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擊一下「關注」,方便您隨時查閱一系列優質文章,同時便於進行討論與分享,感謝您的支持~
九月接近尾聲,卧虎藏龍的電影市場終於可以靜下來歇一歇了。
回顧這一個月電影市場的龍爭虎鬥,相信很多人都覺得有些失望。
九月的電影市場沒有《封神》的山呼海嘯,沒有《孤注一擲》的套里藏刀。
這個月,電影市場沒我們想像的那麼熱鬧,卻也不太平凡。
九月的電影市場主打的是「高質量」,相信很多人在這個月里都被一部名叫《奧本海默》的電影吸進了電影院。
長達三個小時的電影在近年來的電影市場是不多見的,打著諾蘭的名頭,貼著好萊塢進口的標籤,這部作品被市場看好,被影評人誇上了天。
然而,這樣的上乘之作並沒有在九月掀起什麼風浪,看過的觀眾呈現了兩極分化的評價。
說好的人認為它有深度,說差的人用文化差異當理由說看不懂。
人無完人,世無完物,人世間沒什麼完美的東西存在,你我皆知。
懸疑電影,勢如破竹
《奧本海默》的落寞是註定的,畢竟在這個躁動的時代,很少有人能認認真真地看完三個小時的電影。
它出現有它出現的意義,有人把他捧上神壇,就有人把他踩到谷底。
如果說外來的電影不適合中國觀眾的胃口,那麼在這個九月最適合觀眾的便是國產電影《第八個嫌疑人》了。
一聽這個名字,相信很多人都被吸引了。
沒錯,《第八個嫌疑人》又是一部懸疑探案影片。
今年的懸疑題材作品可謂是實現了大豐收,從《消失的她》到如今的《第八個嫌疑人》,觀眾對這個類型一直愛不釋手。
《第八個嫌疑人》上映首日,票房便超過了九千萬大關。
在此後的幾天里,它更是用實力甩了同檔期其他電影好幾個身位。
在票房低迷的九月,上映半月有餘,拿下這個成績已然是值得表揚的了。
好作品是經過精雕細磨的,很多人不知道,《第八個嫌疑人》上映之路很曲折。
《第八個嫌疑人》上映前,許多人對這部電影持觀望態度,在拍攝時,更是有很多投資方因電影題材太過真實,對其避之不及。
從創作到上映,導演和團隊忙活了整整4年的時間。
《第八個嫌疑人》不是一部簡簡單單的懸疑劇,它是一部改編自真實案件的作品。
在創作之初,導演與編劇便下了大力氣了解案件原型的信息。
看過這部電影的觀眾都知道,這部電影所涉及的案件是「番禺持槍搶劫運鈔車案」,當年這起案件可謂是震驚中外。
除了把搶鈔案融入到劇本中,編劇還大膽加入了懸疑殺人的故事情節。
搶鈔案與殺人案的結合,形成了案中案的故事結構,這在今年的電影市場中是很有新意的。
真實原型,再現風雲
或許大家聽到這會覺得這是一部起伏刺激的影片,充滿爆點、燃點。
實際上,這部劇根本不是我們想像的這樣,它的敘述結構很平,平到讓人覺得這不是一部懸疑片,而是一部另類的「敘事」片。
故事的背景不用我多說了,編劇的寫作是架構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廣東運鈔車搶劫案真實案件之上的。
當年這場持槍搶劫案引得全國上下一陣轟動,在此後的很多年裡,大家只知道案件發生過,對案件的細節卻知之甚少。
運鈔車搶劫案在現代法治社會發生的幾率微乎其微,在大多數人的認知里,這樣的情節只能發生在電視劇、電影里。
這一次,《第八個嫌疑人》的編劇可謂是滿足了觀眾追尋刺激的心了。
他不僅用藝術創作的手法儘可能真實地還原了案件的真實細節,還著意增添了許多關於人性的細節。
這是一場跨越20年的正惡交手,運鈔車意外被搶,千萬現金不翼而飛,劫匪拿走一千五萬前前後後僅僅用了3分鐘。
劫匪來者不善,他們除了搶走了千萬巨款,還對無辜人痛下殺手,三條人命在他們的槍下瞬間消失。
案犯陳信文與警察上演了一出金蟬脫殼的戲碼,在重重天羅地網的偵查中,他悄然脫身。
為了尋找陳信文,警方前前後後忙活了21年,陳信文在這期間彷彿人間蒸發一般。
沒有人找得到他,他也從來沒有現身與警方的偵查視野中。
因果循環,惡果自負
時隔21年,犯下累累罪行的陳信文終於再現人前。
陳信文是個頗有心機的角色,從無論是前期準備作案,還是案發時的縝密行動,這其中的細節無一不透露著他的「狠辣」性格。
人性是複雜的,這一點在陳信文身上體現的尤為明顯。
壞人再壞,也不是無所畏懼的,是人就會有弱點。
任何角色都不是只有一面的,角色要想立體鮮活是很多年撐起來的。
陳信文有「春風得意」的一面,他也體驗過「過街老鼠」的落寞生活。
導演為了讓劇情更加真實,還特意採用了多時間線穿插,多人物角度表現的手法。
值得一提的是,為了讓場景更加符合年代感,導演增添了頗具氛圍的場景濾鏡,再加上演員的年代感穿搭與細緻入微的道具布景。
因果相連,線索連環,陳信文犯案的前因後果,以及他在逃亡期間的種種經歷,導演一一真實地呈現在了觀眾面前。
實力演員.,傾情加盟
越有深度的作品,越需要有好演員來撐場面,今年大紅大火的高啟強大家還記得嗎?
扮演高啟強的張頌文在這部電影里的表現是不容小覷的。
看《孫子兵法》,品啟強人生的浪潮好像還發生在昨天,而如今張頌文的角色身份卻已經悄然發生了變化。
在《狂飆》里,他是讓人又愛又恨的反派,在《第八個嫌疑人》里,他是正義感爆棚,為尋真相奮不顧身的警察何藍。
這一次,張頌文出演正派角色給觀眾們帶來了很多的驚喜。
張頌文在這部電影中的角色佔比並不高,準確來說,他演的何藍就是一個配角。
何藍出現的次數雖然比不上主角,但他的演技是一直在線的,四年前的張頌文與今時今日的張頌文相比是絲毫不遜色一點。
張頌文為這部電影貢獻的名場面並不少,尤其是那場彌留之際的槍擊決戰。
常言道,生死一瞬間,何藍死別的場面算得上是全片最讓人淚目的畫面。
何藍與逃犯正面交鋒,即使危險重重,何藍依舊毫不畏懼。
子彈射出直擊何藍,他用手握住子彈,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他都在努力為破案而努力,尋找著正義與真相。
張頌文的表現堪稱滿分,他的演技讓人深深折服,他的情感拿捏到位讓人讚歎。
年初時,曾有人說張頌文火不了多久,可如今看來,我只想說一句張頌文能火很久。
張頌文的火不是偶然,而是必然,他就是一個為表演而生的演員。
四年前,他為何藍幾秒的鏡頭努力了數月,四年後,他所有的付出都得到了觀眾的肯定。
張頌文不是資本捧出來的明星,他是被觀眾捧出來的。
反派耀眼,掌聲雷動
正派何藍讓人難以忘懷,反派陳信文的表現更是讓人慾罷不能。
飾演陳信文的是我們的老朋友大鵬,今年對大鵬來說是具有特殊意義的一年。
大鵬的身份在導演與演員之間來迴轉換,這次他與我們相遇的身份是演員。
大鵬的才華不用我多說,大鵬是有些演技在身上的。
從曾經的《煎餅俠》創下輝煌,到如今的《第八個嫌疑人》,大鵬的成長是肉眼可見的。
大鵬演反派讓許多觀眾驚喜,看過以後,我只有一個感覺,那便是大鵬還是曾經的他,從來沒變過。
大鵬瞞著所有觀眾完成了從喜劇演員到反派狠人的變身,他演出了高智商犯人縝密不堪的心思,也表現出了陳信文身上不為人知的孤獨與怯懦。
大鵬與張頌文的雙劍合璧,在九月的電影市場註定成為佳話。
半月過去,有人說《第八個嫌疑人》是一部爛片,它的質量撐不起觀眾的期待,但在我看來,在低迷的九月市場《第八個嫌疑人》存在的意義。
它是給觀眾一顆定心丸,告訴觀眾即使是再平淡的市場,電影人依舊會盡全力給觀眾驚喜。
再給中國電影一點時間吧,我相信,各位努力的電影人一定不會讓我們失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