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敢相信,一直備受好評的賈玲,如今也落到了被集體抵制的下場。
近日,賈玲的消息在社交平台上瘋傳。
連帶著,還有她的新片《轉念花開》。
眾所周知,賈玲先前出演或是導演的片子,都拿下了不錯的成績。
可還沒到一年的功夫,風評竟就如此急轉直下。
一、
賈玲上一部火爆全國的電影,自然是《熱辣滾燙》。
然而,頗有意思的是,這部電影火的原因並不是因為電影本身,而是賈玲為此作出的巨大「犧牲」。
沒錯,就是為電影減重了一百斤。
這個付出驚呆了眾人,奔著這份驚訝,許多人都為這部電影的票房買了單。
但電影本身,顯然沒能承住這份噱頭。
電影中的角色,也是一系列的自我否定中選擇了從減肥開始,迎接新的自我。
正如《熱辣滾燙》前期宣傳一樣,這是一個女性找到自我,成為所謂的「大女主」的故事。
這套敘述,想必大家都很耳熟。
畢竟,當下能讓人主動花錢的套路無非就是「大女主」敘事、男女對立、新時代婚姻、邊緣群體等。
這也是說,真要把一個成長故事好好講好,也是有難度的。
但問題恰好在於,《熱辣滾燙》沒能講好這個故事,還用賈玲瘦了一百斤的噱頭來營銷。
正如前所說,賈玲減肥帶來的巨大曝光量,帶動了一批人走進電影院。
可走出來的時候,絕大多數人沉默了。
原因很簡單,女主減肥的理由過於奇怪。
表面上看,是因為自己的女友和閨蜜好上了。
可深究一下就會發現,女主這副「喪」得要死的樣子,誰又會願意跟她談戀愛呢?
放在現實生活中,女主就是極度邊緣化的存在。
當然,是她甘於邊緣,而不願意做出任何改變。
二、
顯然,如此女主,若是沒有與賈玲減重100斤掛鉤,根本就無法勾起人們的觀看欲。
於是,奔著好奇與驚訝去到電影院的人,猛地發現自己不過就是看了一部賈玲的減重紀錄片。
只能感慨,這何嘗不是一種新型的營銷手段呢。
被《熱辣滾燙》騙了的觀眾們,也不傻,不願意再吃第二次虧。
或許賈玲意識到了這一點。
本來,她打算趁熱打鐵在今年春節檔上映《轉念花開》的,卻突然改了時間。
改時間是非常正確的。
因為,今年春節檔的火力幾乎都在《哪吒2》那裡了。
《轉念花開》真要在這個時候上映,很明顯沒法分到什麼蛋糕。
可問題很快又來了,春節檔不上映,又該在什麼檔期上映呢?
誠然,春節檔的《哪吒2》引起了全民狂歡,可稍微回顧一下清明檔、五一檔就會發現,《哪吒》2隻是偶然現象。
中國電影市場依舊低迷。
就拿五一檔來說,整個大盤勉勉強強才破7億,不到去年同檔期的一半。
電影市場的庫存也是相當告急,壓根沒有能抗住市場的作品。
作為電影人,賈玲比觀眾更為明白電影市場的低迷。
於是,她只能再從宣發下手,製造爆點。
可《轉念花開》能製造出什麼熱點呢?
歸根結底,它不過是一部反傳銷的片。
在它上映之前,就已經有《孤注一擲》《鸚鵡殺》《草木人間》等片子了,這些還都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
再接續整個宣發節奏,想來不會有多少人去看《轉念花開》的。
因此,賈玲一定得找出一個不同於別的電影的爆點。
那會是誰呢?
當然,是她自己。
於是,「賈玲又瘦了」的詞條上了熱搜。
三、
在《熱辣滾燙》後,網友們對賈玲的體重就非常關注。
稍微有些減重知識的朋友們都知道,在短時間瘦下去的人,很有可能遭遇反彈。
因此,人們的關注點有兩個:賈玲變胖了沒?瘦版賈玲和胖版賈玲的區別是什麼?
賈玲自然也知道大家關注她的體重,所以她精準地抓住爆點,一出現就是「胖了」「瘦了」等關鍵詞。
發現賈玲還是很瘦的觀眾,自然會疑惑:她是不打算回到從前了么?
這個時候,再提一嘴,賈玲可能是在為新角色、新電影,譬如《轉念花開》做準備。
那麼,宣傳效果就達到了。
但賈玲也明白,這《轉念花開》畢竟不是一部減重紀錄片,不能只靠自己帶動話題。
於是,她把楊紫拉下了水。
據說,楊紫在這個《轉念花開》中扮演的是一個反派角色。
試想一下,楊紫一般出演的角色要不然是國民閨女類的,要不然就是古偶愛情,什麼時候演過反派啊。
自然,這也會引起觀眾的好奇。
不得不說,賈玲宣發的思路是對的。
但她忽略了一個關鍵事實:人們被《熱辣滾燙》傷害的程度遠遠高出她的預期。
《熱辣滾燙》與電影無關的營銷,著實是硬生生地餵給了觀眾們一嘴蒼蠅,難受得很。
如今,賈玲「複製式」的宣發套路再現江湖,不由得令大家想起當年的傻氣。
此外,楊紫出演反派角色確實有點新意。
可問題馬上又來了,楊紫此前幾乎沒怎麼演過現實主義題材的,一來就演反派,似乎很考驗人的演技。
而楊紫的演技,也不是很穩定。
這,怎麼著都讓人有點不敢相信這部電影的質量。
於是,為了不讓一些不知情的觀眾受騙,網友們自發地發起了抵制活動。
誰說互聯網沒有記憶的?
網友們的自發抵制,不恰好證明了「路人緣」的魅力嗎?
只能說,殘酷的事實就是如此。
一個套路,不可能第二次的時候還能達到這個效果。
用一次,就能把賈玲之前從業十幾年積攢的路人緣給耗得差不多。
若她真想認真當個導演,還是好好鑽研劇本,不要老想著劇本之外的事情。
這個時代,是崇尚「流量之上」。可流量,也是轉瞬即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