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發布白起特輯 戰無不勝赤膽忠誠

2020年01月30日04:58:08 娛樂 1854

《崛起》發布白起特輯 戰無不勝赤膽忠誠 - 天天要聞

前世今生海報

由西安曲江大秦帝國影業投資有限公司出品,張博、邢佳棟、吳連生等眾實力演員聯袂出演的歷史史詩巨制《大秦帝國之崛起》在央視一套黃金檔播出已有一段時日,網路聲量不減,業內外好評不斷。今日,本劇將迎來 "最猛最烈"的壓軸大戲"長平之戰",作為指揮這場戰爭的秦國將領白起無疑成此戲的焦點,其先進的作戰理念,忠正不阿的人格特點,給世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崛起》發布白起特輯 戰無不勝赤膽忠誠 - 天天要聞

白起人物小篆

作為秦國的將領,白起為國家的崛起立下了汗馬功勞,乃戰國的不世之才。而反觀當下,中國改革開放事業正蓬勃發展,人才的作用與之緊密相連,作為當代人,也應努力奮鬥為國家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小力量。

《崛起》發布白起特輯 戰無不勝赤膽忠誠 - 天天要聞

白起激勵將士

千古戰神大顯軍事天賦 長平之戰勝利開啟戰國新篇章

作為歷史上最著名的將軍之一,白起憑藉其無一敗仗的記錄被世人封之為戰神,成為本劇最鮮明的人物標籤之一。正如特輯中所體現的,白起不僅在沙場作戰,有萬夫不當之勇;在君前奏對,也不失名將之風;更能出使列國,大顯外交之才。故,隨著《大秦帝國之崛起》的熱播,觀眾們也再次目睹了兩千多年前戰神的風采,為其折服。

《崛起》發布白起特輯 戰無不勝赤膽忠誠 - 天天要聞

白起排兵布陣

一句 "兵無常勢,水無常形,能因敵之變化而取勝者,謂之神"就簡明扼要的道出為將為戰之道。而"垂沙之戰"、"伊闕之戰"、"鄢郢之戰"、"華陽之戰"、"長平之戰"等著名戰役,更是白起軍事天賦的最好佐證。但從句中也可以知曉,他並非殺伐、殘酷的冷血之人,"兵者、凶也,兩軍交戰,就算是一個小小的差池,也會讓成千將士喪命。"等句句箴言,讓大家看到了一個有血性、知生命可貴的戰國英雄。隨著三國鼎立齊國差點被滅,到秦趙兩國相爭,打破戰國新格局,《崛起》的重要看點之一長平之戰,即將拉開帷幕。作為白起生平最猛烈、亦是最後一戰,大家拭目以待。

《崛起》發布白起特輯 戰無不勝赤膽忠誠 - 天天要聞

白起與王對話

白起精神照古觀今人才乃強國根本

白起雖出身戎馬,但其自身的匠人精神也令人敬佩,從一個士卒一步步走向人生巔峰,成為秦國的重將名臣,戰國的不世之才。了卻國家天下事,用軍事素養,才能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為國家開疆擴土,出使魏國破解三國合縱,解國家危難之局。

《崛起》發布白起特輯 戰無不勝赤膽忠誠 - 天天要聞

賜劍自裁

國以人興,政以才治,人才乃強國的根本。反觀當下,中國正是有許多像白起的這樣的愛國之士,大才之人,才有如今改革開放事業的大好局面。兩彈元勛鄧稼先、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首位科學類諾貝爾獎獲得者屠呦呦等,無一不勤勉克己,心懷祖國,為國家發展事業建功立業。在現如今國際競爭環境日益加劇的大背景下,人才強國的戰略意義更顯突出,當代人也應順應時代發展,努力奮鬥,為國家的發展建設貢獻自己的小力量。

娛樂分類資訊推薦

00後治沙少年被指擺拍立人設,拍沙漠種樹視頻1個月賬號粉絲214萬,合伙人回應 - 天天要聞

00後治沙少年被指擺拍立人設,拍沙漠種樹視頻1個月賬號粉絲214萬,合伙人回應

極目新聞記者 郭邇近期,00後異瞳男生王金在沙漠種樹治沙的視頻走紅。從4月9日發布第一條視頻,截至5月9日,他的賬號有214萬粉絲。這位「治沙少年」短時間內火出圈,其背後是否有團隊和公司包裝的話題引發熱議後,有團隊稱其為擺拍、立人設。據封面新聞報道,與王金有過短期合作的楊先生告訴記者,王金的多期治沙視頻並非獨...
5月古裝多爆款《赴山海》《藏海傳》《韶華若錦》,誰是必追Top1 - 天天要聞

5月古裝多爆款《赴山海》《藏海傳》《韶華若錦》,誰是必追Top1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古裝劇《淮水竹亭》《榜上佳婿》《落花時節又逢君》正在各平台熱播中,新一波古裝大劇又將來襲,5月待播古裝劇集多爆款,《赴山海》《藏海傳》《烽影燃梅香》《韶華若錦》《夜不收》《華山論劍》等古裝劇將陸續來襲,誰又是你心中的必追劇
特朗普對外國電影徵稅,或影響美國文化霸權 - 天天要聞

特朗普對外國電影徵稅,或影響美國文化霸權

文娛行業也逃不掉!特朗普大手一揮,不針對製造業,調轉槍口,對美國電影業「開火」了:所有在外國製作的電影都將要徵收100%關稅。 據新華社報道,當地時間5月4日,特朗普在社交平台上發文聲稱,....
預警研學開講啦!成都七中同學們的提問讓海歸博士直呼「有水平」 - 天天要聞

預警研學開講啦!成都七中同學們的提問讓海歸博士直呼「有水平」

今天上午,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迎來了一群特別的"訪客"——來自成都七中初中學校的39名師生。他們帶著對防災減災科技、災害預警安全的好奇心,開啟了一場充滿科技與趣味的研學之旅。Part 1:初印象 — "原來預警技術這麼酷!"活動一開始,科技成果轉化部楊主任為同學們做了"自我介紹"。從減災所的成立初心,到地震預警發展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