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佳琦最近上了熱搜事情也很簡單,「懟」了直播間一位觀眾。
事件回顧:
9月10日,有網友在李佳琦直播間質疑某品牌眉筆越來越貴,李佳琦反問道:「哪裡貴了?這麼多年都是這個價格好吧,不要睜著眼睛亂說,國貨品牌很難的……有的時候要找找自己(的)原因,這麼多年來工資漲沒漲,有沒有認真工作,好不好?……」在接下來的直播中,李佳琦或許自覺失言,表示直播間還有50元3支的眉筆,大家想買什麼就買什麼,但他又說:「反正以前李佳琦的狀態是完全看不到了,盡量保持以前那種有趣的狀態和說自己喜歡的東西的那種狀態,導致我現在什麼都不能說,咱們就做一些圓滑的人吧。」
意識到言語不妥之後,又道歉了。
對於這種事情,網友當然不買賬。
實際上,不管是無心之言也好,還是嘴上有失也好,這句話背後,實際上是正在發生著我們不願意看到的一幕:女性實際消費能力正在降低,女性可能正在被職場驅逐。
智聯招聘發布《2023中國女性職場現狀調查報告》,從職場發展、婚育家庭、職場性別平等維度,洞察職場女性生存發展狀況。
從薪酬來看,2023年,女性的平均薪酬為8689元/月,與男性的9942元/月相差1253元,總體來看,男女薪酬差距呈逐年縮窄趨勢。2019年,女性比男性月薪低23.5%,2023年相差約12%。報告認為,這在一定程度上說明女性的職場價值日益得到更多認可。
數據看上去是不是很美好,但是平均數這個數字,本身的參考意義並不大,就好像我們和馬雲平均一下,人人都是百萬富翁。
實際情況呢,中國15-64歲女性的勞動參與率一直呈下降趨勢,從1990年的79.39%下降到了2019年的68.57%。
按照我們正常人的理解,勞動作為收入的重要來源,勞動率的降低必然導致女性收入的減少,從而拉低消費。
經濟學領域有個有意思的「口紅效應」。
指在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
最受人們歡迎的商品竟然是非生活必需品的口紅。為什麼會出現這種奇怪的現象呢?
這是因為,在人們生活窘迫的時候,他們根本負擔不起那麼昂貴的商品。
但是,為了慰藉自己的內心,很多人會選擇使用一種廉價的商品進行替代。
口紅的價格不高,但是卻可以讓人們獲得短暫的安慰。
那麼,套用這個理論,李佳琦直播間那款79的眉筆,不說賣爆了,至少也不會差。
但是,當這支79的眉筆都開始被質疑是不是越來越貴的時候,實際上,是整個中下層人民的經濟收入已經達到了某種不太好的程度。
再說個有意思的現象:今年手機市場在萎縮,但是高端手機市場反而逆勢上揚。
2023年第二季度,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出貨量約6570萬台,同比下降2.1%。上半年出貨量約1.3億台,同比下降7.4%。
第二季度中國600美元以上高端手機市場份額達到23.1%,相比2022年同期逆市增長,增長3.1個百分點。
也就是說,能掙錢的那幫人,依然很能掙錢,但是低端市場,正在萎縮。
今年七夕的時候,突然爆了一個詞「舔狗經濟崩盤」。
就是指過去願意當舔狗,給女生送東西的男生,今年不愛花錢了。過去化妝品商家在七夕能賺的盆滿缽滿,今年收入都少了。
以上種種,仔細研究,你會發現一個有意思的現象:男的不當舔狗後,女性勞動參與率降低後,大家似乎都變得很理智,覺得錢不好掙了。
再說一個有意思的事,是目前中國在本科和碩士階段,女性的比例比男性要高。
按照常識,女性在接受高水平教育後,獲得工作的機會會增多,參與勞動的數量應該是越來越多才對。但是,實際上,女性的勞動參與率不升反降,這就不得不讓人聯想到這十來年在互聯網上特別火的「女拳」。
我知道的女拳,大概是「咪蒙」。然後是小X書。
與女拳相伴相隨的是資本與女性合夥的對男性的PUA。
其實這個模式很常見,比如商家跟你說愛你的男人會給你買······。
買的東西包括但不限於大到鑽石、房····,小到奶茶、化妝品。
簡單來說,這是商家PUA消費者消費的一種手段。隔壁的日本三十年前就用過。
八十年代日本東京的獨立女性月消費在60-100萬日元左右。而伴隨著女性消費能力的崛起,服裝、化妝品、奢侈品、美容美髮等女性向行業也一併迎來了黃金期。
資本賺錢不分男女,不僅要賺女人的錢,還要賺男人的錢,所以,當時日本銀座的餐廳里,推出了「情侶套餐」,原本幾千日元的菜品被包裝到3萬到5萬日元不等。同時還鼓勵男性選擇在高檔餐廳約會,甚至下定義:不帶女人在這裡用餐的男人,不值得託付終身。(這個套路是不是很熟)
而且更BT的是,日本當時的部分女權主義者鼓勵女性做「海王」。
1992年,女性雜誌上刊登了《平成女性的四名男友》的文章,文章以第一人稱記敘了東京女性的日常生活,並提出了新名詞「戀愛資本主義「。
文章中所謂的四名男友,其實是四種男人,分別是「跑腿男、買單男、禮物男和本命男」。這四種男人各司其職,滿足女性在各種層面的需求。
「跑腿男」指的是收入普通、相貌一般的男性,用於給女性跑腿、處理各種雜事。「買單男」指的是經濟實力雄厚的男性,負責和女性去高檔場所消費時的買單。禮物男」是在特定節日送出驚喜禮物的男生,很多日本女生都喜歡儀式感。而「本命男」則專門負責談情說愛,是女性的精神歸宿,可以窮,但一定要長得帥。
文章作者很清楚「有錢、有顏、有情趣、有思想」四個優點不太可能同時出現在同一名男性身上,所以鼓勵日本女性同時找四名男友,這樣就可以最大限度地享受「幸福」。
說白了,就是既要和帥哥談戀愛,還要有三個舔狗負責給女生花錢。
本質上,日本當時就是今天我們所說的舔狗經濟。
舔狗經濟可以很火熱,但是崩盤也可以很快。
90年代末日本經濟泡沫破滅,誰也沒想到日本經濟突然間就崩了,大量企業裁員,大量員工失業,沒有失業的員工也面臨著降薪。
日本男人面對高房貸,高失業率,開始遠離奢侈品、遠離社交、甚至遠離戀愛,「宅男」一詞也是這個時候出現的,二次元產業也正是在這個時候開始起飛的。
對日本男人來說,二次元虛擬女友多好,沒要求,不亂花錢,還漂亮溫順,低成本就能滿足自己的情感需求。同樣,日本的色情產業也就是這個時期開始爆髮式發展,畢竟,一盤「老師」的光碟比出去談戀愛便宜的多。
日本那個時候女性失業率大幅上升,畢竟經濟危機之下,僱傭女性這個政治正確已經不重要了。
日本經濟崩盤後,對於女性的暴擊是一連串的:首先是女性失業;其次是當舔狗的男性降薪或者失業,能買買買的機會少了;部分男性躺平後,連靠結婚搭夥過日子的難度都上去了。
日本國立社會保障及人口問題研究所發布2021年度人口和社會安全調查結果:當被問及是否有結婚意願時,17.3%的單身男性和14.6%的單身女性表示他們一輩子都不打算結婚。
2016年明治安田生活福祉研究所的調查問卷顯示,希望結婚的男性只佔38.7%,婦女則佔59%。
2019年日本東京大學團隊公布的調查結果顯示,全日本30~34歲間處男率從1987年的8.8%上升至2019年的13.7%;而英美的同年齡段處男處女率僅為1.5%~3%。
在不結婚不談戀愛這個問題上,平成廢宅倒是做的很徹底,甚至連動物慾望都被磨沒了。
再說回李佳琦這件事。這件事能上熱搜,本質上是多種因素疊加的結果。
第一個是經濟大環境不好,畢竟一支79的眉筆也讓很多人覺得貴了。
第二個是舔狗經濟崩盤後,經濟下行的壓力已經從男性傳導到女性這。
第三個則是長時間的資本和某些極端女拳合作對男性的PUA開始逐漸反噬。
在這要說清楚,這三個因素是共同發生作用的。
我們先說李佳琦這句話:「哪裡貴了?這麼多年都是這個價格好吧,不要睜著眼睛亂說,國貨品牌很難的……有的時候要找找自己(的)原因,這麼多年來工資漲沒漲,有沒有認真工作,好不好?……」
換一個說法,大家就會覺得很熟悉:幾百塊錢一個人的日料哪裡貴了,這樣才會顯得有面子好吧。有些時候,要找找自己的原因,帶女生吃飯都不願意花錢,怎麼敢談戀愛?
說白了,這種話術就是商家PUA消費者的。只不過,過去是用來PUA男性的。
這三個因素怎麼發生作用了呢?這還要跟女性的工作結構有關。
上面說到,女性在本科和碩士階段的比例要高於男性。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文理科專業男女比例分布的不同。在本科階段,男女比例大致相等。但是到了研究生階段,女性比男性明顯要高。
為什麼?很簡單,考研的原因。像漢語言、新聞、外語這些文科專業,到了研究生階段,幾乎全是女性。而很多理工科的男性大學畢業後就開始工作。
看上去,女性的學歷確實提高了。但是,卻和目前的產業結構不匹配。
總的來說,我們國家依然是一個工業大國。很多時候,文科專業是為工業提供服務的,也就是說,大量的產業是要靠著工業吃飯的。
在第二產業乏力的時候,企業降本增效時,首當其衝進行裁員的就是從事文科輔助崗位的人,其次才是技術員。
但是,最關鍵的是,我們國家女性在中國互聯網大發展的那十來年,卻沒有多少女性實現財務上的飛躍。相反,那時候男性程序員一年幾十萬閉眼掙,高級程序員一年掙個上百萬的也不在少數,那十來年造就了多少中產?現在因為中產破產三件套里有一個就是妻子辭職不工作。
所謂「飽暖思淫慾」,和日本的歷史類似,經濟大發展的時候,男性願意當舔狗,以此滿足動物慾望。加上商家鼓吹消費主義,部分女性吃到了性別紅利,享受到與其自身收入不匹配的消費。
並且傳統社會的氛圍是女性只要有工作就行。所以網上還會有各種驚掉人眼球的說法,比如女生能掙三千等於男人能掙三萬。很多女性間接的喪失了職場競爭力。
但是疫情之後呢?經濟下行。大量人失業,失業的時候是不分男女的。
古話說「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過去享受到性別紅利的女性的消費慣性一時半會停不下來,但是同樣失業或者降薪的男性,卻不得不面臨生存問題。
當男性開始面臨經濟危機的時候,首當其衝的是自己的消費降級。去看看沙縣小吃、蘭州拉麵里,男性消費者的比例遠高於女性。
當生存都成問題的時候,誰還會去考慮當舔狗呢?
所以這就是為什麼今年七夕的時候過去商家常用的那一套PUA男性的方法不管用了。
經濟危機之下不分男女,過去商家和女性合作PUA男性,這個時候就開始了反噬。
本來男人現在工作就難了,商家還搞PUA那一套?那就把你往死里懟。
過去職場小仙女剛進公司就懷孕,生完孩子就跑路,現在經濟不好,第一波裁的就是女性。
經濟危機中公司為了活下去,要996甚至007,小仙女幹不了?對不起,您不適合我們公司。
所謂「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日本三十年前經歷的,現在只是換了個馬甲繼續在中國上演。
資本不在乎男女,只在乎賺錢。
所以,當PUA男性給女性花錢行不通的時候,那就分開,一部分轉戰男性市場,另一部分以女性消費者為主力的商家就把過去那一套換個說法繼續PUA女性。
說的再難聽點,當一個女性一個月只能掙三千,去掉房租水電手裡可能只有一千塊可以支配的時候,如果沒有男性給她買單的情況下,別說79一支的眉筆,就是29都有可能覺得貴。
所謂女人掙三千和男人掙三萬一樣,只不過是女性的很多消費支出轉移到男性身上。當男性不願意給女性花錢的時候,3000塊就真的只是3000塊,不會因為女性的性別存在匯率差。
今天主播說79的眉筆你都覺得貴,那你需要好好努力,就是過去那一套換了個說法而已。只不過,PUA的對象換了人罷了。
如果那位被李佳琦「懟」的是女性的話,只能說最不願意看到的一幕正在慢慢發生,女性的收入可能越來越低,部分可能慢慢地被驅離職場,只能從事一些沒有技術含量的低端服務業。
過去呢,互聯網把女性抬得高高的,其實呢,抬得不是女性,而是財神爺,畢竟女的比男的更願意花錢。但是,女性自身的掙錢能力不夠,在經濟危機的背景下,就更加被凸顯出來。
或許呢,當女性覺得79一支的眉筆也很貴的時候,也是男女關係重回平衡的一個轉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