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小菲」:深夜高掛免戰牌,向孩媽示好,並稱親愛的。假的

2022年12月04日23:52:14 娛樂 1858

這一段時間,汪小菲大S之間的恩恩怨怨、是是非非鬧騰得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前一段時間,剛剛開始了一波,還沒有消停幾天。昨天又掀起了一層漣漪,又颳起了一陣旋風。大S和汪小菲也是各曬各的清單和證據,似乎證明自己是對的。

「汪小菲」:深夜高掛免戰牌,向孩媽示好,並稱親愛的。假的 - 天天要聞

就拿汪小菲來說吧。12月3日21點32分的時候,他通過個人頭條社交帳號發布了一條微頭條。在其中,汪小菲透露了個人的信 用 卡在二人分開以後,留給了大S在使用。同時,還曬出了這張信 用 卡的消費清單。多則一筆上百萬新台幣,換成1:4.35的比例,也是好幾十萬人 民幣;少則也有十幾、幾十萬新台幣,換成人 民 幣也是幾萬、十幾、二十來萬的。


「汪小菲」:深夜高掛免戰牌,向孩媽示好,並稱親愛的。假的 - 天天要聞

看到這樣的清單,我們的感觸是這樣的:汪小菲太有錢,大S太敢刷!婚離了,還把信 用卡交到別人手上任意刷,你不做冤大頭還能怪人家大S?放到誰身上,誰也會這麼做。更何況現在又多了一個歐巴,他也需要錢花,他也需要買床墊,買大別墅啊。這可不是用紙和筆畫畫就有的了。

「汪小菲」:深夜高掛免戰牌,向孩媽示好,並稱親愛的。假的 - 天天要聞

正是汪小菲的這一次發文說信 用 卡交給了大S刷,也讓汪小菲圈了很多粉。很多人認為汪小菲還有同情心,還對那個家念念不忘。那怕是分開了,還要支付這個家的支出。只不過他不願意別人睡他的床墊,住他的別墅。可是,就有人不聽他的。這也觸碰了他的底線。

「汪小菲」:深夜高掛免戰牌,向孩媽示好,並稱親愛的。假的 - 天天要聞

後來,床墊要回來了,也消毀了,可是上面卻有斑斑印跡了。而別墅歐巴也搬出來了,也說自己要賣一套。事情到這裡,似乎就應該告一段落了。可是,幾天過後,又從對岸大S那邊刮來了一陣風,大S拿出了自己的證據想來證明自己。

而汪小菲一看又來氣了,就在昨天12月3日21點32分發了小短文:說他信 用 卡交給大S刷,同時,也把消費清單曬了出來。這一曬不要緊,風向變了,很多人開始支持汪小菲了。

「汪小菲」:深夜高掛免戰牌,向孩媽示好,並稱親愛的。假的 - 天天要聞

可是,讓人萬萬沒想到的是,時隔幾個小時之後的12月4日0時36分,有人冒充汪小菲發微博文了。他是這樣說的:

親愛的徐熙媛,和各位博友。我不管你和這個光頭什麼關係,你開心就好。但是我不想我們的一切成了談資.我真的想結束這一切了。讓孩子寒假回北京。咱們在一起的時候誰都沒傷害過誰。我知道你連表都不會看,但是你能把你那個助理偉琪的矯情勁說好嗎?所以,咱們不會也不要傷害對方。就讓一切過去吧,都成風了

看到「汪小菲」的這個發文,怎麼突然感到「汪小菲」想放下爭鬥,想堰旗息鼓,想儘早結束雙方的恩恩怨怨,想化干戈為玉帛。「汪小菲」深夜掛出的這個免戰牌,到底是為何?他的態度突然間為什麼會來這麼個大轉彎急剎車?

「汪小菲」:深夜高掛免戰牌,向孩媽示好,並稱親愛的。假的 - 天天要聞

是身心疲憊了,感覺累了?還是因為這事怕傷到孩子?還是頂不住了與論的壓力?還是有不為人知的其它隱情,害怕事情越鬧越大,問題越暴越多呢?畢竟一個家務事,一個分開過生活的事情,在網上鬧騰這麼長時間了,也沒有什麼意義了。

「汪小菲」主動和解,主動化干戈為玉帛是件好事,應該給「汪小菲」點贊。應該肯定作為一個男人,一個父親在這件事上的一個態度的轉變,也釋放了一個向好的信號。

可是冷靜下來仔細看,真正汪小菲的微博並沒有這個發文。這個發文卻是網上的傳謠,是有人冒充汪小菲在發文。

不過,他不是在火上澆油,而是想滅火。他的良苦用心大家可以理解。不過他冒充汪小菲的名義發文,就有些不地道了,就有些讓人不恥了。對於這個「汪小菲」,大家不必當真。

娛樂分類資訊推薦

不管你多節儉,這6類東西該扔就扔吧 - 天天要聞

不管你多節儉,這6類東西該扔就扔吧

過期藥品與保健品:家中的小藥箱往往是容易被忽視的地方,一些過期的藥品和保健品不僅失去了原有的效用,還可能產生有害物質,誤服將對健康造成嚴重威脅。大掃除時,務必檢查並清理這些過期物品,確保家庭用藥安全。
李曉旭:在《織造府》塑造從未有過的賈寶玉 - 天天要聞

李曉旭:在《織造府》塑造從未有過的賈寶玉

「上海觀眾以包容態度看待新編劇目,《織造府》演出現場的熱烈感覺撲面而來。」4月11日、12日,南京市越劇團團長,梅花獎、白玉蘭獎得主李曉旭攜新劇《織造府》登陸上海東方藝術中心,她分飾曹雪芹、賈寶玉兩角,帶領一群年輕演員展示不一樣的《紅樓夢》故事。《織造府》作為畢派小生,李曉旭對上海充滿感情,「我是畢春芳...
(文化中國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 天天要聞

(文化中國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中新社合肥4月13日電 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作者 傅天騁 黃梅戲遇上相聲曲藝,歷史人物「穿越」舞台,安徽方言化身「爆梗」——在安徽合肥一家相聲館裡,每天都上演著傳統曲藝與青春潮流的奇妙碰撞。劇場創始人薛培森透露,自推出「新派皖韻相聲」以來,「95後」至「00後」觀眾佔比突破80%,百餘座位周周爆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