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5年,40歲胡歌回歸:「歌」不在江湖,卻始終流傳著他的傳說

2022年12月21日22:51:16 娛樂 1203

「我姓梅,叫梅曉歌,是這個縣的書記」。


這句話出自最新熱播的《縣委大院》,說這話的人,穿一身乾淨的白襯衫,眉目斯文,像極了體制里根正苗紅的青年才俊。


胡歌這一露面,光扮相就又贏麻了。


作為娛樂圈的「失蹤人口」的胡歌,最近終於再次回歸大眾視野。


這一次他是踏實肯干,帶領光明縣脫貧致富奔小康的縣長梅曉歌。


而這一回歸,就是消失5年才帶來的新作。


消失5年,40歲胡歌回歸:「歌」不在江湖,卻始終流傳著他的傳說 - 天天要聞


已經不記得是第幾次被胡歌「驚艷」到。


這些年,他每一次沉寂後的出現,似乎總能讓我們眼前一亮。


琅琊榜》中的琅琊梅長蘇,一襲病弱,卻公子如玉,深藏名利。


消失5年,40歲胡歌回歸:「歌」不在江湖,卻始終流傳著他的傳說 - 天天要聞


再是《偽裝者》中的特工明台,風流倜儻,身手不凡。


消失5年,40歲胡歌回歸:「歌」不在江湖,卻始終流傳著他的傳說 - 天天要聞


上一次胡歌復出,還是首次嘗試電影作品的《南方車站的聚會》,入場就是高端局,演繹出了亡命徒周澤農的焦灼和卑微。


消失5年,40歲胡歌回歸:「歌」不在江湖,卻始終流傳著他的傳說 - 天天要聞


現如今《縣委大院》中,胡歌又是正劇中接地氣的縣長梅曉歌。


名利場不見公子已久,記憶里英俊的少年,似乎仍一直在背光處突破。


出生於1982年的胡歌,今年40歲整。


當同批內娛男星久困於油膩或塌房的「中年危機」時,胡歌似乎走在了另一條特別而人跡罕至的道路上。


他幾乎不上綜藝不開直播,總是在事業如日中天的時候選擇抽離出來,走向另一條開闊冒險的河流。


他一點點融化以前的自己,在追逐流量的內娛世界裡逐漸落寞。


但在做真正的演員這條路上,他又往前走了一步。


四十,胡歌不惑。


到了人生的下半場,胡歌,再一次刷新我對明星的所有想像。


「歌」不在江湖,卻始終流傳著他的傳說!


消失5年,40歲胡歌回歸:「歌」不在江湖,卻始終流傳著他的傳說 - 天天要聞

少年成名


世界很奇怪,有些人削尖了頭,想要做男主角,就是做不成。


但有一些人,一生下來就具備主角全套裝備,卻偏偏不願意站在舞台中心,胡歌就是這種人——等閑不上綜藝,等閑不見人。


比起一些演員的人生敘事,胡歌確實沒有他們悲慘的家庭,坎坷的星途。


1982年,胡歌出生於上海的一個普通家庭。父親是網球教練,母親是老師。

消失5年,40歲胡歌回歸:「歌」不在江湖,卻始終流傳著他的傳說 - 天天要聞


從小父母就對他要求嚴格,考試考不到80分時,就會被揍。


胡歌形容自己的性格就像貓,比較內向,膽小。


父母為了鍛煉他的膽量,就帶他去考了上海電視台「小熒星」藝術團。小熒星藝術團知名度很高,每年報考人數也很多,三萬多人中只招60個,胡歌就是其中一個。


如爸媽所願,這段經歷鍛煉了胡歌的膽量,也讓他成為了一名小小主持人,而這也讓他有了更多的廣告拍攝機會。


胡歌有著帥氣的外表和天賦,隨著時間和資源的累積,他也慢慢成了當地小有名氣的「廣告王子」。


2001年,胡歌以專業第二的成績,考上了中戲的影視導演專業,但他不捨得放棄上海這邊可以賺取學費和生活費的廣告資源。


消失5年,40歲胡歌回歸:「歌」不在江湖,卻始終流傳著他的傳說 - 天天要聞


去北京讀書需要家裡出學費和生活費,對身體不好的爸媽來說壓力太大。


於是他轉而報考上戲的表演系。


他考上了,依然以第三名的優秀成績。


大二那年,胡歌被唐人影業簽下,以演員的身份正式出道。


沒多久便憑藉《仙劍奇俠傳》中的李逍遙一角火遍了大江南北,成為了內地炙手可熱的男演員,更是留下了「無胡歌,不仙劍」的傳奇。


那些年,誰的青春里,沒有一聲「逍遙哥哥」。


消失5年,40歲胡歌回歸:「歌」不在江湖,卻始終流傳著他的傳說 - 天天要聞


少年成名,涉世未深的他還沒有做好準備,就這樣被推向了娛樂圈的名利場上。


一時間,代言、採訪、綜藝,一些除演戲以外的工作填滿了他的生活。


別人渴望的好運,似乎一直伴隨著他的人生。


之後就一個片場接一個片場,2006年胡歌進入了《射鵰英雄傳》的劇組,飾演郭靖,與他搭檔的都是演藝圈的同齡人,劉詩詩林依晨袁弘……


消失5年,40歲胡歌回歸:「歌」不在江湖,卻始終流傳著他的傳說 - 天天要聞


那是他們最無憂無慮的時光吧。


一群年輕人一起專註在演戲這件事上,沒戲拍時就聚在一起聊天打鬧,那也是一個演員黃金般燦爛的青春。


但命運就是這樣,往往在你充滿希望和未來時,給你猝不及防的致命一擊。


消失5年,40歲胡歌回歸:「歌」不在江湖,卻始終流傳著他的傳說 - 天天要聞

繞圈


人生是有運勢的。到了高峰,就會下墜。


2006年8月29日的新聞,密密麻麻是——胡歌車禍。


當時胡歌正和同事張冕坐車在滬杭高速去往橫店影視城的路上,突如其來地遭遇了嚴重車禍。


一次劇烈的撞擊,讓他體驗了瀕死時刻,痛覺如海浪一樣吞噬一個青年人所有的意志。


當他睜開眼有意識時,依稀只能看到警車閃爍的紅藍色的光,他在恐懼中摸了下自己的臉,他形容那種觸覺如同生豬肉,脖子也一直在流血,傷口能嵌進半根手指。


消失5年,40歲胡歌回歸:「歌」不在江湖,卻始終流傳著他的傳說 - 天天要聞


這場車禍使胡歌的臉、右眼、頸部被大面積割傷,對於一個英俊的年輕演員來說,無異於演繹人生被宣告死刑。


被送往醫院後,胡歌先是經歷了長達6個半小時的手術治療,又在4天的時間裡,進行了2次全麻手術。他上半身縫了超過100針,大多數傷口都集中在右臉和頸部,甚至有一道傷口離他的動脈僅有1毫米。


但胡歌的好朋友兼助理張冕,卻在這場車禍中永遠地失去了生命。


消失5年,40歲胡歌回歸:「歌」不在江湖,卻始終流傳著他的傳說 - 天天要聞


在最炙手可熱的年紀,胡歌已經被迫在刻骨銘心中,學會直面死亡這趟人生課題。


與此並行的,還有作為偶像明星,他那張堪稱完美,卻被這場車禍撞了個稀碎的容顏。


消失5年,40歲胡歌回歸:「歌」不在江湖,卻始終流傳著他的傳說 - 天天要聞


胡歌說,車禍後,在香港便利店買東西付錢時,甚至店員都不敢正視他的臉。


消失5年,40歲胡歌回歸:「歌」不在江湖,卻始終流傳著他的傳說 - 天天要聞


靜下來後,他開始思考自己的臉可能沒資格再做演員,不如轉型去做幕後。


不如就趁著被迫停滯的人生,做一些自己想做但沒時間做的事。他想去寺院里做和尚,或者是去旅行做浪人。


但,他的背後是公司。


因為胡歌受傷,《射鵰》劇組不得不暫停拍攝,導演也沒打算換人,就撂下一句話:「好好養傷,等你回來」。


「等你回來」的背後,實則是他背負著眾人的期待,他沒法說不幹就不幹了。


在上海、香港、韓國等地進行了10個月的康復治療後,胡歌頂著一張僵硬的臉,倉促復出了,再次以偶像的身份,直面大眾的期待。


消失5年,40歲胡歌回歸:「歌」不在江湖,卻始終流傳著他的傳說 - 天天要聞


復拍後,補妝和調光的次數也增加了。因為疤痕的復原需要好幾年,所以有一些色素和凹凸不均的地方,補妝時間一久,胡歌的表情就開始變得木然。


拍戲中場休息時,他不再像以前一樣跟謝娜、袁弘打鬧聊天,而是常常坐在一旁發獃、放空。


他彷彿驟然間被甩出事物的正常軌道,眼睜睜地看著自己被擲入一團難以明了的混亂之中。


2008年,胡歌出演了《劍蝶》,在電影中他飾演丑角大反派。


消失5年,40歲胡歌回歸:「歌」不在江湖,卻始終流傳著他的傳說 - 天天要聞


這一次他沒有在乎右眼的那道疤,反而更享受於角色中。電影殺青後,馬楚成跟他說了一句話:


「別被偶像劇局限了,你可以勝任任何劇。」


這句話,點醒了胡歌。


他想通了,自己要做的是演員,不是明星。


隨後,胡歌交出了多少人童年經典中的穿越劇《神話》。

消失5年,40歲胡歌回歸:「歌」不在江湖,卻始終流傳著他的傳說 - 天天要聞


記憶里英俊精緻的李逍遙,第一次去掉了劉海,將疤痕作為自己的一部分,真實地展現出來。


《神話》首播兩日平均收視率就高達3.13%,創下了收視率的新紀錄。


就在所有人都以為胡歌終於要再次爆紅之際,胡歌卻陷入痛苦的自省,發現自己一直無法跳出古偶的套子。


想不通的那天晚上,他爬起來去足球場跑步。


跑完後,他在微博上寫下:


「一口氣繞著虹口足球場跑了十幾圈,今天繞公園跑,天黑思路特別清晰,但仍然想不明白。

這麼多年過去了,我怎麼還在繞圈。」


消失5年,40歲胡歌回歸:「歌」不在江湖,卻始終流傳著他的傳說 - 天天要聞

失蹤?重生


胡歌決定第一次「失蹤」。


在一個演員最寶貴的三十歲黃金期,胡歌轉身告別名利場,重新回到了校園中,修完讀書時因拍戲沒修滿的22個學分。


他用課餘時間大量讀書,讀《罪與罰》《局外人》《活著》……


這段時光就像是上天的恩賜,讓一直沒法靜下來的他,終於有了時間去充電。


就像他說的那樣,「皮囊壞了,就用思想填滿」。


而在讀書之餘,仍正當紅的胡歌,拒絕了所有千萬報酬的通告和綜藝,選擇去做一個拿月薪的小話劇演員。


2012年,胡歌出演了賴聲川話劇《如夢之夢》中的「五號病人」一角。


他的第一次失蹤,是一次徹底的與名利背道而馳。


消失5年,40歲胡歌回歸:「歌」不在江湖,卻始終流傳著他的傳說 - 天天要聞


為了磨鍊演技,在話劇團的胡歌,每天早上七點開工,晚上九點收工。將近一年的時間,他都是這樣度過的。


長久的蟄伏,終於讓他等來了下一個機會。


2015年,胡歌出演的電視劇,播一部火一部。


在《偽裝者》中,胡歌飾演的是遊走在黑白之間,風流倜儻但內心有堅定追求的家族小公子。


消失5年,40歲胡歌回歸:「歌」不在江湖,卻始終流傳著他的傳說 - 天天要聞


在《琅琊榜》中,他完美地展現出了梅長蘇的深沉與智慧,角色塑造手法嫻熟。


消失5年,40歲胡歌回歸:「歌」不在江湖,卻始終流傳著他的傳說 - 天天要聞


或許是某種命中注定的巧合,出演梅長蘇時,胡歌32歲,剛好是飾演李逍遙後的10年。


《琅琊榜》也如同10年前的《仙劍》一般,迅速成為了網友的熱議話題。


這一刻,胡歌知道曾經的沸騰、狂熱的喜愛、滾燙的名利必定會再一次朝他襲來。


就如同十年前一樣,他又一次被推到了名利場的最中間。


胡歌本可以趁人氣鼎盛時乘勝追擊,多接一些作品鞏固自己在演藝圈的地位。


但他卻一反常人的選擇,在2016年後再次選擇沉寂,沒有趁熱再接任何電視劇。


「其實是我不想重複,因為一旦你塑造成功了某一個類型,或者說某一種感覺的人物,之後來找你的戲大部分都是一樣的,或者類似的。」


回頭看,電視劇他已經拍了十多年,話劇舞台也讓他拿到了第二屆丹尼國際舞台表演藝術獎。


但還有一個沒嘗試的領域,電影。


直到《南方車站的聚會》劇本的出現,在裡面他要飾演的是一個因誣陷而被通緝的逃亡匪徒,周澤農。

消失5年,40歲胡歌回歸:「歌」不在江湖,卻始終流傳著他的傳說 - 天天要聞


這個角色在絕望掙扎中迸發出的求生欲,恰好成為了他挑戰自我的契機。


進組後,胡歌為了讓自己與角色更貼近,他特意減去十幾斤體重,將自己晒黑,進行長時間的體能訓練。甚至還為了達到角色憔悴疲憊的狀態,減少自己的睡眠時間。


那一年粉絲路透圖裡,鬍子拉碴,瘦骨嶙峋,幾乎自毀形象的胡歌,給出了何謂演員最好的回答。

消失5年,40歲胡歌回歸:「歌」不在江湖,卻始終流傳著他的傳說 - 天天要聞


在《雲上輕談》里,胡歌首次聊過自己母親曾對他說的一句話:


「以前你是靠年輕貌美,以後則看你能不能夠用你的內在和思想在這個行業立足。」


一路行走至今,胡歌做到了。


而胡歌式魅力,遠不止於此。


消失5年,40歲胡歌回歸:「歌」不在江湖,卻始終流傳著他的傳說 - 天天要聞

陷於人品


經歷過生死,胡歌的人生始終帶有悲涼的底色。


卻似乎又帶了幾分不屬於這個圈子的透徹與真誠。


因此他把一切看得更淡,做人也更為低調。


拍《琅琊榜》時,胡歌就住在象山影視旁的農家院里,而他也是唯一一個沒有要求住五星級酒店的明星。


這件事還是影視城工作人員事後和袁弘聊天,才被爆出來的。


消失5年,40歲胡歌回歸:「歌」不在江湖,卻始終流傳著他的傳說 - 天天要聞


而胡歌的離經叛道,遠不止演戲一個維度。


2013年,有人在西北海拔超三千里的荒原偶遇胡歌。


那個時候正是他最炙手可熱的時期,身邊人都驚了,趕緊勸他:


「你現在這麼火,別傻了,掙錢的時候抓緊掙錢啊!」


他不聽,剪了個寸頭,蓄著鬍鬚,就把自己藏在籍籍無名的人群里。


在西北颯颯刺骨的風裡,他是迎風而行的「西北之子」。


消失5年,40歲胡歌回歸:「歌」不在江湖,卻始終流傳著他的傳說 - 天天要聞


2013年,胡歌應綠色江河的邀請,成為了長江源環保公益行的志願者。


此後的每一年裡,他都會用自己的假期,以環保公益組織「綠色長河」斑頭雁項目的志願者身份,跑去祖國荒蕪的西北進行公益活動,日晒雨淋,卻從沒有對外說過一次。


消失5年,40歲胡歌回歸:「歌」不在江湖,卻始終流傳著他的傳說 - 天天要聞


在西北的胡歌,鬍子拉碴,蓬頭垢面,戴著施工的粗布手套。


他的臉晒黑了 ,皮膚滾燙的發著紅,許久未打理的長髮夾著灰石。


白天徒步在海拔高度幾千米的烈陽下拾撿垃圾,晚上就圍著篝火席地而坐,吃的是大鍋飯,睡的是狹窄的雙人間,順長江源蜿蜒幾千里。


消失5年,40歲胡歌回歸:「歌」不在江湖,卻始終流傳著他的傳說 - 天天要聞


有時還會充當大廚為志願者們做飯。


在西北,沒有明星和粉絲,有的只有拾荒者,只有公益志願者胡歌。


消失5年,40歲胡歌回歸:「歌」不在江湖,卻始終流傳著他的傳說 - 天天要聞


他還建造了多所小學,小學的名字是以自己去世助理張冕的名字命名的。


消失5年,40歲胡歌回歸:「歌」不在江湖,卻始終流傳著他的傳說 - 天天要聞


始於顏值,陷於實力,忠於人品。


我在胡歌身上看到的是一個演員對這十六個字最好演繹。


在2016年金鷹節頒獎典禮上,胡歌與李雪健老師同台角逐視帝。


當頒獎嘉賓念出最具人氣男演員是胡歌時,胡歌站起身,向全場觀眾深深鞠躬後,快步走到李雪健老師面前,湊到他耳邊真誠地說了一句:


「受之有愧」。


消失5年,40歲胡歌回歸:「歌」不在江湖,卻始終流傳著他的傳說 - 天天要聞


在這次頒獎典禮上,胡歌還說了一段令人難忘的獲獎感言:


他說,鄭佩佩老師讓他明白演員在現場應該是什麼樣子;林依晨告訴他,演員演戲是用生命探索人性的過程;李雪健老師只帶了一位隨行人員來領獎,讓他深感慚愧……


現場還來了一位「奶奶粉」,胡歌在收到奶奶親手織的圍巾時,微微鞠躬,明明快被感動哭了,但是他還是強忍了眼淚,開玩笑說俏皮話逗奶奶開心。


「奶奶,梅長蘇身體不好,怕冷,但我身體挺好的。」


胡歌還長時間蹲跪在這位奶奶輩的粉絲身邊,一起聊天,還要了奶奶的電話號碼。


消失5年,40歲胡歌回歸:「歌」不在江湖,卻始終流傳著他的傳說 - 天天要聞


涵養和人品是偽裝不出來的,是一個人真實的體現。


幾年前,胡歌還曾有一位患白血病的女粉絲,最大的心愿,就是和自己的偶像說上幾句話。


消失5年,40歲胡歌回歸:「歌」不在江湖,卻始終流傳著他的傳說 - 天天要聞


也是胡歌主動聯繫了這位小女孩,不僅滿足了小女孩的心愿,還給了她更大的驚喜。


消失5年,40歲胡歌回歸:「歌」不在江湖,卻始終流傳著他的傳說 - 天天要聞


胡歌邀請這名女孩去現場觀看《如夢之夢》,更強調說「我不是騙子啊,我是真的胡歌」,語氣非常親和,完全看不出一點明星架子。


謙謙君子,知世故而不世故,這就是胡歌。

要學演戲,先學做人,這或許是所胡歌追求的人生境界。


而他身上最寶貴的也在於此,不管身邊的人如何在「名與利」的世界中隨波逐流,他就獃獃地站在水中央,等絕大多數人順著水漂走時,公子如玉,早長身玉立於名利之外。


消失5年,40歲胡歌回歸:「歌」不在江湖,卻始終流傳著他的傳說 - 天天要聞


如今,胡歌已經四十歲了。


他曾經有一句名言說他自己,「我有車開,有漢堡包吃,就很滿足了。」


這短短半生,孑然一身,他已經嘗過生離死別,亦路過繁華三千里。


翩翩佳公子,遺世而獨立,不但有著特立獨行的性格,嚴於律己的實力,還保持著普世的愛心,和溫良的品行,這樣的胡歌,是一個凡人,但已不止是演員。


有關胡歌,未來不知道還有多少且驚且喜,但逍遙少俠,麒麟公子,總在很多人的春閨夢裡。


也許有的人生來屬於路上,要路過平湖煙雨,歲月山河,才能丈量出浮華人間的真正真相。


一個經歷過生死的人,更懂得靜下來好好活著。


點個在看——二十年過去了。


四十歲的胡歌,依舊還是我們最拿得出手的「男神」。


消失5年,40歲胡歌回歸:「歌」不在江湖,卻始終流傳著他的傳說 - 天天要聞

消失5年,40歲胡歌回歸:「歌」不在江湖,卻始終流傳著他的傳說 - 天天要聞

消失5年,40歲胡歌回歸:「歌」不在江湖,卻始終流傳著他的傳說 - 天天要聞

娛樂分類資訊推薦

不管你多節儉,這6類東西該扔就扔吧 - 天天要聞

不管你多節儉,這6類東西該扔就扔吧

過期藥品與保健品:家中的小藥箱往往是容易被忽視的地方,一些過期的藥品和保健品不僅失去了原有的效用,還可能產生有害物質,誤服將對健康造成嚴重威脅。大掃除時,務必檢查並清理這些過期物品,確保家庭用藥安全。
李曉旭:在《織造府》塑造從未有過的賈寶玉 - 天天要聞

李曉旭:在《織造府》塑造從未有過的賈寶玉

「上海觀眾以包容態度看待新編劇目,《織造府》演出現場的熱烈感覺撲面而來。」4月11日、12日,南京市越劇團團長,梅花獎、白玉蘭獎得主李曉旭攜新劇《織造府》登陸上海東方藝術中心,她分飾曹雪芹、賈寶玉兩角,帶領一群年輕演員展示不一樣的《紅樓夢》故事。《織造府》作為畢派小生,李曉旭對上海充滿感情,「我是畢春芳...
(文化中國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 天天要聞

(文化中國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中新社合肥4月13日電 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作者 傅天騁 黃梅戲遇上相聲曲藝,歷史人物「穿越」舞台,安徽方言化身「爆梗」——在安徽合肥一家相聲館裡,每天都上演著傳統曲藝與青春潮流的奇妙碰撞。劇場創始人薛培森透露,自推出「新派皖韻相聲」以來,「95後」至「00後」觀眾佔比突破80%,百餘座位周周爆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