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中山路「五一」假期人氣爆棚。通訊員 吳賢賓/攝
▲泉州宋江陣燃動「五一」,百餘名簪花大俠演繹千年兵法智慧。
◆「古城有戲 開漳見囍」——漳州歌仔戲沉浸式互動演繹活動。
「圈粉」又「吸金」!剛剛過去的「五一」假期,國內旅遊市場迎來強勁復甦,民眾出遊熱情高漲。廈門、漳州、泉州三座閩南城市憑藉各自獨特的魅力,成為熱門旅遊目的地。來自飛豬統計顯示,今年「五一」假期,福建的線路游訂單量同比增長70%,租車、接送機和接送站訂單量同比雙位數增長,其中廈門、泉州、漳州「熱度」領先。
都是哪些人喜歡游閩南?他們偏愛打卡哪些項目?導報記者通過對三地假期文旅數據的深入剖析,洞察出當下文旅市場的新趨勢和新玩法,「閩南遊、游閩南」呈現百花齊放之姿。
新趨勢「閩南遊」趨於年輕化
今年「五一」,各地文旅一片欣欣向榮,廈門市文旅實現市場供需兩旺,市民遊客出遊意願強烈、消費熱情高漲。休閒遊、親子游、鄉村游、長線游、周邊游、出入境游等多重客流交匯疊加,文旅市場全線飄紅。
根據廈門智慧文旅平台大數據監測,「五一」假期廈門全市接待遊客863.55萬人次,實現旅遊交易102.76億元,接待過夜遊客319.51萬人次,均創歷史新高。過夜遊客中省外遊客佔比高達73.28%,主要客源地依次為廣東、浙江、江蘇、江西、湖南、上海。
攜程數據也顯示,今年「五一」假期期間,廈門入境游訂單同比去年增長104%。其中,上海、深圳、廣州的遊客最多,廈門園林植物園、胡里山炮台、廈門科技館、鼓浪嶼、鐘鼓索道等景點最受歡迎。不僅如此,廈門還上榜途牛假日國內長線游熱門目的地榜單、親子游熱門目的地榜單前10強。
泉州同樣是「五一」熱點城市。根據有關監測,泉州假期接待遊客總量超700萬人次,遊客總花費超60億元,同比去年增長均近三成。攜程數據顯示,泉州市旅遊接待人次、訂單金額同比增長達三成。嘀嗒出行數據顯示,泉州躋身順風車假期熱門目的地城市top20,訂單增幅達115%,居全國第二。
與此同時,作為閩南「金三角」的一員,漳州古城、閩南水鄉、龍海後港古街四天七上央視,東山島上榜同程旅行「五一小眾寶藏海島」。據第三方測算,2025年「五一」假日漳州市接待遊客同比增長21.4%,遊客旅遊總花費同比增長23.5%,均排名全省前列。
值得注意的是,「游閩南」的旅客中,年輕化成為新的趨勢。以廈門為例,過夜遊客中40歲以下的佔比70.47%。年輕客群追求個性化、多元化的旅遊體驗,更願意嘗試新的旅遊產品和玩法。比如廈門的「嶼見閩南 時光幻境」主題景區、泉州「南戲十二時辰」演出、漳州的古城游和展演游融入了時尚元素和互動體驗,吸引眾多年輕客群的喜愛。
新國潮 非遺元素為旅行添彩
「五一」假期,國潮文化深度滲透旅遊市場。攜程數據顯示,非遺主題游搜索量暴漲,相關景區門票預訂量同比增長132%。坐擁豐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廈門、泉州和漳州,更是將非遺元素融入旅遊產品中,令閩南遊充滿文化味。
化身「藝術大秀場」的中山路歡歌不斷、精彩不斷。「鷺島狂歡」市民大舞台、廈門市民文化匯、非遺市集傳統文化展演、花園音樂會、花車巡遊等全天候文化展演和全民互動體驗活動讓這條百年老街「處處是舞台」,向市民遊客
生動展現鮮活的老街百年文脈和人間煙火氣。
漳州則以木偶戲、歌仔戲、剪紙等非遺項目為核心,開展一系列展示和體驗活動。華安縣高山族演出團隊的竹竿舞、拉手舞、陀螺表演等在漳州古城上演;東山風動石景區的「風動石畔非遺『妙』會」,將鐵枝木偶表演、南音表演、非遺剪紙diy互動等相結合;雲霄縣雲山書院上演潮劇經典劇目《左良玉》《碧血瑤階》《金玉良緣》等,為市民遊客展現國家級非遺潮劇的文化底蘊。
作為世遺之城,泉州更是因22處世界遺產點而成為旅遊熱門打卡地。「2025全國南戲展演暨第三屆海絲泉州戲劇周」呈現了傳統與現代、古典與時尚的完美結合,木偶與機器狗、梨園戲與街舞、南北琵琶對話等打造從「看戲」到「入戲」的沉浸式文旅盛宴,擦亮「泉州有戲」ip金品牌。不僅如此,時隔40年,泉州宋江陣108將簪花大俠重現「江湖」,在泉州古城中山路、東海金花廣場、晉江九十九溪田園風光、南安九日山等地熱血展演,再現「吾泉郡棍棒手撲,妙絕天下」的民俗盛景,連演8場,觀演人潮如織、好評如潮。
新熱潮「沉浸式」旅遊成新寵
「沉浸式」旅遊在今年「五一」假期的三地旅遊市場中異軍突起,備受遊客青睞。
廈門的「嶼見閩南 時光幻境」主題景區利用現代科技,打造出「摺疊時空」手法,「遠古山海」重現閩南原住民南島語族人的生活圖景,「閩南幻境」呈現宋元明清至近代下南洋跨越1800多年的萬象風情,通過「非遺活態博物館」和近30場特色演藝,沉浸式穿越數千年閩南時空,假期共接待遊客超20000人次。
暮春初夏,花開正好,漳州的閩南水鄉通過「浪漫水鄉 花火閩南」活動,運用花火表演、光影秀等手段,為遊客營造沉浸式的夢幻場景,客流量超20萬人次;泉州在2025全國南戲展演暨第三屆海絲泉州戲劇周期間,創新推出「南戲十二時辰」戲曲展演,將全國6省15劇種、14朵梅花獎得主、百餘位戲劇專家和藝術家匯聚一堂,讓遊客彷彿穿越回古代,沉浸在戲曲文化的氛圍中,線下參與觀眾超20萬人次。這種創新的旅遊形式,為遊客帶來了全新的、深度的旅遊體驗。
新體驗文旅跨界賽事和音樂
今年「五一」,「旅遊+體育」「旅遊+音樂」等跨界融合的新興業態,也給閩南遊客帶來了「可觀看、可參與、可體驗」的旅遊新方式。
在廈門,世界田聯鑽石聯賽全球揭幕戰如火如荼,14場正賽和2場墊場賽匯聚了全球52個國家的19位奧運冠軍、27位世錦賽冠軍,其中10位還是目前世界紀錄保持者;備受關注的蘇迪曼杯世界羽毛球混合團體錦標賽,因為奧運冠軍陳雨菲、陳清晨、賈一凡、黃東萍的出現,讓旅遊多了心潮澎湃的瞬間。
古城漳州以「演藝+旅遊」模式激活假日經濟,時光classic演唱會漳州站,邀請張信哲、張碧晨、楊宗緯等一線歌手,通過明星效應吸引大量歌迷、近2萬人次觀演,外地遊客佔比約40%,帶動了當地旅遊消費。
感受閩式生活、中國氣派,泉州同樣表現出了精彩紛呈的時尚感。「top登陸少年組合」演唱會在晉江二體連續演出兩場,吸引觀眾、粉絲近10萬人次,直接拉動消費超億元。這些跨界融合的業態,拓展了旅遊產業的邊界,為遊客提供了更多元化的旅遊產品。
海峽導報記者 孫春燕 崔曉旭 王福敬 鄭瑋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