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五部由真實事件改編的限制級電影,每一部不論是題材還是鏡頭都是大尺度。
《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
《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是一部中國台灣犯罪電影,講述了一名青少年被捲入犯罪世界的故事。
影片的主人公是小四,他是一個典型的乖孩子,是父母的驕傲,大家寄予了很高的期望。但他有一個喜歡搖滾樂的朋友,兩人雖然會去樹林看人幽會,但過著與其他混混少年完全不同的生活。
電影通過小四的視角,探討了青少年在社會壓力和外部誘惑下可能面臨的困境和抉擇。
五十年代台北群像,十四歲的張震,發力的楊德昌,成長編年史。黑暗中閃光。再回首,青春的軌跡依然明晰到深深嵌入地表,但那種鮮明和深刻是根本由不得人再走一遍。
《金福南殺人事件始末》
《金福南殺人事件始末》是韓國犯罪驚悚電影,壓抑的一部片,沒有人是無辜的。
電影講述了一位單身女性鄭海媛在面對生活壓力和家鄉的男尊女卑現象時,與童年朋友金福南的重逢,以及福南最終變成復仇女王的故事。
極度的驚悚,極度的壓抑。 手起刀落、鮮血流出的時候,所能感受到的只有不忍直視的痛苦,毫無手刃仇敵的痛快,這大概是區別於歐美復仇電影、區別於男性爽文的地方。
《梨泰院殺人事件》
《梨泰院殺人事件》也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韓國驚悚犯罪電影,講述了1997年4月3日晚上,在韓國漢城龍山區梨泰院的一家快餐店,大學生趙宗畢在廁所遭到殘忍殺害的故事。
其實,這部電影我挑不出什麼大毛病,而且它跟《熔爐》一樣改變了韓國法律。不過也可能是同種類型的《殺人回憶》光芒太過耀眼,反使人忽視了這部電影吧。
《殺人回憶》
《殺人回憶》是一部韓國動作、懸疑、驚悚、犯罪電影,講述了一系列惡性強姦和謀殺案在韓國發生的故事。
這部電影基於真實事件改編,探討了調查惡性犯罪案件時的困難和挑戰,以及不同調查方法之間的衝突。
公正的審訊手段才能得到公正的結局,一個本來正義的警官最後卻被自己眼中的真相帶偏了,甚至用不正當的手段去審訊,差點釀成大禍。
《追擊者》
《追擊者》(2008)是一部韓國電影,講述了前刑警忠浩試圖追蹤並抓住拐賣婦女的兇手的故事。
去殺人的回憶之後,又一部令人無比絕望無比揪心的影片。當被綁的女主頭破血流躺在浴室裡面等著救援。看著一群蠢笨的警察在嗷嗷亂叫不明所以浪費時間。還有一臉傲嬌的檢察官以為是伸張正義卻放虎歸山。
可憐的男主疲於奔命卻總是抓不住重點遊走在崩潰邊緣。最可憐的女主明明已經逃出虎口卻未能逃出生天,雖然死於惡魔之手,但這些愚蠢的警察,腐朽的體制卻是最致命的一擊。
韓國電影就是敢這樣直面現實,直擊人性最軟弱的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