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映九天,票房超62億,直接登頂中國影史票房第一。《哪吒之魔童鬧海》已經成為國漫作品中的無冕之王,沒別的,一個字:牛!

能夠同時收穫口碑爆棚與票房登頂,《哪吒2》肯定有其感人至深的特別之處。
簡單梳理三個情感點,精準擊中觀眾們的情感經歷與共情體驗。

a. 親情
相比起第一部《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勇猛純摯,《哪吒2》花了更多的篇幅來敘述哪吒、敖丙及周邊角色之間的感情牽絆。由此也鋪展出了或溫柔、或深沉、或濃烈、或靜默的親情表現。

比如殷夫人對兒子的深切母愛。即便是一團肉球,即便是混世魔王,在母親眼中永遠是可以親近與感化的好孩子。
無論哪吒怎麼折騰與闖禍,母親永遠報以寬容的擁抱;即便是哪吒擺酷轉身離去,母親也總能不計前嫌,凝視著兒子的背影。當哪吒迎戰強敵、險象環生時,更是母親一直全力守護,兒子就是一切,甚至超越自己的生命。

而父愛又何嘗不是如此廣博深遠?片中有李靖對哪吒的教導和保護,有龍王敖光對敖丙的期待與理解,也有申正道對申公豹和申小豹的悉心關愛。
父愛不像母愛那樣一味縱容,有著一定的嚴格要求,但卻同樣是真誠無私的。經歷種種艱險,李靖依然義無反顧地為哪吒擋下了攻擊,敖光最終也放手讓敖丙踏上冒險的征程。

即便是像申正道這樣的妖族頂流,依然能夠為了兒子放棄一切名分和道義。
想來片中的諸多親情段落,大概都是導演餃子的內心投射吧。

父親早逝,又難以捨棄內心的創作夢想,餃子放棄藥學專業,待在家「啃老」三年,潛心創作自己第一部動畫短片,母親完全包容並理解兒子的行為,默默守護著他完成處女作,拿下大批獎項,最終收穫了想要的成就。
整部《哪吒2》,都像是餃子回饋給父母的一首散文詩。
b. 反叛
在《哪吒2》一以貫之的氣質,依然是哪吒的反叛和抗爭。
在第一部中,他奮力喊出「我命由我不由天」,打動了無數觀眾。到了《哪吒2》,他和敖丙面對著更加複雜的局面。
有陳塘關和東海龍族的誤會與衝突,有雙魂同體的混亂與糾纏,有闡教仙道的入門考核(其實是服從性測試),更有妖魔界限、人性善惡的模糊判斷。

面對著土撥鼠大王這樣的弱力小咖,因為餅藕雙魂(敖丙和哪吒)無法做到嫻熟合作,不得不咬緊牙關,奮力一搏;隨後的挑戰難度越來越高,哪吒也從最初強壓性子,逐漸展示出真實魔性,為了理想和正義不顧一切。
當然,到最後陰謀敗露,終極反派顯形,並像《唐探1900》中阿鬼那樣膨脹強壯,哪吒仍然不畏強敵,管它什麼命數、仙魔、正邪,他要的是內心的光明磊落,要的是世道的改邪歸正,為了這個理想,他可以不顧一切,甚至放棄自己的輪迴肉身。

這何嘗不是曾經的我們?
誰都有過孤傲輕狂的年少,都有過改變世界的勇氣和決心。
可是太多的複雜真相、模糊人性,太多的困窘、挫敗、勸誡與訕笑,我們不得不敗下陣來,向無量仙翁拱手,向「闡教仙道」低頭,老老實實接受成仙的考核,即便是心有不忿,也只得忍氣吞聲。

年歲漸長,更有太多的顧慮和牽絆,為父母的期待,為妻兒的安定,為自身的舒適,不得不忍耐早已無法撼動的灰暗路徑與潛規則,再不敢輕言一聲。
而哪吒,則向我們展示了另外一種活法,我命由我不由天,我認定的正義和道理,即便是粉身碎骨,也要全力爭取。

一旦你有了這等英雄氣概,前方又能有什麼阻擋呢?玉虛宮只能分崩離析,虛偽的仙道陰謀被戳破,無量仙翁也只得黯然退場。
c. 陰謀
也許我們的大部分人,只能像申公豹那樣,一邊羞慚悔恨,一邊又身不由己。
明知道登仙考核就是一場騙局,所有妖魔鬼怪通過考核登仙入宮,等待他們的不是什麼逍遙升華,而是被封鎖進天元鼎(美元符號),成為煉製仙丹的耗材,以自身血肉助力闡教的法力提升。

那綠牌不是什麼通往仙界的幸運券,而是誘人入瓮的催命符。一旦你聽信了這番說辭,便如同孤注一擲的賭徒,只能在這條死胡同中越陷越深。
而最最痛苦的,則是清晰地知曉這一切都是謊言,但卻為了利益,不得不成為助紂為虐的白手套,幫著騙子吆喝,引導更多無辜者入局被毀。
幾句台詞點出了玉虛宮與漂亮國的隱喻關係,很多朋友早已看出。

其實還有類似的社會怪像,便是罪惡的傳銷組織。
身陷傳銷組織中的人士,時常都會有申公豹的痛苦和懊惱。要繼續誘騙親朋好友,內心的糾結刺痛無從道出;想放棄騙局抽身而出,卻又早已陷入太深,積重難返。那樣的尷尬困局,想必已生不如死。
而社會上,像闡教無量仙翁這樣的騙局數不勝數,每個成年人一定都經歷過類似的場景。或斷然離席,或淺嘗輒止,或深陷其中,或為虎作倀,每種選擇都有相應的後果。而當我們看到申公豹和無量仙翁最後的結果時,也該生髮出僥倖或是痛悔的情緒吧。

面對陰謀無所畏懼,捨生忘死搏命反擊,是因為我們永遠懷有正直情懷與反叛氣質;
而能保持這樣的情懷與擔當,必然是因為有父親的引導和鼓勵,有母親的包容與托底。來自家庭的力量綿延且堅定,那就無需在乎外部社會的險惡陰暗。像哪吒和敖丙那樣迎難而上,大步前行,心懷正義,眼望光明,希望一定就在不遠的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