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結局殺到9.4,根本不夠看!

2023年05月01日22:12:12 娛樂 6317

11集之後《漫長的季節》評分殺到豆瓣9.3,非但沒爛尾,反而漲勢明顯。

大結局也依舊很穩,播完後評分更是飆升到9.4!

來,我們從頭說。

大結局殺到9.4,根本不夠看! - 天天要聞

一,放在暖和點的地方

《漫長的季節》總能「用同一件事的不同點線面」反覆刀我。

倒不是簡單生硬重複段落;

而是真正挖掘構建出了生活中悲劇曠日持久的綿長傷害屬性,也真正貼切細膩描摹出很有代入感的細節。

大結局殺到9.4,根本不夠看! - 天天要聞

12集中機務段工友們集合王響家中,張羅王陽後事。

全力和同事拿著遺照不知該放何處,首先排除門口:進進出出的(怕他們看見傷心)。

那種對大悲劇無能為力、但在小細節里替人知疼知熱的唏噓和溫情,很具體。

王響回來後說「放個暖和的地方吧,朝陽」。

大結局殺到9.4,根本不夠看! - 天天要聞

孩子在快入冬的冰冷河流里泡了一夜。

濕漉漉冷嗖嗖的。

依舊是對死如對生,很扎心。

依舊不是那種靠背景音樂瘋狂煽乎的過度調性,王響痛苦近乎麻木、很輕很輕說出「暖和」。

人已經不在了,沒有知覺了。

但他心中,依舊怕孩子凍著。

這個「暖和」和第六集中他在樓下對邢三說「(沒搬家)怕王陽回來找不到家」一樣。

怕孩子成為找不到回家路的孤魂野鬼。

失去孩子之後又失去妻子,這一場終極大悲劇的下一幕,是王響拿著兩張身份證辦理註銷。

大結局殺到9.4,根本不夠看! - 天天要聞

辦證件的很流程化的場合。

對方問姓名、關係。

王響逐一回答,羅美素、夫妻;王陽,父子。

用流程的理性、無情,來對照有情絕望。

無一字言悲,卻寫出天下至悲。

這一段之後,和2016年之間的轉場,是從辦理「亡故之人身份註銷」轉到彪子最後的儀容整理。

大結局殺到9.4,根本不夠看! - 天天要聞

跨越時間濃郁聯結在一起的,死亡的悲劇感、親密旁觀者王響的唏噓感,都很戳人。

對峙沈墨之後的那場大火中,王響脫下穿了二十年的破舊又珍貴的紅毛衣。

當年那是兒子掙第一份工資後的禮物;

如今這是兒子的遺物,且很可能是兒子送的唯一一份禮物(還有詩和善意等等,但有形的可能就這一件)。

為救沈墨,那件衣服最後也在大火中燒盡。

大結局殺到9.4,根本不夠看! - 天天要聞

當年王響卧軌時聽聞嬰兒啼哭滾下鐵軌,因一念救人之善而在某種意義上「重啟人生」;

如今2017年段落中王北在河橋上擁抱倒地的老爸。

家人啊,彼此扶持、彼此救贖,相依為命。

大結局殺到9.4,根本不夠看! - 天天要聞

整部戲中王北戲份很少,但我特別喜歡這孩子。

知疼知熱的好孩子,完美的父子關係。

以至於我一度在評論區看見大把人說「王北是他自己幻想出來的」,啊咱能不那麼殘忍嗎?

大結局殺到9.4,根本不夠看! - 天天要聞

當年雪中全力騎車載著巧雲、巧雲懷中抱著孩子,從維多利亞回家;

2017年,王響王北父子收拾東西,找馬叔去省城比賽給他買的羽絨服(哈哈哈馬隊這舞真是越跳越出息了)!

巧雲進屋數落二人上學搞得像搬家,幸福溫馨的一家三口既視感。

11集王響在車上說的「希望她後半輩子舒心」,終於應驗。

時代激流旋渦中他們一度命運坎坷,走投無路絕望不已,如今終於度過了漫長的苦秋和凜冬,苦盡甘來啊。

在暖和的地方。

大結局殺到9.4,根本不夠看! - 天天要聞

大結局殺到9.4,根本不夠看! - 天天要聞

二,馬德勝、彪子。

馬隊病中心魔難解。

醒來瘋魔一般,最重要的第一件事是暖壺上的字呢。

這麼多年,未解的懸案,大概如刀如毒一般日夜煎熬著他吧。

盯著鏡子終於想通其中致命節點。

大結局殺到9.4,根本不夠看! - 天天要聞

一身「東北野生馬龍白蘭度」打扮前去警局,對著真小李、滿桌子下四處找狗狗小李;

招呼王響內部會迴避、王響嘴上答應著、屁股只往後挪了一個板凳。

這一段大悲之後笑點很多。

是《漫長的季節》一以貫之的幽默感。

那些輕喜劇笑點,一不刻意二不低級三不生硬。

還帶著角色個性塑造、人物關係塑造,真好。

大結局殺到9.4,根本不夠看! - 天天要聞

多年錯案終於得破,馬隊終於可以卸下心魔。

王響提及「你馬叔去省城比賽給你買的羽絨服」,一句話多個重要信息點。

一則馬隊如今身體狀況很好,又能把老太太掄上天式跳舞了;

二則馬隊精神狀況也挺好,心魔已解;

三則老幾位關係還是很好,馬隊去比賽還記著給王北買羽絨服。

買的應該還是不便宜的,否則王響也不會特意囑咐孩子千里迢迢往北京帶(當然馬叔的情分也是重要因素)。

大結局殺到9.4,根本不夠看! - 天天要聞

大結局殺到9.4,根本不夠看! - 天天要聞

從當年脫到只剩一身秋衣、悲憤之下孑然負氣離去,到如今真心快樂當舞王,馬龍德蘭勝,算是某種意義上的圓滿大結局了吧?

可惜了彪子。

下場如此狼狽凄涼。

彪子「只有嘴上沒輸」的一生,事業上物質上都很不順遂。

但彪子心好,赤誠付出;

樂觀,無可救藥的樂觀;

看似不斷下墜不斷油膩沉淪的人生,保持良善保持樂觀,本身就已是難得的光芒了吧。

大結局殺到9.4,根本不夠看! - 天天要聞

單從這一部劇中選出最佳男女主、男女配,難度係數可能比各路頒獎禮大年的「死亡之組」還高。

他們都太好了,特別好。

11集ktv里,老三位熱舞過後唏噓談人生,背景音樂的ktv老歌是《笑看風雲》。

當年黃霑寫的詞,「誰沒有一些刻骨銘心事」,歌詞完美契合幾位的人生路。

大結局殺到9.4,根本不夠看! - 天天要聞

唏噓是一種很能引起共鳴的珍貴情緒。

但很難用。

特別容易做作、很尬,很油。

而《漫長的季節》前期周密鋪墊,一步步水到渠成走過來,才有這樣驚雷般的情緒力量,這樣動人。

每個角色都很精彩。

人物信息細節,似乎也都很有深挖反轉的可能。

感覺單個角色,都適合拉出去再做一部衍生劇。

大結局殺到9.4,根本不夠看! - 天天要聞

三,沈墨

12集中成年版本沈墨(張靜初飾)出現。

幾乎沒有懸念,大爺通過傅衛軍骨灰誘她回松河、開套牌車想撞死她;

她成功反殺大爺,終於復仇。

又殺到醫院,了結和大媽「你不說話」的積年恩怨。

大結局殺到9.4,根本不夠看! - 天天要聞

此前沈大爺剪少女沈墨的指甲,那種不正常的變態質感,叫人噁心又毛骨悚然;

如今沈墨以晚輩身份、以孝順名義,坐在病床邊剪大媽的指甲,恩怨是非兩相呼應。

有血緣關係的沈棟樑、沈墨養父女,沒有血緣關係的王響王北養父子,恰好是人皮禽獸和理想人情、和諧人倫的對照組。

大結局殺到9.4,根本不夠看! - 天天要聞

這一集最後王響沈墨對峙:我就問你王陽到底有沒有殺過人,你們到底為什麼殺王陽。

王響心知肚明王陽不會殺人,但他要聽來自當事人知情人的鐵證。

像一出等了數十年的洗冤錄。

大結局殺到9.4,根本不夠看! - 天天要聞

「沈墨殺王陽」只是假象,沈墨萬念俱灰、試圖跳河自盡。

王陽為救她而死。

(當然,如果你一定認為沈墨是算計和誘騙、算好了自己跳下去能活而王陽會死,那我也無法阻攔你)

冷月無聲,溪流潺潺。

河水冰涼冷徹骨。

大結局殺到9.4,根本不夠看! - 天天要聞

少年縱身一躍而下,若干年中都背著污名(他綁架拋屍但並未殺人,王響多年中反覆強調「我兒子不會殺人也沒有自殺」)。

沈墨遠遁他鄉,痛失親人愛人。

回首往事全是凄涼,大概煢煢孑立活得如同孤魂野鬼。

王陽是已故的明媚白月光,沈墨是活著的枯萎的遊魂。

大結局殺到9.4,根本不夠看! - 天天要聞

無辜少女慘被凌辱,為復仇為擺脫惡鬼而付出如此慘痛的代價;

若干年後王響說「你不說我就撞上橋墩,你從擋風玻璃飛出去」,沈墨自知「我的命是王陽給的」。

倘若當真能死在王響手裡,對沈墨而言也是一種贖罪和解脫吧。

大結局殺到9.4,根本不夠看! - 天天要聞

但王響聽完真相之後,在車子行將爆炸之前依舊努力救出沈墨。

若干年前馬隊在路上胖揍沈棟樑,若干年後王響依舊願意搭救沈墨;

前者是對無辜幼女慘被凌辱的義憤填膺,後者是對復仇者凄愴變形但「其情可憫」的良善。

為救沈墨,王響甚至脫下了上文提過的二十年的紅毛衣。

那是摯愛、也是心魔是悔恨是枷鎖。

沈墨凄涼血色人生中,最後選擇拉扯一把救她的王響,回頭無岸若干年後終於塵埃落定。

昔我往矣,雨雪霏霏;今我來歸,百草依依。

大結局殺到9.4,根本不夠看! - 天天要聞

大結局殺到9.4,根本不夠看! - 天天要聞

四,傅衛軍

12集中那場大雪裡,傅衛軍拿著殷紅的髮夾,努力摳上面的血跡。

摳不掉。

嚎啕大哭、憤怒嘶吼。

大結局殺到9.4,根本不夠看! - 天天要聞

傅衛軍替姐姐頂罪主動暴露,在被緝拿之後沖著人群中的姐姐笑。

看見想抓他的李群時,他笑。

看見不能相認的姐姐時,他還是笑。

這個冷臉、兇殘甚至有暴戾血色外衣的人,笑起來,那樣叫人不忍。

大結局殺到9.4,根本不夠看! - 天天要聞

身世凄涼,輾轉無依。

為一點活下去的微薄指望,就要玩命喋血街頭。

傅衛軍當街扎盧文仲車胎,我就很疑惑:這個錄像廳到底有多偏?

幾人放火燒車,我更疑惑了:這到底是在哪個犄角旮旯里?

仔細一想,錄像廳面積不小且有樓上樓下,縱使當地當年房租極其便宜,以傅衛軍和隋東的可憐身世、微薄收入來源,也勢必很艱難。

位置極其偏僻(或者處在某個被廢棄的地段中),才合理。

大結局殺到9.4,根本不夠看! - 天天要聞

傅衛軍這一生,太凄涼。

世人欺他辱他凌他霸他,他為求生不得以學會了一點血色的「以暴制暴」。

他曾經給予殷紅的一點善意,是維多利亞門口混沌攤前分出的一份餛飩。

(第9集彩蛋內容)

殷紅也曾給予他善意,但最終又在他姐姐最艱難之時痛下毒手。

言笑晏晏的女子,轉瞬之間就已成為一堆碎肉。

傅衛軍依舊選擇主動為姐姐頂罪。

大結局殺到9.4,根本不夠看! - 天天要聞

一方面,這或許是他內心的正義感和愧疚感吧。

他心疼姐姐的不幸和反擊;

但他更願意自己終生被囚禁,以贖罪孽;

另一方面,也是他對姐姐最美好的祝願、最後也最長久的保護吧。

為她除去後顧之憂,願她以明媚美好重生。

一個常年被人罔顧人倫不論對錯折辱虐待的孩子,內心依舊有清風朗月、一笑如春。

大結局殺到9.4,根本不夠看! - 天天要聞

五,一串毛線。

聊聊羅美素。

有母劬勞,她身上凝結著無數我們熟悉的上一輩女性的優秀品質,也滲透了她們的自苦自輕。

讓人敬重、親切,又唏噓心痛。

大結局殺到9.4,根本不夠看! - 天天要聞

已知羅美素早已亡故,2016版王響上線時就是鰥夫。

已知羅美素之死,勢必和王陽的不幸殞命有關。

已知羅美素在這場兒子的葬禮宴上表現很不正常,還說出「我死了你別掛照片的話」。

從遠到近、從原因到時間,幾乎全是已知。

但羅美素之死,依舊非常有衝擊力。

鏡頭給到掛著的那一串毛線,讓人特別唏噓不忍。

大結局殺到9.4,根本不夠看! - 天天要聞

羅美素是很典型的上一代老母親形象。

有點碎嘴子,有點溺愛孩子。

以丈夫以孩子為中心。

就連做心臟手術,都有一種「我花了家裡那麼多錢、這可怎麼是好」的莫名愧疚感。

去拿葯沒能成功,為一點事一點錢就跟窗口的人豁出去「我死給你看」鬧騰。

身體不好也不敢閑著,接了收入很低的打毛衣的活。

(王響從四十問到三十她都不正面回答,只說比沒有好)

大結局殺到9.4,根本不夠看! - 天天要聞

給孩子夾菜,掉桌上的若無其事夾自己碗里;

劇中她也沒說「媽不懂什麼媽沒本事」這種話,但她的點點滴滴都表達出一種退讓的、自謙甚至是自輕的「我是第二位」的刻進骨子中的認知。

永遠把家人排在自己前面。

總想為孩子多掏出一點什麼來。

恨不得掏出所有血肉,猶恐這一身摯愛「太輕了」。

大結局殺到9.4,根本不夠看! - 天天要聞

起初王陽答應和沈墨一同遠遁異鄉,後來他決定替沈墨頂罪(夜橋之前他不知道沈墨甚至殺了殷紅)。

在騙母親「媽我餓了」「媽我想吃碗水撈飯」「媽我晚上的被子有點薄」之後,將母親暫時反鎖房中、承諾「我一定會回來」。

按照王陽自己的計劃,他這「回來」,是要回來認罪坐牢(認殺人拋屍,甚至有可能死刑)?

保護沈墨、陪伴家人,是不能兩全的困境。

王陽死去/被判無期/永遠逃亡天涯,對老母親而言都是無法承受的終極暴擊。

大結局殺到9.4,根本不夠看! - 天天要聞

不知道是不是我老了,11集沈墨在鐵軌上在橋上兩次說「我只有王陽了」「我只有你了」,我想到的都是王陽家中的老母親。

慈母倚門長盼望,哪知嬌兒已成泉下鬼。

寫羅美素的過程中眼淚尤其止不住。

希望羅美素和這些媽媽們,都能幸福如意,都能更愛自己。

大結局殺到9.4,根本不夠看! - 天天要聞

結語

回看12集《漫長的季節》,每個環節都在線、整體特別好。

不是剝離表達內核的純技術維度的好。

好比一桌鬼斧神工的家常菜。

特別家常,生動。

能在尋常不起眼的細節里,放入真正的超能力。

不炫耀、不刻意去搞「哇看我們多厲害」。

但專業維度特彆強悍,情感維度特別真摯。

祭出周身大招,有讓風雲變色的力量,天雨粟、鬼夜哭。

大結局殺到9.4,根本不夠看! - 天天要聞

很真實,很具體。

有生活的顆粒感、毛邊感。

每個角色每個細節都是活的。

人生如戲,戲如人生。

《漫長的季節》真正拍出了戲如人生的恍然若夢、熱淚盈眶。

大結局殺到9.4,根本不夠看! - 天天要聞

大結局殺到9.4,根本不夠看! - 天天要聞

日落樺鋼、夕陽遲暮,幾十年中他們流離四下、悲恨相續,有大時代風起雲湧中小人物粉身碎骨的蒼涼;

年華若水、不舍晝夜,老幾位波折不斷、人生坎坷,但依舊有小小螞蟻小小浮萍也要頑強死磕下去的一段精氣神、一股勁、一口氣。

父子、姐弟、夫妻、朋友、愛人,半生沉沉浮浮跌跌撞撞。

朝朝暮暮,尋常日升日落里,都有不尋常的滋味。

追完12集甚至不像看了一部劇,莫名像故人入我夢,一席夜話一杯濁酒、陪君醉笑三千場。

曲終人散,滿臉是淚。

向前走啊,別回頭。

要笑。

娛樂分類資訊推薦

不管你多節儉,這6類東西該扔就扔吧 - 天天要聞

不管你多節儉,這6類東西該扔就扔吧

過期藥品與保健品:家中的小藥箱往往是容易被忽視的地方,一些過期的藥品和保健品不僅失去了原有的效用,還可能產生有害物質,誤服將對健康造成嚴重威脅。大掃除時,務必檢查並清理這些過期物品,確保家庭用藥安全。
李曉旭:在《織造府》塑造從未有過的賈寶玉 - 天天要聞

李曉旭:在《織造府》塑造從未有過的賈寶玉

「上海觀眾以包容態度看待新編劇目,《織造府》演出現場的熱烈感覺撲面而來。」4月11日、12日,南京市越劇團團長,梅花獎、白玉蘭獎得主李曉旭攜新劇《織造府》登陸上海東方藝術中心,她分飾曹雪芹、賈寶玉兩角,帶領一群年輕演員展示不一樣的《紅樓夢》故事。《織造府》作為畢派小生,李曉旭對上海充滿感情,「我是畢春芳...
(文化中國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 天天要聞

(文化中國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中新社合肥4月13日電 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作者 傅天騁 黃梅戲遇上相聲曲藝,歷史人物「穿越」舞台,安徽方言化身「爆梗」——在安徽合肥一家相聲館裡,每天都上演著傳統曲藝與青春潮流的奇妙碰撞。劇場創始人薛培森透露,自推出「新派皖韻相聲」以來,「95後」至「00後」觀眾佔比突破80%,百餘座位周周爆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