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誰》是由張譯、陳雨鍶、丁勇岱、俞灝明等主演的刑偵劇,該劇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講述了衛國平從「88連環殺人案」到「醫學院碎屍案」,橫跨八年阻礙重重,卻從未放棄對兇手的追查,在和罪犯鬥智斗勇的過程中,帶領觀眾回望90年代人民警察堅守責任使命,堅決打擊不法勢力的故事。作為一部刑偵劇,該劇劇情真實,氛圍拉滿,喜愛懸疑的朋友,千萬不要錯過這部好劇。
《他是誰》已經播出了七集,對於88連環殺人案的兇手,不僅衛國平沒有頭緒,就連觀眾也是一頭霧水,雖然目前薛家健被捕,但是通過證據分析,還有DNA檢測,已經證實,他是另一起獨立案件的兇手,並不是88連環殺人案的兇手,也就是說,88案的兇手,目前還在逍遙法外,由此看來,衛國平因為執念太深,在薛家健這件事上已經跑偏,嚴重影響了他的判斷。
既然薛家健不是兇手,那麼就意味著,衛國平需要從頭再來,回歸88案本身,繼續尋找證據了,可是88案的證據實在太少,衛國平堅持不懈了多年,依然沒有任何的頭緒。大家都知道,《他是誰》是根據白銀連環殺人案這一真實案件改編而來的,所以對比原案分析《他是誰》,就能夠抽絲剝繭,快速的找出兇手,只可惜衛國平是劇中人,沒有我們的上帝視角。
首先,原案中,兇手是一名看上去老實巴交,人人稱讚一聲好人的人,可就是這樣一個人,卻接連殺害了11條人命,甚至在電視上看到此新聞時,還非常淡定的給家人講述,案件殘忍的發生過程。對比到《他是誰》中,劇中的開始,則是由衛國平的師傅陳有貴的講述,來揭開割喉狂魔殺人事件的。而且通過他和衛國平和陳山河的談話可以得知,他雖然說一定要抓住兇手,但是言語里更多的是試探。
可能有人會說,當時三個人在一起喝酒,不可能衛國平和陳山河剛出去巡邏,他就後腳跟著出去作案了,這在時間點上對不住啊。不知道看劇的觀眾,有沒有發現一個細節,在衛國平和陳山河準備出去巡邏時,陳山河的弟弟鬧著要去,陳山河的母親也叮囑他們小心,但是當時唯獨沒有師傅陳有貴的身影,這是不是意味著,陳有貴早就出去了,而衛國平和陳山河多吃了會兒飯,才出去的,這中間就有了時間差。
其次,原案中,兇手也曾消停了幾年,對比到案中,兇手也消停了四年,才再次出來作案的。看看兇手消停的時間點,正好是陳山河殉職後。陳有貴是陳山河的父親,假設他當時正在行兇,被衛國平和陳山河撞上,為了不被對方抓捕,他情緒激動下,便殺害了陳山河,但是因為陳山河是他的兒子,所以他陷入了短暫的悲傷,便消停了四年。
四年後,陳有貴失去兒子的心情平復,便又開始出來作案了,但是因為陳山河之死,他的心理也更加扭曲,所以四年後的作案手法,變得更加的殘忍。雖說虎毒不食子,但是原案中,兇手是反社會人格,這種人是不受社會關係,包括親情關係的制約的,所以陳有貴殺死陳山河,尤其是在那種形勢緊急的情況下,並不是不可能的,人性的惡,有的時候,真的不能被低估。
最後,原案中,兇手雖然最終被抓到了,但嚴格意義上來說,並不是找到了足夠線索,而是多了幾分偶然。當時,兇手的一個堂兄弟,因為犯了貪污罪被抓走,在檢驗DNA時,發現他的DNA,與兇手的高度相似,於是警方順藤摸瓜,查了他同家族人的DNA,這才找到了兇手。對比到《他是誰》中,則照應的是聶寶華,剛子,陳浩瀚這條支線。
聶寶華雖然明面上做的是正經生意,但是實際上是黑幫老大,他經營的生意,很多都是違法的,他手下的剛子,更是陽奉陰違。陳山河的弟弟陳浩瀚,小時候立志當警察,在哥哥死後,他怨恨衛國平,走上了小混混的道路,最新的劇情中,剛子為了膈應衛國平,對付聶寶華,便將陳浩瀚收為了小弟,可以說是在犯罪這條路上,一去不復返了。
接下來的劇情,衛國平就要查寶華集團了,陳浩瀚也在違法犯罪之列,隨著DNA技術的應用和普及,在查寶華集團時應該會用的上,而陳浩瀚和陳有貴是父子,兩人的一定是高度相似的,所以由此找到88案的兇手就是陳有貴,也算是和原案件吻合了,所以綜上所述,陳有貴是兇手的可能性極大,當然這只是小編的個人分析,具體還得看劇中如何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