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心》央八首播,角色性格鮮明,醫療悖論充實,且理想主義

2023年10月07日22:01:05 娛樂 1127

10月7日晚間,電視劇《問心》在央八首播,騰訊視頻5集上線開播。基於目前已經播出的這些劇情內容來講,這部電視劇的質量較為不錯,角色性格鮮活,醫療悖論內容也有討論價值,同時,劇作存在非常明確的「理想主義」——這是優點,也會成為部分觀眾的吐槽點。

《問心》央八首播,角色性格鮮明,醫療悖論充實,且理想主義 - 天天要聞

角色性格鮮活,是這部《問心》最先呈現出來的特點。趙又廷角色顯然是自帶著憂鬱氣質的,一副心事重重的樣子。而這位大夫的醫術高明,屬於科室當中真正可以扛大旗的人。而金世佳飾演的另一位男主,則是敢闖敢幹的性格,具備非常不錯的衝勁兒。這兩種性格放在一起,矛盾火花很多,會形成不錯的看點。

《問心》毛曉彤角色,和以往毛曉彤出演的角色特點相似,都是愛笑的樣子,積極陽光的樣子。目前上線的劇情內容當中,對於這位負責任且智慧非常的女主,真正的劇情並不多。更多時候,她處於輔助的位置上。隨著更多劇情的上線,女主性格線上,會有更多故事。

《問心》央八首播,角色性格鮮明,醫療悖論充實,且理想主義 - 天天要聞

我個人比較不喜歡的,是「性格缺陷設定」,這種設計,給人套路感。比如,趙又廷飾演的男主角,性格缺陷部分在於自己童年時代喪失母愛。電視劇創作當中,喜歡用這類套路的內容。我印象當中,創意寫作教程當中,也把這種角色有性格缺陷當作技巧點。都把這個當技巧,就顯得庸俗了。

然後說醫療悖論的部分。一部醫療劇要想有趣,就需要有醫療悖論的內容。什麼叫醫療悖論呢?就是誰都有道理,把兩方或者多方的道理講給觀眾聽,演給觀眾看。《問心》開局的劇情當中,醫療悖論的內容是,患有嚴重心臟病時刻有生命危險的病人,悄悄離開的醫院,醫生並未有效阻止,最終,造成病人死亡。

《問心》央八首播,角色性格鮮明,醫療悖論充實,且理想主義 - 天天要聞

這個故事打前站,讓《問心》具備了很好的討論價值。大夫錯了嗎?大夫當然錯了,即便是有再多的理由,他都是錯了,因為咱們的醫院當中有著明確的規定。所以,趙又廷飾演的大夫,被醫院通報批評了。而患者及其家屬有問題嗎?也當然有。在悖論故事當中,錯誤是相互的。

《問心》當中,如果多出一些悖論故事,那這部電視劇就有價值了。當然,對於部分觀眾而言,可能會質疑開局的這個悖論故事。為什麼呢?顯然,在該劇當中,充滿著理想主義的色彩,把醫生們都視為了個人道德水平極高的角色。肯定會有觀眾質疑,真的有醫生會像男主們那麼好嗎?

《問心》央八首播,角色性格鮮明,醫療悖論充實,且理想主義 - 天天要聞

再比如說,《問心》第2集當中,金世佳飾演的醫生,面對「病人」沒病,他直接懟回去,退掉病人的門診費,拒絕給他開藥,讓他趕緊走。現實生活當中,這樣的醫生,可能真的不多見。這似乎真的是理想主義的醫生了。我們想像當中的道德高尚的醫生,就應該是這個樣子的。

這種理想主義,容易被部分觀眾認為是失真。我則不這麼認為。首先,道德高尚的醫生,真的是大有人在。《問心》第2集當中,金世佳角色的這個故事,我便經歷過。一次,我肋叉子疼,去某醫院看,拍了片子之後,確實沒啥事兒。當時接診的一位老大夫,真沒亂開藥,給開了一塊五毛錢的活血化瘀的葯。真人真事。所以,我相信理想主義的醫生,是存在的。

《問心》央八首播,角色性格鮮明,醫療悖論充實,且理想主義 - 天天要聞

一併,電視劇創作,要考慮自己的社會效應問題。醫生、老師等職業,塑造故事的時候,往往都要帶著理想主義的色彩。這是無可厚非的。就好比,咱們寫回憶老師的文章的時候,大傢伙都會回憶真正對自己有幫助的老師,都是感謝老師的。我很少見,哪位回憶老師,對老師咬牙切齒的。

當然,我也見過一個,回憶老師,就罵大街的。這貨兒是我高中同學,北京來的轉校生,學習不咋地,人品也不行。這貨回憶高中數學老師的時候,就是罵大街。然而,這種貨色,實在是丟人的東西,道德品質太差。

《問心》央八首播,角色性格鮮明,醫療悖論充實,且理想主義 - 天天要聞

當我們講醫生故事、老師故事的時候,帶著理想主義的氣質,去講正能量的故事,去講道德高尚的醫生、老師的故事,才是對社會有價值的。尤其是這種示範價值,非常重要。所以,我能理解《問心》當中的理想主義,並且建議部分觀眾,不要苛責劇作失真。(文/馬慶雲)

娛樂分類資訊推薦

不管你多節儉,這6類東西該扔就扔吧 - 天天要聞

不管你多節儉,這6類東西該扔就扔吧

過期藥品與保健品:家中的小藥箱往往是容易被忽視的地方,一些過期的藥品和保健品不僅失去了原有的效用,還可能產生有害物質,誤服將對健康造成嚴重威脅。大掃除時,務必檢查並清理這些過期物品,確保家庭用藥安全。
李曉旭:在《織造府》塑造從未有過的賈寶玉 - 天天要聞

李曉旭:在《織造府》塑造從未有過的賈寶玉

「上海觀眾以包容態度看待新編劇目,《織造府》演出現場的熱烈感覺撲面而來。」4月11日、12日,南京市越劇團團長,梅花獎、白玉蘭獎得主李曉旭攜新劇《織造府》登陸上海東方藝術中心,她分飾曹雪芹、賈寶玉兩角,帶領一群年輕演員展示不一樣的《紅樓夢》故事。《織造府》作為畢派小生,李曉旭對上海充滿感情,「我是畢春芳...
(文化中國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 天天要聞

(文化中國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中新社合肥4月13日電 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作者 傅天騁 黃梅戲遇上相聲曲藝,歷史人物「穿越」舞台,安徽方言化身「爆梗」——在安徽合肥一家相聲館裡,每天都上演著傳統曲藝與青春潮流的奇妙碰撞。劇場創始人薛培森透露,自推出「新派皖韻相聲」以來,「95後」至「00後」觀眾佔比突破80%,百餘座位周周爆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