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武漢一合唱團演唱的漢味經典《漢陽門花園》,喚起了無數武漢人童年的回憶。多位市民表示,漢腔漢調幾乎成為武漢的藝術名片。歌詞和方言通過傳唱遞進情感,一閉眼儘是美好時光。
九派新聞了解到,該合唱視頻攝於2024年11月,武漢星河室內合唱團在琴台大劇院的表演現場。
「音樂起!眼眶紅!滿滿的回憶,每每聽到這首歌,熱淚盈眶,這種感覺應該是湖北人獨有!」網友評論稱。
《漢陽門花園》合唱表演。圖/視頻截圖
【1】成員用手部動作來發聲,模擬清晨下小雨的氛圍
此前,央視元宵節晚會上的《漢陽門花園》表演便被贊為「頂級催淚彈」。在音樂平台上,此歌也被網友稱作「這輩子聽過的最溫柔最舒服的武漢話」。
3月初,記者前往合唱團排練場地聯繫了負責人李朕,他也是合唱團的指揮和創建人之一。
他表示,沒想到合唱視頻會走紅網路。這首歌的歌詞和旋律確實帶有大家對武漢的共同記憶,而且方言唱作和武漢話語音語調一致,讓人聽了有親切感。
從視頻中可以看到,在音樂響起之前,合唱團成員的手部動作頗多。李朕解釋稱,這是歌曲獨有的前奏,成員用嘴部和手部動作發聲,模擬清晨下著小雨,長江江上有霧氣和微風的音感氛圍。
回憶歌曲排練和當天表演的情境,李朕表示,排練了大概一個月時間,成員們因對音樂的熱愛聚集在一起,整體很順利開心。現場表演這首歌時,他的內心格外平和安靜,大家隨著指揮動作,將武漢的城市故事娓娓唱來。
【2】講述作者在不同年齡段對武漢的不同情感
這首歌之於湖北人,有何魔力?
星河合唱團負責人李朕告訴記者,合唱視頻如此走紅,是他沒有預料到的。《漢陽門花園》主要講述的是作者在不同年齡段對武漢的不同情感。之所以引發共鳴,是因為它的歌詞和旋律讓大家聯想到在這座城市的共同記憶。
李朕在指揮合唱。圖/九派新聞實習記者黃宇程
「這首歌講的就是武漢人和城市的故事情感,但武漢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一首作品不能代表囊括這座城市的全部魅力,武漢還有不同的藝術形式、人文科技等各個方面值得關注。」他說,九省通衢的武漢是碼頭文化發源地,五湖四海的人聚集於此,具有很強的包容性,用合唱這樣多聲部、多人演唱、有集體性的呈現作品方式十分合適。
在他看來,武漢在說唱、搖滾、古典等領域匯聚了眾多人才,如果能結合本地特點,其他藝術表現形式也具備特有的吸引力。
【3】合唱團成員有律師、中醫、教師
記者了解到,星河合唱團成立於2023年,至今已發展2年時間。合唱團在孝感和長春也表演過《漢陽門花園》,在外地表演的現場,他們會介紹武漢本地好吃好玩的事物,用方言和觀眾互動。
另外,李朕透露,合唱團成員都來自社會各行各業,有律師、中醫、教師、學生。大家都熱愛音樂,曾經學習過音樂,或多或少有些音樂基礎。
合唱團排練現場。圖/九派新聞實習記者 黃宇程
在排練現場,有一名合唱團成員是武漢音樂學院作曲系的在讀研究生。他向記者講述,進團一年來,他參加了七八場演出,雖然不是武漢本地人,但他也努力跟團合唱《漢陽門花園》,感覺在團里「像回家」。
合唱團成員丁女士是一位音樂教培機構的主理人,她從小學就接觸音樂,25年來,自己的考學和職業發展都與音樂相關。加入合唱團後,她每周會從鄂州趕來武漢排練,「在團里和大家溝通十分純粹、無關利益,完全因愛好相聚,這種單純很難得。」她表示。
「合唱對於我們來說,最大的成就感就是快樂!」李朕笑著總結說。
九派新聞記者 歐俏妤 實習記者 黃宇程
編輯 曾金秋
【來源:九派新聞】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繫,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郵箱地址:[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