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高碑店中國門窗博物館,透過門窗看古今,零距離探秘AI高科技

2025年03月10日19:40:22 娛樂 8570
保定高碑店中國門窗博物館,透過門窗看古今,零距離探秘AI高科技 - 天天要聞

博物館是個好地方,這裡總有很多平常難得一見的東西和書本里學不到的知識,可以增長見聞,幫助人們認識更廣闊的世界。奇奇妙妙的博物館有很多,河北保定高碑店就有全世界唯一的門窗專業博物館——中國門窗博物館,讓人大開眼界。

保定高碑店中國門窗博物館,透過門窗看古今,零距離探秘AI高科技 - 天天要聞

博物館緊鄰京珠高速公路高碑店出口,交通相當便利。館內展出有1500多件展品,分為門窗歷程館、當代門窗館、高科技門窗館、「中國風」精品館、遮陽產品展示區等展區。從古至今,從全手工打造到高科技生產,關於門窗的所有知識都可以了解到。

保定高碑店中國門窗博物館,透過門窗看古今,零距離探秘AI高科技 - 天天要聞保定高碑店中國門窗博物館,透過門窗看古今,零距離探秘AI高科技 - 天天要聞

走在館內,所見有人們熟悉的近現代門窗,如70、80後小時候家中刷綠漆的門窗,現在家庭中最普及的門窗,還有設計絕佳、科技含量滿滿的門窗,非常有未來感。

保定高碑店中國門窗博物館,透過門窗看古今,零距離探秘AI高科技 - 天天要聞保定高碑店中國門窗博物館,透過門窗看古今,零距離探秘AI高科技 - 天天要聞

展館中所展示生產門窗的廠家國內外都有,威力、RAICO等就是國外製造商代表,這些製造商擁有不少專利技術,所產門窗無論密封性、隔熱隔聲方面都出類拔萃。

保定高碑店中國門窗博物館,透過門窗看古今,零距離探秘AI高科技 - 天天要聞

觀賞著一件件門窗,了解相關技術知識,彷彿打開了一本生動的百科全書,可以看到門窗起源發展的歷程,它們承載的悠久而深遠的文化,也可以想像到門窗的高科技未來。

保定高碑店中國門窗博物館,透過門窗看古今,零距離探秘AI高科技 - 天天要聞

所有展廳中最吸引人的還是要屬「中國風」精品館,琳琅滿目的古窗和古門盡顯古人高超的手工技藝和古代璀璨的建築文明。

保定高碑店中國門窗博物館,透過門窗看古今,零距離探秘AI高科技 - 天天要聞

製作門窗的材質有很多,石頭、木頭、皮革、磚瓦、琉璃……在我國古代最普遍的還是木窗,江南的木窗精緻細膩,北方的木窗質樸古雅,無論哪一種都帶給人關於美的愉悅的體驗。

保定高碑店中國門窗博物館,透過門窗看古今,零距離探秘AI高科技 - 天天要聞

方形、圓形、多邊形……門窗的形狀同樣多種多樣,不管什麼形狀,最吸引的人還是其中讓人叫絕的雕刻技藝。這些雕花瑰麗多姿絕無重樣,幾何紋、動物紋、植物紋、器物紋,威風凜凜的蛟龍彷彿要從窗戶上飛出來一般栩栩如生。

保定高碑店中國門窗博物館,透過門窗看古今,零距離探秘AI高科技 - 天天要聞

飽經滄桑的木窗門扇掩飾不住舊日的貴氣榮華。不同雕花圖案表達著不同家庭的家風學識,也表達著不同人的不同心境。

保定高碑店中國門窗博物館,透過門窗看古今,零距離探秘AI高科技 - 天天要聞

門窗早已不是簡單的房屋部件和裝飾物,不僅有外表的富麗堂皇,更有文化內涵隱現其中。曾經在這房屋裡,在門中,在窗下生活的人的方方面面都能在一扇扇門窗中找到痕迹。

保定高碑店中國門窗博物館,透過門窗看古今,零距離探秘AI高科技 - 天天要聞保定高碑店中國門窗博物館,透過門窗看古今,零距離探秘AI高科技 - 天天要聞

展館對我國古代各種用途的門都做了詳細介紹,有些還有實物對應。板門多為木質大木板,雙扇或獨扇,不透光,堅固而厚實,是宮殿、寺廟使用的樣式,唐代之前板門非常普遍。

保定高碑店中國門窗博物館,透過門窗看古今,零距離探秘AI高科技 - 天天要聞

當人類從洞穴走向房屋,就有了門窗的存在。它們伴隨著人們的日常生活,也見證了人類文明的發展,想了解門窗的前世今生,不妨打卡中國門窗博物館,聽聽它們不一樣的故事。

娛樂分類資訊推薦

不管你多節儉,這6類東西該扔就扔吧 - 天天要聞

不管你多節儉,這6類東西該扔就扔吧

過期藥品與保健品:家中的小藥箱往往是容易被忽視的地方,一些過期的藥品和保健品不僅失去了原有的效用,還可能產生有害物質,誤服將對健康造成嚴重威脅。大掃除時,務必檢查並清理這些過期物品,確保家庭用藥安全。
李曉旭:在《織造府》塑造從未有過的賈寶玉 - 天天要聞

李曉旭:在《織造府》塑造從未有過的賈寶玉

「上海觀眾以包容態度看待新編劇目,《織造府》演出現場的熱烈感覺撲面而來。」4月11日、12日,南京市越劇團團長,梅花獎、白玉蘭獎得主李曉旭攜新劇《織造府》登陸上海東方藝術中心,她分飾曹雪芹、賈寶玉兩角,帶領一群年輕演員展示不一樣的《紅樓夢》故事。《織造府》作為畢派小生,李曉旭對上海充滿感情,「我是畢春芳...
(文化中國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 天天要聞

(文化中國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中新社合肥4月13日電 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作者 傅天騁 黃梅戲遇上相聲曲藝,歷史人物「穿越」舞台,安徽方言化身「爆梗」——在安徽合肥一家相聲館裡,每天都上演著傳統曲藝與青春潮流的奇妙碰撞。劇場創始人薛培森透露,自推出「新派皖韻相聲」以來,「95後」至「00後」觀眾佔比突破80%,百餘座位周周爆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