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隨著年齡的增長,張鐵林只會表演吹鬍子瞪眼、大呼小叫,還有莫名其妙的哈哈大笑。比如他演的所有皇帝角色,都是眉頭一皺、眼睛一瞪。
連同學張豐毅見面就損他,你可不可以不要老是瞪眼睛?除了吹鬍子瞪眼,他還經常把梟雄人物演成了老流氓。
同樣是在蘇有朋版《倚天屠龍記》客串,張國立和王剛兩人都演得很好,唯獨張鐵林演的特尷尬。那楊逍被他演的和在《貞觀長歌》里客串的羅藝沒有任何區別,都是變態色魔、老流氓。
此外,張鐵林人品還賊差,移民英國、私生活混亂、賣字割韭菜等行為更是讓人極為反感。
第二個是張凱麗,除了《渴望》劉慧芳這個角色,其他角色演的都不行。尤其是割了雙眼皮以後,她演技下降到每部戲都一個表情,所有角色都一個味。
她很喜歡拿腔拿調的演技,有種舞台劇或者話劇的感覺。在《人世間》里,同樣演老革命工作者,張凱麗就沒有宋春麗演得到位。
尤其是說話那調調就讓人受不了,跟演小品一個樣。《渴望》之後,張凱麗不管演什麼戲,再也沒有打動觀眾、讓人叫好的角色。
此外,張凱麗觀眾緣不好的另一個原因是代言,她演的老人鞋欺騙不少老百姓。
第三個是陳建斌,他每部戲都拉著臉、皺著眉頭。
當時看《甄嬛傳》就覺得選他當皇帝是最大敗筆,總覺得他沒有皇帝的精神氣,整天睡不醒似的,面部表情都一個樣。
還有在《新三國》扮演的曹操,有種用力過度的感覺,說台詞像嗓子里咯了口痰似的。史上咽炎最重的曹操,人生~(咽口水)幾何(再咽)。
陳建斌的巔峰作品還是早期的《喬家大院》,後來的作品沒有比《喬家大院》更好的,其次是電影《無名之輩》《一個勺子》。
陳建斌拿獎的基本都是生活化角色,演帝王是真沒氣場,讓人一言難盡。
老戲骨不是因為年齡長,從業時間長就是老戲骨。真正稱得上老戲骨的,只服下面這10位,演什麼就是什麼。
01 李雪健
說到名副其實的老戲骨,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李雪健,真正絕對實力的演技派,演什麼像什麼。
他塑造過很多經典的角色,其中宋江、張作霖、 焦裕祿,這3個角色幾乎絕版無人超越,都是那麼貼切、到位。
李雪健在老版《水滸傳》演的宋江,當時看了恨不得跳進電視一把掐死他。據說山東那邊有人打電話給李雪健,警告他要是敢來山東,見一次打一次。
可見李雪健的演技,讓觀眾自然而然的帶進人物感情,沉浸在劇情里,不齣戲。這應該就是對演技最高的肯定了吧。
再看他在《少帥》演的張作霖,本來按照他的風格其實不太適合的,但他還是能夠演出大帥的感覺。
不得不佩服李雪健對張作霖資料參考的很詳實,明明一臉老實巴交相,還能把如此反差大的角色演得恰如張作霖再生。
還有他更早之前主演的電影《焦裕祿》,也是下了很大功夫去研究、去感受、去體會這個人物,無論形象氣質,還是精神情感,李雪健的焦裕祿無人能及。
縱觀李雪健扮演的所有角色,你會發現他每一個細微的動作、表情都是戲,都非常符合人物特點,值得現在的年輕演員學一輩子。
不過,他因病導致的嗓子不行,卻成了大家對李雪健最大的槽點,紛紛建議他配音。
我只能說,對於這級別的演員,我個人不配評價建議,只有敬佩。
02 陳寶國
人如其名,陳寶國演技真是國寶級的,塑造了很多經典角色,代表作更是很有高度和廣度。
高度的頂尖作品有《漢武大帝》《大明王朝》《大宅門》,廣度的高水準作品更多,如《茶館》《公安局長》《北洋水師》《北平無戰事》《老酒館》等。
陳寶國扮演的角色跨度也非常廣,上能演皇帝、將軍、大老闆,下能扮老農民、小販、地痞流氓、街溜子,演什麼像什麼。他一臉正氣相,演反面卻也能入木三分。
年輕時演《神鞭》里的惡霸地痞玻璃花,當年道具簡陋,陳寶國便把打磨後的紐扣放眼睛裡扮小瞎子,差點把眼睛弄瞎。老一輩演員為了藝術奉獻的職業精神令人敬佩不已。
再看他扮演的漢武大帝,在整部劇的最後幾集,大篇幅的劉徹鏡頭,有的甚至沒有台詞,就看陳寶國一個人秀。
那種昏聵、暴戾、無情、殺伐果決,到最後無奈、悔恨、孤獨、無力,陳寶國表現的太強大了。
還有仙風道骨之感的嘉靖,電視劇中很少出現這樣複雜陰鷙的皇帝形象,換個演員還真想不出誰能演出來。
把地痞和帝王角色放一起對比,就能看出來陳寶國的演技有多牛逼了。
作為諸多榮譽傍身的戲骨,塑造無數經典人物形象,陳寶國依然不會為「標籤」所束縛。
03 焦晃
提到康熙皇帝演得最好的演員,首選肯定是焦晃,一看就是人生閱歷極為豐富、久居上位的老者。
還有在《漢武大帝》扮演的漢景帝那也是一絕,從未想過一個人能把皇帝演的如此出眾。誰來演都不好使,只有焦老的氣場能鎮得住他那幾個牛逼兒子。
其實焦晃的主業是話劇演員,與北京人藝的于是之並稱「南焦北於」,是話劇界的泰斗級人物,他的前半生幾乎都獻給了他所熱愛的話劇舞台。
退休之後的焦晃,被導演胡玫請去《雍正王朝》扮演康熙皇帝,這才開始踏入影視劇,此時的他已經63歲了。
而焦晃不愧為老藝術家,一出手就是精品,他飾演的「康熙帝」至今都被奉為經典。即使陳道明後來也演過這個角色,但二者之別不言而喻。
焦晃老爺子的康熙,透著一種王者的自信、不怒自威;陳道明的康熙,更多的是用肢體語言來表達王者的威嚴,似乎少了那麼點味道。
焦晃出道62年從不接廣告,真正讓人欽佩的老藝術家。
04 唐國強
唐國強也是各種角色都能演的老戲骨,代表作和經典角色也是數不勝數。
奶油小生階段的他,有《小花》《高山下的花環》《孔雀公主》,那都是萬人空巷國民級別的影視劇。
中年時期,中華上下五千年的皇帝都被他演了差不多,老了之後又是領袖的特型演員,試問有幾個演員能做到像他這樣的。
他演的諸葛亮,讓觀眾覺得真實的諸葛亮就該這個樣,特別是五丈原那一幕。據說他當時演諸葛亮遭到大量觀眾反對,沒想到竟然能演得如此成功。
還有在《長征》演的教員更是開創了神似演法,氣質太牛逼了。從此一堆形似的特型演員就失業了,大家發現原來演這些革命元勛神似比形似更加重要。
在表演方面唐國強沒什麼槽點,就是婚姻生活風評真不怎麼樣,觀眾不太能接受。
05 鮑國安
說起曹操,鮑國安飾演的形象已經深深地印在觀眾心裡,簡直和小人書里的曹操一模一樣。
他扮演的曹操,無論是霸氣、浪漫,還是多疑、好色,各方面都毫無違和感。
劇中他一個眼神就能讓人體會到什麼叫霸氣,尤其是那一段原創的"操安能以血補天哉",太精彩了。
就算于和偉、陳建斌都演過曹操,還是無法超越鮑國安曹操本操。
可能很多人都覺得鮑國安只有「曹操」一個經典角色,其實演曹操之前他在山東版《水滸傳》里飾演過宋江。
那時候演得也非常好,在業內就已經很有名了,只是無奈曹操演的太經典,以至於人們忽略了他以前的成就。
鮑國安很合適演梟雄,千葉真一版本雄霸,如果找國內的演員來飾演這個角色,我覺得非鮑國安莫屬,這絕對又是他一個經典角色。
06 李保田
稱得上老戲骨的,還有從來不拍廣告的李保田。雖然演的電影電視劇少,但部部都是經典。
《宰相劉羅鍋》《神醫喜來樂》都是國民級的,《王保長新傳》也是風靡一時,電影還有《菊豆》《搖啊搖搖到外婆橋》《離婚了就別再來找我》《有話好好說》等。
李保田雖然樣貌並不出眾,但演什麼像什麼。
演宰相就會有宰相的氣質,演地頭蛇保長也會演出奸滑混世的一面,演江湖神醫就會讓你感到他是世外高手,絲毫不會有違和感。
李保田是得罪人太多,還被「戲霸」這個名聲牽連,導致作品少。他眼裡沒什麼人情,只有藝術,所以才會如此牛逼吧。
07 李幼斌
李幼斌也是演啥像啥,就沒有老李駕馭不了的角色。軍人、市長、黑社會、警察等,他都能手到擒來。
《亮劍》的李雲龍,《橫空出世》的陸光達原型鄧稼先,《紅日》的張靈甫,《闖關東》的朱開山,《刑警本色》的周詩萬等,經典作品和角色很多。
只不過《亮劍》讓他大火了而已,導致大家覺得他被高估了。然而他之前一直就是演一二番的,基本上沒演過配角。
各式各樣的角色都爐火純青,說李幼斌演技被高估,演啥都是李雲龍的,眼睛真不知道長哪裡了。
李幼斌只是出名比較晚,但以前實力很強。
08 陳道明
早期的陳道明,無論是《末代皇帝》的溥儀,還是《圍城》的方鴻漸,或者是《黑洞》的聶明宇和《一地雞毛》的小林,都演得很好。
尤其是方鴻漸,把小資產階級的主人公演活了,他也憑藉方鴻漸這個角色與錢鍾書成了忘年交。
然而,陳道明知名度最廣的角色是《康熙王朝》的康熙。雖然比不了焦晃老爺子的康熙,但還是得到了很多人的認可。
這時期的陳道明,可以說演啥像啥,無論是帝王,還是知識分子,或者是黑社會老大,都演得很像。
誰知他在電影《無間道3》的演技,妥妥的職業生涯滑鐵盧,給人一種演啥都是陳道明的說法也是從這開始的。
「演什麼都像陳道明」這句話是網友對近些年陳道明演技的評價,他不管演戲還是做人都完全端著了,演什麼都是康熙。
09 王志文
王志文是娛樂圈的一個異類,不接廣告、不炒作、不上綜藝。他是唯一一個從電影學院剛畢業,就被中戲老師挖到中戲當台詞老師的演員。
《天道》《過把癮》《無悔追蹤》《黑冰》等代表作,雖然不像陳寶國他們那麼硬,那麼有國名度。但他的台詞,觀眾可以用「聽」的不用看的,其它演員都無法跟他比。
聽王志文念台詞,不需要看字幕,完全可以把注意力集中在他的微表情上。也許是時代造就了如今的年輕演員說台詞只會念1234567,反正新生代沒發現有人台詞說得好的。
而且王志文戲路也很寬,角色反差大的也能演的讓人入戲,比如《天道》的丁元英、《風聲》的王特務、《無悔追蹤》的老馮、《叛逆者》的顧慎言。
10 奚美娟
前段時間,奚美娟憑藉電影《媽媽!》,拿下了金雞獎影后。她長得不漂亮,卻讓人過目不忘。
電影里的奚美娟演的太好了,真實的一塌糊塗,她站在那裡都是滿滿的戲。
奚美娟是少有的能同時兼顧大銀幕、小熒屏和話劇舞台的「全能型」老戲骨,從藝40餘年,不炒作,踏踏實實演好戲。
奚美娟塑造了無數深入人心的角色, 在《紅色康乃馨》《紅處方》《坐莊》《暗戰》里,她演的角色亦正亦邪,時而是無奈可憐的母親,時而又是暗藏殺機的貪官。
在追求藝術的道路上,奚美娟塑造各種不同風格類型的女性,戲外的人品更是令人信服,她是一個德藝雙馨藝術家。
結語
真正的老戲骨,能不斷揣摩角色,把觀眾的情緒帶到劇情里。而不是一套演技從年輕用到年老,要不然只不過是一個老演員而已。
也有些演員出名了,不願意再去精雕細琢各種角色,畢竟參加綜藝來錢快,還不用背台詞和劇本,所以這些人慢慢就活成了綜藝明星而不是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