旭旭寶寶也停播超過一周了,寶哥停播的原因令人心疼

2025年03月17日14:30:24 娛樂 4764

旭旭寶寶作為遊戲大主播,他早期接觸國服dnf這款遊戲,因為發布多個地圖競速視頻而逐漸小有名氣,隨後在龍z直播平台發展而聲名鵲起,更別提在斗y直播平台的輝煌時刻了,直到現在的抖y平台,旭旭寶寶又煥發了直播事業的新春。

不過最近旭旭寶寶自3月2號開播後,至今已經停播超過一周的時間了,這讓不少旭旭寶寶的粉絲,擔心寶哥是不是出了什麼事情?答案是肯定的,寶哥自頸椎疼後,就去醫院看病了,這樣的停播原因,令不少粉絲感到心疼。

張大仙作為王者榮耀知名主播,曾是王者榮耀頂流主播,不過隨著直播大環境不如之前那麼好掙錢了,張大仙也是自去年停播,至今停播快半年了。如果說前幾年,王者榮耀主播還能沾上電競紅利的光,但現在隨著生活節奏越來越快,遊戲直播板塊被很多其他板塊給分流了。

旭旭寶寶也停播超過一周了,寶哥停播的原因令人心疼 - 天天要聞

但這是張大仙人氣下滑的主要原因嗎?答案當然不是,還是張大仙太愛惜自己的羽毛了,不太能放下面子搞抽象的節目效果,就是那種端著的態度,也希望張大仙能儘快恢復直播了,畢竟網上還是有不少喜歡張大仙的粉絲,在期待著他的回歸。

至於旭旭寶寶的停播,寶哥在之前直播的時候,就透露過自己頸椎疼,可能壓到了神經血管,被迫需要一段時間進行治療休息。再加上寶哥作為dnf遊戲主播,熬夜、久坐不運動等不好的習慣,現在他年齡也大了,身體都快熬不動了,除此之外還有一些節奏原因。

反正旭旭寶寶停播的因素是有很多的,但最直觀的體現就是他身體的健康問題了。我也算是旭旭寶寶的一個小粉絲了,小時候經常去黑網吧上網,2塊錢一小時,因為零花錢不是很多,所以很多時候都是拿一個小板凳,坐在一邊看別的大哥哥們刷深淵這種。

旭旭寶寶也停播超過一周了,寶哥停播的原因令人心疼 - 天天要聞

然後我刷完角色疲勞值後,就喜歡看競速解說視頻,像莫子瀟、劍魂、ej、旭旭寶寶這些人,也算是認識他們了,當時看旭旭寶寶在龍z直播時,他是連當時的東二夢想都干不過的小主播,結果人算不如天算,寶哥逐漸從一個名不經傳的遊戲小主播,慢慢成長為國服dnf「一個」。

我印象中最可惜的就是那個+20的70史詩輕甲護肩,沒上去21,現在的國服記錄應該還是20吧?可惜我從當時氣氣之息版本退了之後就沒再上過遊戲,從那個時候就一直有人說遊戲要涼,不也堅持了這麼多年。從小到大隻玩了三個遊戲,dnf、cflol,上班結婚生子後,我也不願意再過多的去接觸新遊戲了。

旭旭寶寶也停播超過一周了,寶哥停播的原因令人心疼 - 天天要聞

現在也不知道寶哥還能直播多久,我大概已經有三年沒看他直播了吧,都是通過錄屏切片了解的他的情況。只希望能在最後的直播生涯別再犯什麼錯誤,照顧好自己的身體,安安穩穩退網,也算這輩子沒粉錯人。反正現在寶哥已經實現了財富自由,跟嫂子韓茜茜還有育一兒一女,妥妥的人生大贏家。

最後不知道大家怎麼看待這次繼張大仙停播快半年後,旭旭寶寶也停播超過一周了,寶哥停播的原因令人心疼一事呢?歡迎大家的評論和關注。

娛樂分類資訊推薦

00後治沙少年被指擺拍立人設,拍沙漠種樹視頻1個月賬號粉絲214萬,合伙人回應 - 天天要聞

00後治沙少年被指擺拍立人設,拍沙漠種樹視頻1個月賬號粉絲214萬,合伙人回應

極目新聞記者 郭邇近期,00後異瞳男生王金在沙漠種樹治沙的視頻走紅。從4月9日發布第一條視頻,截至5月9日,他的賬號有214萬粉絲。這位「治沙少年」短時間內火出圈,其背後是否有團隊和公司包裝的話題引發熱議後,有團隊稱其為擺拍、立人設。據封面新聞報道,與王金有過短期合作的楊先生告訴記者,王金的多期治沙視頻並非獨...
5月古裝多爆款《赴山海》《藏海傳》《韶華若錦》,誰是必追Top1 - 天天要聞

5月古裝多爆款《赴山海》《藏海傳》《韶華若錦》,誰是必追Top1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古裝劇《淮水竹亭》《榜上佳婿》《落花時節又逢君》正在各平台熱播中,新一波古裝大劇又將來襲,5月待播古裝劇集多爆款,《赴山海》《藏海傳》《烽影燃梅香》《韶華若錦》《夜不收》《華山論劍》等古裝劇將陸續來襲,誰又是你心中的必追劇
特朗普對外國電影徵稅,或影響美國文化霸權 - 天天要聞

特朗普對外國電影徵稅,或影響美國文化霸權

文娛行業也逃不掉!特朗普大手一揮,不針對製造業,調轉槍口,對美國電影業「開火」了:所有在外國製作的電影都將要徵收100%關稅。 據新華社報道,當地時間5月4日,特朗普在社交平台上發文聲稱,....
預警研學開講啦!成都七中同學們的提問讓海歸博士直呼「有水平」 - 天天要聞

預警研學開講啦!成都七中同學們的提問讓海歸博士直呼「有水平」

今天上午,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迎來了一群特別的"訪客"——來自成都七中初中學校的39名師生。他們帶著對防災減災科技、災害預警安全的好奇心,開啟了一場充滿科技與趣味的研學之旅。Part 1:初印象 — "原來預警技術這麼酷!"活動一開始,科技成果轉化部楊主任為同學們做了"自我介紹"。從減災所的成立初心,到地震預警發展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