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用激昂的音符匯聚起那個時代的記憶,用激情的歌聲述說著祖國的堅韌奮鬥。」近期,芒果TV熱播節目《聲生不息·家年華》因「百萬文案」和別出心裁的選曲而頻頻出圈。

這季《聲生不息》的開篇,以中國近現代百年來歷史為脈,人們熟知的一首首經典音樂為經,精心選擇了紅歌、春晚歌曲、影視經典插曲三大主題,讓人們打開記憶的閘門,在欣賞一支支難忘旋律的同時,重溫中國流行樂走過的足跡,重拾一代代人平凡卻永恆的生活記憶。
中國的流行音樂無論作詞作曲都是緊跟大眾生活,都是在時代背景的引領之下自然而然有感而發孕育而出,所以典藏在大眾心中的讚頌歌唱,本身就是對時代的致敬。

巧妙融合國風 重回燃情歲月
首期節目的整體呈現十分震撼,網友評價是「很有過年氣氛的一季」。「家年華」的主題也巧妙地融合了正在年輕人中興起的國風文化,節目中的影像資料、舞美設計甚至觀眾服裝,都暗藏著國風元素。
令觀眾振奮的是節目的「紅歌」改編部分,參加過《披荊斬棘的哥哥》的張淇、胡彥斌首次合作,共同演繹《紅歌搖滾組曲》,由《游擊隊歌》《我們走在大路上》組合串唱。張淇、胡彥斌大膽採用了搖滾曲風演繹經典紅歌,注入了新的能量,帶聽眾重回燃情歲月。

樂評人櫻桃接受北京青年報記者採訪表示,搖滾樂的內核就是生命的力量和青春的涌動。「所以這次改編非常恰如其分地追憶了一代人的奮勇向上,而歌曲中那些年輕的生命就是懷著崇高的信仰的鬥士,這樣的曲目能夠煥發出新生命的潛能,激勵前行。時代的迴響不僅僅是激蕩旋律盤繞在心,更是鏗鏘的信念不絕於耳。」
櫻桃認為,真正的主旋律是用年輕人流行文化的手法去重新解鎖對上一個時代文化的認知和理解,「因此我認為,未來的華語流行反而需要更多這樣獨具生命力的改編作品,改編也是新的創造。」
華語金曲誕生夜 春晚歌曲意義非凡
1983年舉辦的第一屆央視春晚正值改革開放初期,「人民思想解放,經濟掀起巨浪,文藝百花齊放」,引領潮流的春晚是當之無愧的華語金曲誕生夜。除了帶來傳唱度超高的金曲,登上春晚舞台的歌手、演員,也都成為潮流的風向標,比如費翔的「一把火」讓他的髮型成為男生標配,毛阿敏的高墊肩、蝙蝠衫成為當時都市女性眼中的新時髦。
春晚歌曲在中國流行音樂史上更是意義非凡,這個堪稱中國觀眾之最的舞台,是紮根在中國十四億老百姓心裡的節日儀式,而這個舞台上的歌曲不僅讓人們在春節闔家團圓的時刻感受到溫暖和快樂,也是對千家萬戶一年生活的美好見證。正如節目中所說:「央視春晚就像一面鏡子,照出了社會生活的變化,展現了國家的發展進程。」

而央視春晚的舞台,也推出了諸多傳唱至今的流行歌曲,一首《難忘今宵》更是年年唱響。本季《聲生不息》選取了三首經典曲目——《快樂指南》《把耳朵叫醒》《我的眼裡只有你》, 由王心凌、宋亞軒、汪蘇瀧分別演繹,以全新的編曲和歌者風範老歌新唱的方式帶觀眾去重溫歡樂與感動。
樂評人路飛點評:「三位歌手別具一格的演唱技巧斬獲了不少粉絲聽眾,這一次《快樂指南》保留了原唱孫悅老師的風格,以舞團感塑造了一群樂觀派青年,表達他們當下生活中的自信和幸福感。」
影視音樂致敬黃金年代 回憶經典為了找回初心
影視劇OST在流行音樂中也中佔據著重要的一席,上世紀90年代的影視劇OST是跨時代的,很多歌曲大眾都耳熟能詳,傳唱至今。這些OST本身製作精良,甚至可能是一個時代最好的音樂,比如《好漢歌》《敢問路在何方》《滄海一聲笑》《滾滾紅塵》,來自趙季平、許鏡清、黃霑、羅大佑等宗師級人物。
樂評人南雷雷接受北京青年報記者採訪時說,對這些經典OST進行重現是對黃金年代的致敬。「這對於如今OST製作者來說有著不小的挑戰,回憶經典是為了讓我們找回初心,找到音樂最單純、最有創造力、最充滿活力的那個年代,去更專註更用心地為影視劇製作OST,達到交相輝映的效果。」

而說到影視經典插曲,就不得不提到「男唱劉歡,女唱毛阿敏」。劉歡正是那個年代宗師級的男歌手,幾乎所有的大劇OST都有他的身影,從《北京人在紐約》到《笑傲江湖》,從《三國演義》到《雍正王朝》,有一段時間,劉歡甚至成了某劇配置是否頂級的一個標準。
「當時有一位OST作者覺得自己的歌並不非常出色,但經由劉歡唱了以後,頓時懷疑這首歌是不是自己寫的,可見一個頂級的歌手對於音樂的提升程度。」南雷雷說,「而且劉歡保持著對音樂純粹的追求,有一個漫長的巔峰期,一直到近些年的比如《甄嬛傳》,我們都還聽到他的OST。劉歡是OST音樂繞不開的名字,也希望他身體健康,能夠繼續為我們創作更多經典的音樂。」
新時代的流行音樂 融合、用情更受歡迎
一曲經典的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也帶領觀眾走進新時代的中國流行樂。樂評人三石一聲認為,00年代的華語流行音樂,是「大更新」的一代審美,「這也是我最喜歡的中國流行樂時期,從風格審美到技術審美再到視覺審美、行銷審美,都日趨接近全球國際一線市場的操作。同時也增添了我們自有的地域特色的元素,被很多技術更醇熟的音樂人做進了音樂里。」

三石一聲認為,過去是發現新風格的年代,很多新的風格會給人新鮮的感覺。隨著全球化音樂內容越來越互聯網扁平化,所謂「新風格」難以再給人帶來新鮮感了,「所以當下比拼的,其實是看誰會融合,融合元素玩得好,是當下會更受歡迎的音樂方向。」
樂評人路飛說,老歌新唱、重新編曲配器,與其說是復古,不如說是重塑時光、是一種美好的希望之光。「無論是什麼樣的歌手去演繹,真情漫漫就是成功,感受那些獨特的旋律和歌詞所帶來的溫馨與感動,這些永恆的美好,就是我們一起聽過的那些歌。」
文/北京青年報實習生 王佳懿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壽鵬寰
編輯/崔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