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5日,鹿先森樂隊第二次來到歷城二中參加「勤志之夜」草地音樂會,為師生們帶來了一場充滿激情與感動的音樂盛宴。此次演出不僅是一次音樂的交流,更是樂隊與學子們之間情感與精神的深度共鳴。
再次踏上歷城二中的舞台,鹿先森樂隊成員們難掩激動。接受新黃河記者專訪時,他們用激動、親切、澎湃三個關鍵詞形容演出後的感受。他們說,其實對待每一次演出,他們都懷揣著激動之心,但回到歷城二中,這種激動更添了幾分熟悉與溫暖,彷彿回到了老朋友身邊,回到了家一般。
重回故地,就像老友相逢
當晚,歷城二中的操場上聚集了近萬名同學和老師,夜幕降臨,旋律響起,漫天的熒光燈在閃爍,此情此景讓樂隊成員內心澎湃。鹿先森樂隊帶來了《華年》《我想當風》《春風十里》《你喜歡海卻不想當山》等8首作品,每首歌都掀起大合唱。
採訪中,郭倍倍表示,他們經常到大學校園演出,但很少去中學,歷城二中成了例外,樂隊成員一直都很期待能再來歷城二中,因為它在所有的演出里有著不能替代的意義,「這些觀眾正處於最乾淨、最純粹的年歲,其實也教會我們特別多東西,因為隨著年紀增長,有的時候我們會迷失、無奈,會被現實所困,但是每次和他們一起同唱一首歌的時候,同聽一段旋律的時候,聽到那些萬人合唱,我們會覺得原來自己也還依然有那樣的激情跟青春,原來我們做的這一切都是值得的,很開心能陪伴他們一起。」
此次來到歷城二中,與去年相比,去年高三的學生已經進入大學,學校又迎來了一批新生,而鹿先森樂隊也帶來了新歌,有了新的人生感悟。過去一年,成員們各自經歷了不同的事情,有好的也有壞的,但當再次相聚在這片熟悉的校園,大家又以全新的心情和狀態投入演出中。樂隊成員說,為了這場演出精心準備了很久,可一旦站在舞台上,所有的準備都忘了,轉而化作與學子們之間的默契,這種感覺就像回家,也像是老友相逢,「依然開心,希望以後有機會還能再繼續來,也希望能在各地跟大家相見。」
十年啟航,不忘音樂初心
鹿先森樂隊由主唱郭倍倍(倍倍)、主音吉他手董斌(董三角)、節奏吉他手楊松霖(楊博士)、鍵盤手董荔冰(冰冰)、鼓手田芳茗(pp)、貝斯手李斯組成,他們都不是音樂科班出身,卻因為共同的志趣成了一個團隊。樂隊成員中有碩士、博士,也因此被稱為「學霸樂隊」。當被問及是否希望通過自身經歷向年輕學子傳達某種精神時,樂隊中學歷最高的楊松霖表示,「說教談不上,更多的是希望展現人生的可能性。」他們認為,每個時代的人都有不同的成長經歷,而樂隊所做的,就是將當下的狀態呈現給大家,讓學子們看到人生有更多的選擇。楊松霖說,「我們年輕的時候,如果有這樣的經歷,或許會在心中種下一顆種子,無論未來是否從事音樂行業,都會為了自己的夢想去追求更廣闊的人生。這種積極的意義,正是樂隊想要傳達給學子們的。」
鹿先森樂隊上一次來到歷城二中演出時,相關視頻在網上引起了廣泛關注,有熱評稱「這場演出勝過100次心理輔導」。面對這樣的評價,樂隊成員感到欣慰,他們認為這不僅僅是對樂隊的認可,更是對舉辦此類文娛活動、為學生創造放鬆環境的教育工作者的感謝。如今,學生面臨著巨大的學業壓力,樂隊成員們深有體會。雖然不同時代的人,壓力表現形式不同,但本質上是相似的。他們認為,音樂或藝術的功能在於豐富人們的精神世界,是生活的匡正,是精神世界的營養。郭倍倍說,「我覺得不僅是同學們,其實在各個年紀都是一樣的,如果能從音樂中獲得放鬆或者共鳴、共振,對我們從業者來說是很值得的一件事,而我們也在其中受到了反哺,一樣的心理輔導。不管遇到什麼樣的壓力,希望大家要有一定的信心,所有的事情都能夠去解決,然後一定要知道如何去找到自己。」
從校園舞台聊到行業思考,鹿先森樂隊在這次的採訪中展現出深層的創作自覺。面對短視頻和ai合成音樂席捲年輕一代的現狀,郭倍倍坦言:「我們清楚自己站在舞台上的一言一行都可能成為別人的鏡子。」這種責任感讓他們始終嚴苛對待創作:「不一定要評判對錯,但希望聽眾能通過音樂學會獨立思考。」因此,樂隊尊重自己的職業和舞台,將每一次演出都當作對自己的要求和歷練,力求把最好的一面呈現給觀眾。
音樂會正值立夏,高考、中考臨近,鹿先森樂隊用《希望你的明天比昨天更自由》中的歌詞表達了對學子們的祝福:「希望你的明天比昨天更自由,希望大家的未來更廣闊,考試順利。」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剛好是鹿先森樂隊出道10周年,樂隊即將開啟新一輪巡演,首站將於5月17日在上海開啟,之後還會前往武漢、成都等地,下半年也有相應的計劃安排。此次巡演主題是「10萬次迴響」,寓意著樂隊與同學、自己以及歌迷、陌生人之間的情感迴響。樂隊成員希望每一次演出都能與觀眾產生共振,讓音樂和人生在彼此的生命中留下深刻的印記。他們也期待著歌迷們來到巡演現場,一同感受這份獨特的音樂魅力,共同見證樂隊未來的音樂旅程。
記者:任曉斐 攝影:郭堯 編輯:劉玉紅 校對:湯琪 攝像:馮松豪 攝像:王春鵬 剪輯:馮松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