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份片單中的電影質量參差不齊,但無論選擇哪一部,你在獲得樂趣之後,可能會因為要出門而感到些許不安。
我們應該更好地愛護地球。
《群鳥》(1963年)
豆瓣評分:8.1
阿爾弗雷德·希區柯克的《群鳥》如今幾乎和它在電影史上的重要地位一樣,因各種爭議而聞名。
但這並不能改變一個事實,即它是「大自然的復仇」類電影的經典之作。
在這部電影中,看似瘋狂且有些愚蠢的概念被演繹到了極致,從而打造出了一部令人愉悅且真正讓人毛骨悚然的驚悚片。
這部電影改編自達夫妮·杜穆里埃的短篇小說,講述了來自舊金山的社交名媛梅蘭妮·丹尼爾斯的故事。為了和律師米奇·布倫納開個玩笑,她在周末前往米奇家。她到達後不久,這個地區的鳥類開始攻擊人類,而且攻擊變得越來越致命。
希區柯克的這部電影還受到了1961年加利福尼亞州卡皮托拉市真實發生的鳥類大規模攻擊事件的啟發。
後來,人們發現,鳥類的這種異常行為是由有毒藻類引起的。
《漫長假期》(1979年)
豆瓣評分:7.1
提醒一下,如果你和你的另一半正處於關係緊張的狀態,千萬不要一起去旅行。
很多恐怖電影都給我們提過這樣的醒。
不幸的是,澳大利亞的一對夫妻彼得和瑪西婭為了挽救他們的婚姻關係,一起去野外露營。
在旅行途中,他們對大自然犯下了各種罪行,包括不小心撞死了一隻袋鼠、打碎了一個鷹蛋、殺死了一隻儒艮、捕殺鳥類,還無緣無故地砍伐了幾棵樹。
很快,大自然開始向他們復仇。
《漫長假期》是一部氛圍濃厚的電影,驚悚且令人緊張不安。自上映以來,儘管它並不太出名,但卻成為了小眾恐怖電影中的經典之作。
一定要看1979年的原版,而不是2008年的翻拍版。
《湮滅》(2018年)
豆瓣評分:7.2
《湮滅》是那種在你觀看時會讓你感到緊張不安,而在事後回顧時更覺驚悚的電影之一。
電影講述了生物學家莉娜的故事。
她的丈夫凱恩和其他士兵一起被派去調查一個名為「閃光」的地方,那是一片奇怪的外星領地,自一顆隕石墜入燈塔後,這片區域便從燈塔擴散開來。
凱恩是唯一的倖存者。他回到家後,健康狀況突然惡化,必須立即送往醫院。莉娜被召集參加下一次的探險任務,一同前往的還有其他幾位女性科學家。
《湮滅》在構建「閃光」世界以及其中每個科學知識領域的呈現上做得非常出色。
「閃光」本身以及它給進入其中的人帶來的混亂,不僅具有物理層面的影響,還具有心理層面的意義。這個奇異的新世界美麗卻極其致命。
儘管《湮滅》不乏怪誕的畫面,但正是這些心理層面的恐懼最終讓這部電影如此成功。也正因如此,它能在觀眾腦海中久久揮之不去。
《凶獸出籠》(1977年)
在這部電影里,萊斯利·尼爾森袒露著胸膛,在向一隻熊發起近身搏鬥後,被這隻熊吃掉了。
熊和尼爾森先生可不是唯一憤怒的生物:這片區域的所有動物都突然對人類變得極具攻擊性。為什麼呢?因為臭氧層耗盡後,它們受到了過多紫外線的照射!
它們的憤怒,就是對我們向大氣中排放的所有氣溶膠的懲罰。
在電影中,一群人在史蒂夫・巴克納的帶領下,踏上了一次為期多日的野外徒步旅行。然而,儘管當地護林員警告說,最近發生了很多與野生動物有關的不幸事件,但史蒂夫還是拒絕取消這次旅行。
這被證明是一個致命的錯誤,因為不同種類的動物聯合起來,試圖消滅這群人。
《滅頂之災》(2008年)
豆瓣評分:6.1
《滅頂之災》的評分不高,但還算有趣。
一種奇怪的現象在美國東北部蔓延開來。一種神秘的力量催眠了大量人群,讓他們自殺。結果發現,罪魁禍首是植物:它們釋放出一種可通過空氣傳播的毒素,攻擊人類的大腦。
在電影里,這種毒素的釋放表現為輕柔的沙沙聲。如果樹木在微風中輕輕搖曳,隨之而來的將是可怕的死亡。
艾略特帶著妻子艾爾瑪和一群朋友開始了逃亡之路,試圖逃離輕柔擺動的植物,但我還是很驚訝,他們的孩子居然能在這部電影的情節中活下來。
《終結冬日》(2006年)
豆瓣評分:5.8
在《終結冬日》中,一群環保主義者與上面達成協議,對一家美國石油公司進行監督。這家公司正在北極國家野生保護區修建一條冰路,以便開採石油。
環保組織的領導者詹姆斯·霍夫曼堅信,這項行動將導致周圍自然環境的破壞;因此,他與鑽井隊隊長埃德·波拉克產生了衝突,後者決心完成這項工作。
大自然對這家石油公司的活動非常不滿,很快就在影片角色中引發了混亂,以此表達它的不滿。
很多觀眾對電影的結局表示不滿,為了不讓你有太多潛在的失望,我在這裡就不劇透結局了。
《毒魔復仇》(1984年)
豆瓣評分:7.0
從劇情介紹來看,《毒魔復仇》並不是特別吸引人。但它卻很成功,最終成為了一部小眾經典。
體重98公斤的梅爾文·福德·朱科三世掉進了一個裝滿有毒廢物的桶里,然後變成了超級英雄。
這部電影充滿了諷刺意味,是一部故意拍得很爛的犯罪電影教學片。
導演是是環保主義的擁護者。這部電影的許多主題都反映了他對環境問題的擔憂,《毒魔復仇》中的新澤西州到處都是化學物質和有毒廢物。
《後天》(2004年)
豆瓣片評分:8.3
要是世界能聽進丹尼斯·奎德的警告就好了,那樣或許就能讓世界免受可怕的氣候災難。
這是一部非常有趣的災難驚悚片,電腦特效令人印象深刻,尤其是在當時那個年代。
從某種意義上說,這部電影的荒誕和眾多老套情節反而讓它更具觀賞性。我們看這類災難電影可不是為了尋找什麼深刻意義!我們是來看世界陷入混亂的。
《蜘蛛王國》(1977年)
這部電影里簡直到處都是蜘蛛。
獸醫瑞克·漢森在調查幾隻動物的死亡事件。他和蜘蛛學家黛安·埃什利發現,罪魁禍首是殺人狼蛛。
很快,蜘蛛開始攻擊當地的人類居民。
這次攻擊又是「大自然的復仇」的一種形式:狼蛛聚集在一起,攻擊動物和人類,因為過度使用殺蟲劑破壞了它們的天然食物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