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級作曲家孫川離世,那英《霧裡看花》就是他作品,先生一路走好

2024年04月18日20:55:12 娛樂 1386

藝術圈又傳來一則不幸的消息。

國家一級作曲家孫川在年前離世了,享年67歲,不過因為家人希望低調處理後事,所以就沒有第一時間公佈於眾,也沒有舉行追悼會。

一級作曲家孫川離世,那英《霧裡看花》就是他作品,先生一路走好 - 天天要聞

孫川活躍於八九十年代,創作了不少耳熟能詳的作品,現在很多歌曲,都被大家稱為經典,比如《萬事如意》、《孔雀東南飛》、《中華武魂》。

那英的那首《霧裡看花》也是她的作品,這首歌獲得了不少大獎。

《中華武魂》幾十年來,更是一直被網友封為經典之作,孫川的離開,可以說是音樂圈的一大損失。

一級作曲家孫川離世,那英《霧裡看花》就是他作品,先生一路走好 - 天天要聞

孫川出生於1957年,當時身為小提琴手的媽媽,在懷孕的時候,聽了一些貝多芬,以及克萊斯勒的音樂,這無意中激發了孫川的天賦。

後來,媽媽跟著部隊文工團進京演出,在路過四川的時候, 孫川降生。

因此給兒子起了個名字叫孫川,看起來草率,但是卻對兒子充滿了期待。

一級作曲家孫川離世,那英《霧裡看花》就是他作品,先生一路走好 - 天天要聞

孫川降生以後,父母沒有帶著他和姐姐去藏區吃苦,而是給孩子落戶北京,所以他沒吃過什麼苦。

幼兒園讀的是玉泉山下的「六一」幼兒園,小學讀的是有貴族學校之稱的育英小學

在那個物質相對匱乏的年代,孫川就已經開始追求富足的精神生活了,八九歲的年紀,就讀了很多長篇小說,包括《黎族之鷹》、《歐陽海之歌》等等,尤其喜歡托爾斯泰,以及巴爾扎克

一級作曲家孫川離世,那英《霧裡看花》就是他作品,先生一路走好 - 天天要聞

當然,在這個過程中,他也展露了不俗的音樂天賦。

小小年紀,就已經會背八段樣板戲,《白毛女》、《紅色娘子軍》等作品更是信手拈來,親戚朋友都嘖嘖稱奇,覺得這個孩子非常有天賦。

一級作曲家孫川離世,那英《霧裡看花》就是他作品,先生一路走好 - 天天要聞

1973年,孫川的父母從西藏回到了北京,並且帶回來了很多唱片,剛剛16歲的孫川一聽,這些唱片自己好像都聽過。

母親一聽就笑了,這些唱片都是自己懷孕的時候聽的,可見胎教的重要性。

以當時孫川的條件,他沒必要上山下鄉。

一級作曲家孫川離世,那英《霧裡看花》就是他作品,先生一路走好 - 天天要聞

不過孫川有自己想法,就偷著拿身份證,辦理了去延安插隊的手續,回到家裡的時候,家人感到吃驚但是已經沒有辦法。

到了農村之後,孫川才知道理想與現實相差有多少。

從來沒幹過農活的他很快就厭倦了這種生活,幹了幾個月農活,他就去放羊了,邊放羊,一邊看《和聲學》。

一級作曲家孫川離世,那英《霧裡看花》就是他作品,先生一路走好 - 天天要聞

孫川運氣不錯,下鄉第二年,就恢復了高考,他考進了西安音樂學院

三年後,孫川花了5塊錢的報名費,成了音樂泰斗繆天瑞的徒弟,又一次回到了北京,然後正式開始了自己創作之路。

別看人生順遂,沒怎麼吃過苦,但有相當一段時間,孫川都非常迷茫。

一級作曲家孫川離世,那英《霧裡看花》就是他作品,先生一路走好 - 天天要聞

特別是剛讀研究生的時候,流行音樂開始在中國走紅,而孫川學的一直都是嚴肅音樂,這有點讓他手足無措的感覺。

有心嘗試流行音樂,但是導師不同意他轉移注意力,只好作罷。

這種迷茫,直到1993年,孫川寫出了《霧裡看花》這首歌之後,這種情況才得以改變,後來他又寫出了《踏雪尋梅》、《追緣》、《孔雀東南飛》等好歌。

一級作曲家孫川離世,那英《霧裡看花》就是他作品,先生一路走好 - 天天要聞

但是可惜都沒能超過《霧裡看花》,這也是孫川的遺憾,但他依舊成了中國歌壇的領軍人物。

而如今孫川離世,業內也是萬分悲痛,希望他能夠一路走好,在天堂創造出更好的音樂。

娛樂分類資訊推薦

「這裡是上海This Is Shanghai」全球短片徵集計劃發布 - 天天要聞

「這裡是上海This Is Shanghai」全球短片徵集計劃發布

加快建設「五個中心」的上海正不斷吸引著全世界目光。日前,由上海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發起、上海廣播電視台真實傳媒有限公司主辦的「This Is Shanghai」(這裡是上海)全球短片徵集計劃正式開啟!徵集計劃面向全球創作者,徵集時長為5分鐘的優質微紀錄片、短視頻作品,旨在鼓勵創作者立足上海,用真實、多樣的影像語言共...
水均益闢謠移民傳聞 - 天天要聞

水均益闢謠移民傳聞

此前,網傳水均益移民。6月30日,水均益在個人賬號發布視頻,曬出他帶兩個孩子領取身份證的畫面。(來源:極目新聞)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極目新聞」客戶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歡迎提供新聞線索,一經採納即付報酬。24小時報料熱線027-86777777。...
解碼建國初期陝西電影觀眾的生存史詩! - 天天要聞

解碼建國初期陝西電影觀眾的生存史詩!

建國初期的陝西銀幕,像一台精密的社會掃描儀,將不同階層的生存狀態投射在方寸之間。當西安紡織城的工人憑工會證免費踏入工廠俱樂部,當陝北農民攥著五分硬幣在曬穀場等待幕布升起,當城市孩童在兒童早場啃著窩頭看《雞毛信》,銀幕內外早已超越了娛樂範疇,
2025年撲的最慘的三部劇,居然都是大製作,太不應該了! - 天天要聞

2025年撲的最慘的三部劇,居然都是大製作,太不應該了!

25年撲街的劇很多,但這三部劇撲的確實太讓人意外了。因為無論是製作班底,還是流量陣容,都不應該!首先就是《淬火年代》,正午陽光出品,央媽力薦,張新成、宋祖兒、王彥霖、任程偉、高露等實力派出演,還與大爆劇《大江大河》聯動,每一個看點都是爆劇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