自己精神不正常這說詞來當免死金牌 。」

葉舒華還表示,看到這位母親用盡自己的全力,努力保持自己的理智讓法律一定要給女兒和社會一個交代,這令她心疼不已。
公開資料顯示,葉舒華,2000年1月6日出生,中國台灣女歌手,女子演唱組合i-dle成員。

新聞背景
2024年6月9日,成都一小區內,27歲海歸女子小雅在自家門口被同小區居民梁某某捅傷致死,引發社會廣泛關注。這起看似普通的故意殺人案,因嫌疑人梁某某被鑒定為精神分裂症患者而陷入輿論漩渦。
案發近一年後,該案原定於5月27日上午9點半在成都市中級人民法院公開開庭審理,檢方以故意殺人罪對梁某某提起公訴。

庭審會議結束後,因為雙方申請證人出庭作證,法院要通知證人出庭,合議庭決定擇日開庭審理。
當受害者家屬質問「無既往病史如何認定精神病」「為何拒絕二次鑒定」「精神病能否成為殺人免責金牌」時,這場悲劇引發了一場關於法律、精神疾病與安全的全民討論。

事件回顧:貓眼裡的人影,微信里最後的求救
受害者小雅的母親王女士告訴記者,她和女兒與兇手梁某某素不相識、無冤無仇。
這場家門前的致命衝突發生在2024年6月9日中午1時許,小雅的母親王女士外出辦事,獨留女兒在家。
據王女士回憶,她出門時注意到這名35歲女子在鄰居門前徘徊,該女子背著挎包、長發披肩,行為異常。

小雅從貓眼上看到的嫌疑人
隨後,小雅通過微信告知母親,該女子持續在門口做出敲門並吐痰等怪異行為,王女士立即聯繫物業請求保安介入。
物業派出一名65歲的保安到達事發現場,這時,小雅打開房門質問梁某某,隨即二人發生爭吵,梁某某衝到房門處與小雅抓扯、打鬥,其間,梁某某使用事先準備的刀具對小雅頭面部、胸部等部位切劃、捅刺十刀,小雅隨之受傷倒地,經120現場搶救無效死亡,梁某某經公安民警同意後隨父母自行駕車就醫。
經鑒定,被害人小雅系被他人用單刃銳器刺擊左胸部導致左肺破裂致急性大失血死亡;梁某某右側鼻骨及上頜骨額突骨折構成輕傷二級,其患有精神分裂症,對其2024年6月9日的違法行為評定為部分刑事責任能力。
在成都市檢察院起訴書中還提到,被告人梁某某因精神異常,經常無故竄至小區部分住戶門口,進行敲門滋擾和辱罵。此前,曾因其拒不配合調查和辱罵民警和住戶,受到民警依法警告。此後,梁某某便隨身攜帶刀具等器械在小區內對部分住戶進行敲門滋擾。
家屬質疑:精神疾病vs精心預謀
5月27日,被害人母親發布視頻稱,精神分裂症不能成為躲避刑罰的借口。現在她的主要訴求是「希望法院重判兇手死刑」。
對於梁某某被認定患有精神分裂症,在違法行為評定為部分刑事責任能力一事,王女士存有異議。
被害者母親告訴大象新聞記者殺人兇手的父母到26日為止都沒有給她打過一次電話。談及案發細節,她提到:「這個兇手在看守所里拒不認罪,她說她是正當防衛,而且她在看筆錄的時候還說了那麼一句話,哪條法律規定我不能敲門?這是一個精神病患者說的話嗎?她的條理那麼清晰?」
王女士認為梁某某思路清晰,甚至能在行兇後與父母前往醫院就醫,因此對梁某某在事發時的精神狀態有疑問。「如果梁某某此前便有精神病史,為什麼其父母未在案發前採取治療措施,還任由其多次在小區內滋擾業主?」王女士說,事發後梁某某的家屬稱梁某某在家時就有發脾氣、摔東西等情緒不穩定的情況,「但對方並未提供梁某某的精神病史證明。」兇手父母也並未報備兇手患有精神疾病。
王女士稱,兇手不是第一次敲她家門,事後警方讓她指認兇手,她的妹妹看到兇手照片時說,2023年10月時這人也敲過門,她開了門問找誰,兇手說了句「家裡還有其他人」後轉身就走了。

王女士說,自己的女兒身材高挑、陽光漂亮,而據她了解,兇手大學輟學,進入社會後工作感情不順,沒結過婚,35歲都還和父母住在一起。王女士認為,兇手心理扭曲,兩家住得又近,可能早就盯上自己的女兒了。
律師呼籲精神病犯罪應當承擔刑事責任
案件曝光後,不同群體的反應折射出複雜的社會焦慮:網友在社交媒體刷屏「死刑」,認為精神病鑒定是「鑽法律空子」;還有網友表示焦慮:「家門都不安全,我們還能相信什麼?」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十八條對精神病人犯罪有著明確的三種處理情形:其一,經法定程序鑒定確認完全不能辨認行為的精神病人,不負刑事責任,但需進行強制醫療;其二,間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時犯罪,應當承擔刑事責任;其三,尚未完全喪失辨認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但可以從輕處罰。
不過,根據《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定》第二百五十五條規定,若對鑒定意見有異議且理由成立,必須重新進行鑒定。據王女士的律師5月27日介紹,他們已經向法院申請對行兇者進行二次精神病鑒定。
王女士的律師接受大象新聞採訪時表示:堅定地呼籲精神病犯罪,也應當承擔刑事責任,認為刑法第十八條有待修訂。
警示:高齡保安與社區安全漏洞
「保安在場,為何不制止?」這是許多人的疑問。案發小區保安黃某已65歲,面對持刀行兇者力不從心。家屬要求嚴懲兇手,同時呼籲物業對安保漏洞負責。
社會反思居家安全與精神病患者管理此案折射城市社區安全漏洞:保安高齡化、應急響應遲緩等問題暴露無遺。
同時,梁某某作為同小區住戶,其精神病史是否被社區掌握?若已知情,物業是否未履行風險告知義務?王女士表示,之後她也將對小區物業提起訴訟,追究物業的責任。
法律界人士呼籲應完善精神疾病患者社區監管機制,避免悲劇重演。
來源:新聞晨報綜合南方日報、大象新聞等
報料、維權通道:應用市場下載「晨視頻」客戶端,搜索「報料」一鍵直達;或微信添加報料客服:cspxxcb;或撥打熱線0731-85571188。如需內容合作,請撥打政企服務專席19176699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