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鎔浩:武漢警界反詐先鋒,央視鏡頭兩度聚焦他的故事

2025年02月25日21:10:35 娛樂 2436

極目新聞通訊員 張敏 蔣晶晶

高考志願表上填寫的「湖北警官學院」,是他對童年刑警夢想最熾熱的回應。被網路安全與執法專業錄取,跨校輔修中南民族大學應用心理學拿下雙學位,這名少年終於觸到了夢想的輪廓。

羅鎔浩:武漢警界反詐先鋒,央視鏡頭兩度聚焦他的故事 - 天天要聞

2021年,警校生羅鎔浩如願加入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公安分局刑偵大隊。從犯罪窩點的雷霆出擊到講台上的聲嘶力竭,再到志願服務的盡心竭力,26歲的羅鎔浩用四年時間「三棲作戰」。累計與同事抓獲各類刑事犯罪人員1200餘人,開展線下反詐宣講220餘場,為群眾追贓挽損超5000萬元。2023年以來,他兩次榮登武漢市公安局「每周一星」,央視鏡頭兩度聚焦他的反詐故事。

「技術流」直搗電詐迷局

2024年4月17日,武漢東湖高新區某高檔寫字樓內,一場收網行動正在上演。羅鎔浩緊盯監控屏幕,耳麥里傳來各小組的實時彙報:「1號目標進入電梯!」隨著他一聲令下,600餘名警力突襲3個電詐窩點,現場抓獲犯罪嫌疑人322人,凍結涉案資金7000餘萬元。

這場被湖北省公安廳賀電錶彰的戰役背後,是他連續30多晝夜的數據鏖戰——通過追蹤「電商代運營」詐騙團伙的虛擬身份,逆向破解出4層犯罪網路;分析拆解數萬條聊天記錄,精準繪製話術圖譜。羅鎔浩憑藉對嫌疑人心理特徵的精準把握,層層突破審訊防線,完整溯源犯罪鏈條,詐騙窩點被連根拔起。

羅鎔浩:武漢警界反詐先鋒,央視鏡頭兩度聚焦他的故事 - 天天要聞

參警四年,他的電腦里存著400g反詐資料庫,鎖著23本寫滿犯罪心理畫像的研判筆記。這樣的雷霆出擊,在羅鎔浩的履歷中並非孤例。

「宣防戰」跑出光谷加速度

「現在的詐騙套路真是讓人防不勝防!」在高校反詐課堂上,一場情景劇正在上演:從「雙11」假快遞引誘掃碼領取洗衣液,到一步步陷入刷單陷阱,最終竟將「解凍賬戶」現金藏入微波爐讓「快遞員」取走。劇情再現了轄區劉女士被「線上詐騙+線下取錢」套路15萬元的全過程,連民警喬裝加油站職員智擒嫌疑人的細節都被搬上舞台,引得學生直呼:「原來騙子還能將運貨車變成運鈔車!」

羅鎔浩:武漢警界反詐先鋒,央視鏡頭兩度聚焦他的故事 - 天天要聞

為了讓反詐知識深入不同群體,羅鎔浩給銀髮族編創「防騙三句半」,為大學生本色出演「網戀殺豬盤」,替企業白領現場破解「釣魚郵件」……他將犯罪心理學融入宣防,讓硬核知識「破圈」傳播。

在2024年,羅鎔浩帶著50餘場講座走進14所高校、20餘家大型企業,線上海報宣傳覆蓋90%社區、高校、企業微信群,全區電詐警情同比、環比均大幅下降,他用「走新更走心」的宣防戰術,讓光谷的反詐防線越扎越牢。

「警察藍」點亮「志願紅」

在「光谷志願紅 建功新時代」志願服務項目大賽決賽現場,羅鎔浩邀請大學生、企業白領聯袂演繹的情景劇引爆高潮。當「網戀少女」被「高富帥」的甜言蜜語迷惑時,身著警服的羅鎔浩突然現身舞台,手持反詐手冊拆穿騙局:「你確定屏幕對面是真人嗎?」最終,由他參與的「藏藍普法·警彩反詐」項目從64支隊伍中拔得頭籌。

羅鎔浩:武漢警界反詐先鋒,央視鏡頭兩度聚焦他的故事 - 天天要聞

這支青年反詐突擊隊,將反詐防線鋪向高校、企業、社區,從反詐宣傳圖冊到新媒體矩陣,從夜市反詐防騙亭到普法話劇,65場反詐路演吸引數萬市民參與,用創意點燃志願服務的「星星之火」,讓「志願紅」與「警察藍」交相輝映。

「比賽不是終點,而是反詐防線的延伸點。」榮立二等功、獲評「全市優秀公務員」的他,仍然保持著警校生的執拗:凌晨三點的辦公室常亮著燈,電腦里不斷更新著對詐騙新套路的研判。斬獲「東湖高新區最美志願者」稱號的他笑稱:「反詐不是單向灌輸,而是全民參與。」

(來源:極目新聞)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極目新聞」客戶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歡迎提供新聞線索,一經採納即付報酬。24小時報料熱線027-86777777。

娛樂分類資訊推薦

不管你多節儉,這6類東西該扔就扔吧 - 天天要聞

不管你多節儉,這6類東西該扔就扔吧

過期藥品與保健品:家中的小藥箱往往是容易被忽視的地方,一些過期的藥品和保健品不僅失去了原有的效用,還可能產生有害物質,誤服將對健康造成嚴重威脅。大掃除時,務必檢查並清理這些過期物品,確保家庭用藥安全。
李曉旭:在《織造府》塑造從未有過的賈寶玉 - 天天要聞

李曉旭:在《織造府》塑造從未有過的賈寶玉

「上海觀眾以包容態度看待新編劇目,《織造府》演出現場的熱烈感覺撲面而來。」4月11日、12日,南京市越劇團團長,梅花獎、白玉蘭獎得主李曉旭攜新劇《織造府》登陸上海東方藝術中心,她分飾曹雪芹、賈寶玉兩角,帶領一群年輕演員展示不一樣的《紅樓夢》故事。《織造府》作為畢派小生,李曉旭對上海充滿感情,「我是畢春芳...
(文化中國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 天天要聞

(文化中國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中新社合肥4月13日電 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作者 傅天騁 黃梅戲遇上相聲曲藝,歷史人物「穿越」舞台,安徽方言化身「爆梗」——在安徽合肥一家相聲館裡,每天都上演著傳統曲藝與青春潮流的奇妙碰撞。劇場創始人薛培森透露,自推出「新派皖韻相聲」以來,「95後」至「00後」觀眾佔比突破80%,百餘座位周周爆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