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劇的女孩子們,太好嗑了

2022年11月26日23:41:04 娛樂 1853

在隔壁阿瑟還在和「公主」談戀愛、每放送個新劇情都得上一次微博熱搜的時候,《卿卿日常》悄悄火了。

上線三天,《卿卿日常》就成為了2022年貓眼劇集熱度榜冠軍(喜劇題材),討論度和播放量甚至險勝《點燃我,溫暖你》一頭。

這部劇的女孩子們,太好嗑了 - 天天要聞這部劇的女孩子們,太好嗑了 - 天天要聞

圖源網路

如今,《卿卿日常》播放進度已經過半,豆瓣也出分了——7.6分,雖然不像《夢華錄》(豆瓣評分8.0)一樣做到了口碑和熱度雙贏,但較之同時期播出幾部劇,也稱得上是「精品」。

不過,無論它的劇情如何,《卿卿日常》更難得的是從「女性角色們」破局,為觀眾們展示出了古裝劇作中少見的姐妹情誼。

這意味著,這部劇的女孩子們,才是最讓人「上頭」的。

簡單劇情+一點反套路=爆款潛力股

《卿卿日常》的背景設定在虛構的九川。天下共分九川(即九個地區),風土人情皆有不同。

九川混戰數年後,新川取得勝利,訂立百年和盟。和盟的條件之一是,每年各川要向新川選送適齡女子,與新川的各個少主和親,又被稱作「聯姻擢選」。《卿卿日常》便以此為背景展開了敘事。

這部劇的女孩子們,太好嗑了 - 天天要聞

天下分為九川,風土人情皆有不同/網路

男主角是新川排行第六的六少主尹崢,清朗俊逸、文武雙全,可礙於自己的庶出身份,一直處於「爹不疼娘不愛」的尷尬境地。

他選擇韜光養晦,給自己立了個「病秧子」人設,避過自己的二哥、也就是嫡長主尹嵩的鋒芒,蓄勢待發。

這部劇的女孩子們,太好嗑了 - 天天要聞

女主角則是來自霽川的李薇,「吃貨」和「躺平」人設屹立不倒。從霽川選入新川,李薇攜帶的行李全都是各種吃食,人生信條就是簡單的一句「吃好每一頓飯」。

至於聯姻擢選,別人只想入選,她則一心想著早早落選回家吃飯,甚至連面聖時的問答都只會背稿,惹得新川主一陣臉垮。

這部劇的女孩子們,太好嗑了 - 天天要聞

李薇啃骨頭也太香了/網路

一心只想落選、不停裝傻充愣的李薇,正因為表現得太差,只能在「新川創造營」里進個F班,陰差陽錯之下就被許配給了本就不受寵愛的六少主尹崢。

她像極了《創造營》中說著「我想快點回家」的利路修。想要反內卷、做鹹魚,卻恰好戳中了觀眾的萌點,一路走紅。

本劇由此誤會疊加,拉開了令人啼笑皆非的喜劇帷幕。

最經典的要數李薇剛嫁入六少主府,就聽說體弱多病的尹崢已經「病入膏肓」,時日不多了。

這部劇的女孩子們,太好嗑了 - 天天要聞這部劇的女孩子們,太好嗑了 - 天天要聞

明明說的是離書考只剩半個月,但李薇卻誤以為尹崢的病已經嚴重到「大限已至」的地步,驚訝之後便開始打起了自己的算盤。她在日曆上記下了「守寡日」「出殯入土」等時間節點。

這滿打滿算一個月,自己就能榮歸故里了。

這「僅剩」的一個月里,李薇四處打聽尹崢的喜好,硬核送菊花(黃的白的都有),讓來探訪的五少主化身觀眾「嘴替」:

這部劇的女孩子們,太好嗑了 - 天天要聞

另一邊,李薇在「守寡日」披麻戴孝,一手拿著洋蔥催淚,一手燒紙錢,甚至還設了一座靈堂。

這部劇的女孩子們,太好嗑了 - 天天要聞

當尹崢出現在她面前時,她還沒有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以為尹崢「死而復生」,自己撞了鬼,嚇得暈了過去。

這種「送終式祝福」所營造的反差,劇情雖然略顯老套,但卻是真真實實戳中了觀眾的笑點。

而這些笑點,全都穿插在稀鬆平常的日常生活之中,每天憂心吃什麼已經足夠了,閑暇時刻和好姐妹聊聊天,在內卷化的社會中過著「嚮往的生活」,正對應了它的名字——《卿卿日常》。

更難得的是,作為一部古裝劇,《卿卿日常》裡面沒有宮斗、沒有勾心鬥角,減少了刻意的煽情,主角們都在平平淡淡中享受著自己的生活,開展著各家的故事。

這部劇的女孩子們,太好嗑了 - 天天要聞

李薇和尹崢一起逗狗,這就是普通小情侶啊!/網路

以家國大義、痴男怨女為主線的古裝劇太多,以至於這部劇開闢了一個「二人三餐四季」的新視角,向觀眾描繪了一個充滿煙火氣的「輕日常」,成為了現在年輕人最新的「電子榨菜」。

「九川女子圖鑑」,破題出圈

新川的聯姻擢選,嶄露頭角的不止李薇一個,更多性格各異的女子們的命運在此交匯碰撞。

本劇最大的亮點之一,就像李薇說的這句話:「食物都有不同的口味,那女子當然也不應該只有一副模樣。」

這部劇的女孩子們,太好嗑了 - 天天要聞

在古裝劇中,我們已經習慣了用妃子之間的矛盾衝突來猜測劇中人物的命運走向。

但《卿卿日常》似乎熟知觀眾已經厭倦互相坑害的俗套劇情,將「反套路」進行到底,淡化了「雌競」在古裝偶像劇中的優先順序,憑藉新穎的群像設定收穫了一眾好評。

每個觀眾以為會挑起矛盾的劇情和來搞破壞的女性角色,最後都成為了「統一戰線」。這種教科書級的群像塑造,為破圈乃至成為爆款提供了豐富素材。

它還傳遞了一個很討喜的觀點,即「女子不是千篇一律的」。

這部劇的女孩子們,太好嗑了 - 天天要聞

李薇「不求上進」的躺平人設下,隱藏著的是真誠。

她在得知尹崢患有胃疾,時常食欲不振後,便想方設法地幫著掌廚研究新菜式。當尹崢問起時,李薇卻把功勞全推到掌廚身上,自己絕不邀功。

李薇待人直白、毫無心機,雖說仍然難逃「傻白甜」的人設框架,但偶爾的靈光一現還是為她點亮了不少「大智若愚」的高光時刻,也不奇怪尹崢會問「為什麼你可以讓每個人都喜歡你」了。

這部劇的女孩子們,太好嗑了 - 天天要聞

而女二號,來自胭川的郝葭,大家閨秀的外殼下隱藏著「滿級打工人」的內核。

郝葭把婚姻看做經營鋪面,自己只是「進京打工」的。她早早為自己挑選了一個位高權重的「東家」,即嫡長主老二尹嵩,未來主位的最有力候選人。

郝葭嘴上說著侍奉夫君、家庭和睦,實則內心OS是「我當然喜歡我自己」,寫出了一部極具反差的「內心文學」。

這部劇的女孩子們,太好嗑了 - 天天要聞

觀眾們明知道郝葭早已「心機超標」,但她這種遊離於封建婚姻思想之外的清醒,也讓諸多網友感嘆一句「很難不愛」。

除此之外,還有性格火辣、俠氣十足的丹川郡主上官婧,面聖時直言「我從來不知道讀書還分男女」。

看似遲鈍笨拙的螢川思思,卻在丹川水患時不吝財物,捐出一大箱金銀財寶,說自己「沒什麼別的特長,就是有點錢」,讓網友直呼「思思,你還缺姐妹嗎?」

以及「事業腦」金川郡主元英,與尹崢成親時坦言「等時機成熟我們就一別兩寬」,一心輔佐尹崢穩固朝堂地位,還幫助李薇成為合格的「六少主夫人」,嚴厲程度直逼教導主任,觀眾戲稱她為「元輔導」可以說是十分貼切了。

這部劇的女孩子們,太好嗑了 - 天天要聞

這麼多川的秀女們,按常規套路應該爭得不可開交了,但編劇卻不走尋常路,最大程度上弱化了「同性競爭」的矛盾,營造出了一種「美美與共」的氛圍。

最典型的是妻妾成群的三少主府內,沒有上演「三個女人一台戲」的爭風吃醋戲碼,有的只是「姐妹同心,其利斷金」的惺惺相惜,只因大家都是「被三少主忽悠回府的」。

三少主一離府,大家就像「今天老闆不在公司」的打工人,摸魚、喝酒、打牌樣樣在行。

這部劇的女孩子們,太好嗑了 - 天天要聞

《卿卿日常》的小女主設定,讓它作為一部「群像劇」的定位更加穩固,也讓更多其他的女性角色能被觀眾看見和記住。畢竟「大女主打怪升級」的強悍只是遊戲化的快感體驗,「霸道王爺愛上我」的童話橋段也只是慰藉情感和消解現實的手段,無法真正地讓「生活流」劇集落地。

雖然「每個人都是好姐妹」的設定有些失真,帶有些許的理想主義色彩,但作為「輕喜劇」,也無需過多考慮邏輯是否自洽,圖個樂呵,能下個飯也夠了。

女性群像,新的流量密碼?

美國方言學會曾於2000年1月舉辦了一個「世紀之字」的評選活動。在「科學」「自由」「正義」等關鍵字詞中,「她」以絕對優勢當選,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2001年,《新周刊》推出「她世紀」專題,用「女人生猛」來新解「她世紀」。指出21世紀將是女性崛起的新時代,女性會在更大的職業空間中獲得選擇和創造的自由,也將成為消費主義的主體。

這部劇的女孩子們,太好嗑了 - 天天要聞

而如今,以女性為消費主力軍的「她經濟」時代到來。市場為迎合女性觀眾的品位,關於女性的創作內容逐漸成為趨勢,女性群像劇也成為了近年來的熱點之一。

從2011年的《甄嬛傳》,到2016年的《歡樂頌》再到2020年的《三十而已》,女性群像劇以展現性格各異的女性角色們為中心,重點凸顯了女性角色如何生存、成長的處境,讓大批女性觀眾直呼「上頭」。

這部劇的女孩子們,太好嗑了 - 天天要聞

《甄嬛傳》又是誰的「電子榨菜」?/網路

以《甄嬛傳》為例。

在第3集中,華妃懲罰夏常在,一是害怕她將來有意與自己爭高下,二是給新進宮的秀女們一個下馬威,而她的這種做法也鞏固了自己在宮中所處的地位。

又比如皇后從斐雯那裡得知甄嬛和溫太醫之事後,便開始著手調查甄嬛,後來就聯合祺貴人給甄嬛來了一次名場面——「滴血驗親」,祺貴人的「臣妾要告發熹貴妃私通,穢亂後宮」堪稱劇中最經典的台詞之一。

這部劇的女孩子們,太好嗑了 - 天天要聞

《甄嬛傳》無疑是一部非常成功的女性群像作品,它不僅讓觀眾記住了謹慎黠慧、理性獨立的甄嬛,還成功記住了囂張跋扈,最後因愛生恨的華妃;表面上和善慈愛,內心心如蛇蠍的皇后;端莊大氣、心有傲骨的沈眉庄等多個非常豐富的女性形象。

而《甄嬛傳》作為古裝劇中最經典的宮斗題材劇作,將焦點放在了後宮女人們為了爭寵而產生的矛盾糾紛之中,妃子們之間針鋒相對,幾乎沒有真友誼可言。

在這個角度上,《卿卿日常》提供了一種新的破局可能。

《卿卿日常》中有關勾心鬥角的情節並不多,哪怕一開始郝葭與正夫人趙芳如的關係一度緊張,到後面也能體諒彼此的處境不易,從「相看兩厭」發展為「戰友同盟」。

不得不說,這種「去宮斗化」的嘗試,大力渲染建立在女人與女人之間親密無間的姐妹情誼關係,是國產劇對群像塑造的一種進步,也是「她劇集」中的女性敘事新視角,即擴大女性互相扶持的敘述篇幅,反而將矛盾衝突的情節無限壓縮。

這部劇的女孩子們,太好嗑了 - 天天要聞

當然,《甄嬛傳》中有關女性互助的情節也不是沒有,只是比較起來有些「少得可憐」。

像舒太妃勸慰甄嬛「與其老死宮外,不如想法子過些自己想過的日子吧」,此中憐惜體現得淋漓盡致;甄嬛和沈眉庄也是劇中女性間最牢靠的聯盟關係,一直強調「同心同德,彼此照應」。

這些情節讓觀眾得以從心機似海的後宮中逃離,獲得片刻的喘息。

相較之下,《卿卿日常》大力刻畫了女孩子們之間的友誼,讓心計與城府從古裝劇中淡去,不得不說是女性群像劇的一個重大進步。

這部劇的女孩子們,太好嗑了 - 天天要聞

除此之外,《卿卿日常》在女性群像敘事上的最大突破,使對於「姐妹關係」的描寫具備了當下性。

在面臨嫡長主對郝葭的家暴時,有共同遭遇的正夫人趙芳如表面上向著嫡長主,卻一邊說著「你別和她一般見識」,一邊推著郝葭往外走。

從單純地建立形式上的聯盟來反抗不平等的待遇,轉變成面對情感危機時,通過「同為女人」的共情來實現情感支撐和相互尊重。《卿卿日常》中對於「姐妹情誼」的描寫已經觸及到較高的層面。

今夏爆火的《夢華錄》也是一樣。《夢華錄》最為打動人的就是圍繞三個女孩徐徐展開的「京漂」故事,和她們之間互幫互助的情誼。三個女性角色各有所長,帶著各自的傷痛,在彼此扶持中努力展開新的生活,這種互助互愈的女性情誼,著實令人動容。

「女性之間的友誼——互相扶持,互相欣賞,這是讓我們得以生存下去的重要力量。」編劇張巍也坦言這是《夢華錄》最想傳達的理念。

這部劇的女孩子們,太好嗑了 - 天天要聞

「她劇集」不只是商業時代的文化想像,也不僅僅是引導女性觀眾實現二次消費的營銷策略。

女性題材作品應自覺地進行當下女性經驗的敘事,表達女性對於性別關係的主體性選擇和訴求。

《卿卿日常》對於「姐妹關係」的理解和敘事建構,就彰顯了女性群體對於新階段下「女性群像劇」的現代化審美需要,讓更多人關注到了女性個體之間的差異和閃光點,而不只是她們之間的矛盾與衝突。

女性群像劇該如何拍、如何推進,沒有一個最終的答案,但隨著鏡頭越來越多地對準女性、展示女性身上更豐富的魅力,而不像以往的古裝劇作一樣單純地販賣「聖上今兒個又去哪個院里了」的後宮焦慮和同性之間千篇一律的「你死我活」,女性群像劇該怎麼詮釋,或許已經有了更合適的解答。

參考資料

[1]「大女主」劇的女性群像研究 | 張夢思

[2] 芻議女性群像劇的意蘊建構與敘事策略 | 白薇

[3]《卿卿日常》:古裝cosplay,帶來一種不鬧心的快樂 | 澎湃有戲

[4]鏡像與凝視:「她劇集」的女性敘事新視角 | 劉亭

娛樂分類資訊推薦

不管你多節儉,這6類東西該扔就扔吧 - 天天要聞

不管你多節儉,這6類東西該扔就扔吧

過期藥品與保健品:家中的小藥箱往往是容易被忽視的地方,一些過期的藥品和保健品不僅失去了原有的效用,還可能產生有害物質,誤服將對健康造成嚴重威脅。大掃除時,務必檢查並清理這些過期物品,確保家庭用藥安全。
李曉旭:在《織造府》塑造從未有過的賈寶玉 - 天天要聞

李曉旭:在《織造府》塑造從未有過的賈寶玉

「上海觀眾以包容態度看待新編劇目,《織造府》演出現場的熱烈感覺撲面而來。」4月11日、12日,南京市越劇團團長,梅花獎、白玉蘭獎得主李曉旭攜新劇《織造府》登陸上海東方藝術中心,她分飾曹雪芹、賈寶玉兩角,帶領一群年輕演員展示不一樣的《紅樓夢》故事。《織造府》作為畢派小生,李曉旭對上海充滿感情,「我是畢春芳...
(文化中國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 天天要聞

(文化中國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中新社合肥4月13日電 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作者 傅天騁 黃梅戲遇上相聲曲藝,歷史人物「穿越」舞台,安徽方言化身「爆梗」——在安徽合肥一家相聲館裡,每天都上演著傳統曲藝與青春潮流的奇妙碰撞。劇場創始人薛培森透露,自推出「新派皖韻相聲」以來,「95後」至「00後」觀眾佔比突破80%,百餘座位周周爆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