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ST一般指電影或電視劇的主題曲(或片頭片尾曲)和主要的插曲
作為兩大頂流楊冪和許凱的首次合作,網友們的關注點卻不在此處,而是——
「感恩張碧晨毛不易老師不虐之恩!終於唱了一個happy ending的cp!」
不怪網友們關注點走偏,實在是這兩位歌手之前的OST演繹太過深入人心。
不久前,網上公布了一張某音樂平台近四年來播放量破百萬的影視原聲帶列表。
足足數十首曲目,卻來來回回都是由那幾個眼熟的歌手演繹。
且每個歌手適配的劇情風格格外鮮明。
從清宮虐戀的《梅香如故》,大唐情愛的《光的方向》;
到北宋官宦宅斗的《知否知否》,天界悲歡輪迴的《不染》……
其中一部分歌手,唱過的影視劇歌曲數量,早已遠超自己的獨立發表作品,被網友們親切地稱為——
「OST歌手」。
OST歌手最奇妙的地方,當屬他們的歌曲自帶「人設」。
眾所周知,一聽到周深開唱,就知道劇情要虐起來了。
就拿周深最早出圈的代表作——《大魚海棠》的主題曲《大魚》來說。
關於這部動畫的劇情、當年引發的爭議,或許已經逐漸被互聯網淡忘。
但伴隨著周深的歌聲,許多人還是記住了影片的核心特徵——虐。
甚至前段時間抖音又掀起一波對《大魚海棠》的懷舊熱潮,高虐歌詞配上古風濾鏡,讓人一秒入戲:
「怕你飛遠去,怕你離我而去,更怕你永遠停留在這裡。每一滴眼淚,都向你流淌去……」
圖源:《大魚海棠》
周深聲線的虐戀影響力,可見一斑。
說起來,周深絕對稱得上是OST界的勞模,曾經創下19分鐘內連唱40首自己OST作品的紀錄。
光是今年,截止到8月份,他所演唱的OST歌曲,數量就足有17首之多。
不難理解,由於周深聲線較為柔和,對於慢歌與抒情歌曲有著天然的優勢,自然適合這種虐戀時刻的舒緩曲調。
時間一長,聽到周深的歌曲,不少觀眾已經習慣性地開始打預防針:
注意注意,要開始虐了!
就如前段時間熱播的《蒼蘭訣》,插曲《余情》在全劇最虐的時刻應聲出現。
伴隨著小蘭花倒在東方青蒼的懷中,周深的聲音隨之響起,彈幕中一片哀嚎:
「深啊,又開始唱了。」
「周深你在這兒等著我呢。」
……
小蘭花送東方青蒼走的時候,彈幕又開始悲傷:「深深又送走了一個。」
以至於周深自己都調侃道:「我都想捂住自己的嘴。」
長此以往,觀眾甚至會害怕周深的歌聲在劇中出現。
年初《開端》臨近尾聲時,男主怕自己無法進入下一個循環,叮囑女主保重,兩人在可能生離死別的擔憂中,告白擁吻。
周深的歌聲就在此時「不合時宜」地出現。
網友便立即高呼:「周深你唱小點聲。」
畢竟,大家也不想看著絕美愛情落得個傷心的下場。
當然,周深並非OST屆唯一一個「遭人嫌棄」的,處於同一境況的毛不易,也是遠近聞名的悲情專業戶。
毛不易的歌曲技巧不多,但勝在感情豐富。
聲音有一種「蟲鳴」的質感,很容易唱出底層小人物細膩的心理感受。
也正因如此,演唱虐心歌曲時,總有一種穿透人心的質感。
最為觀眾所熟知的當屬《香蜜沉沉燼如霜》,只要一到虐戀時分,毛不易的「不願染是與非,怎料事與願違」準時響起。
觀眾們便在彈幕里泣不成聲:
「前方高能,毛老師要唱歌了」
「毛老師你出去」
……
主演本人也在微博玩起了「毛骨悚然」這一熱梗:
許多網友在聽多了之後總結出規律:只要毛不易一出來,劇情走向就開始往死里虐。
香蜜女孩的哀嚎
同為仙俠劇的《千古玦塵》也沒能逃過,前期有多甜,後期就有多虐。
於是毛不易唱出「用一生,書寫等待」時,網友們又忍不住了:
「毛老師,快收手吧」。
難怪在OST界,毛不易又被稱為「毛BE」。
除了兩位男歌手之外,悲情女聲中,張碧晨絕對是最具代表性的。
代表作《年輪》《涼涼》,都是極其出圈的歌曲,也都是虐戀的典型。
至今仍有不少觀眾,耳邊一響起「涼涼夜色為你思念成河」,腦海中就是夜華與白淺的生離死別。
很多網友稱張碧晨是「不虐不唱」,同樣怕極了她在自己cp相遇的畫面出現。
近來播出的《請君》,張碧晨就演唱了主題曲《有時無期》。
你是用一生解不完的謎題
答案無處尋覓
在我心底
墓志銘的每個字都關於你
從歌詞里都能看出的「絕望」和「悲情」,當背景音樂開始播出,「張碧晨別唱了」的呼喊準時出現在彈幕中。
將本就虐心的氛圍渲染到極致,這些虐戀OST歌手,可謂「功不可沒」。
自然,並不是所有影視作品都要呈現無限的虐心,一部劇同樣有諸多歡喜的元素。
諸如笑料、大團圓、甜寵等情節,就需要有適當的背景音樂來為這份輕鬆保駕護航。
在這方面,劉宇寧、汪蘇瀧等歌手是絕對的行家。
與毛不易的外號「毛BE」不同,由於劉宇寧演唱的OST往往在高糖時刻出現,也因此,他被網友們戲稱「愛情保安」。
同樣是為《蒼蘭訣》演唱的主題曲,官方還要說明這首是電視劇的「溫情主題曲」。
當周深送走了東方青蒼,劉宇寧歌聲伴隨的,卻是東方青蒼回來,與小蘭花深情一吻的場面,甜度爆表。
現代劇《冰糖燉雪梨》中,劉宇寧演唱的《當遇見你》,也往往出現在令人心動的甜蜜時刻。
「這一秒,像夢一般的心跳,只有你能夠明了」
於是也有網友玩起了梗:「摩登司儀劉宇寧,你的CP一定行!」
有時即使是悲情時分的音樂,有了劉宇寧演唱,結局也總會通往HE。
電視劇《長歌行》中,劉宇寧飾演的皓都比武招親,沒幾招就被對方打趴下,由其本人演唱的片尾曲《一愛如故》開始響起。
有網友吐槽:「自己被打,還要唱自己的BGM。」
不過沒過多久,局勢就得到逆轉——皓都最後獲勝。
果然,在自己的BGM里,就算是險境也能化險為夷,甚至還能恰好倒在心愛的人懷裡。
當然,「愛情保安」的責任不能由一個人來守護,與劉宇寧相似,汪蘇瀧也是公認的甜寵專業戶。
當年為《微微一笑很傾城》上頭時,誰還不會哼那句:
「是你讓我的世界從那刻變成粉紅色,是你讓我的生活從此都只要你配合。」
除了甜蜜的小情歌,汪蘇瀧的聲音也常在一些輕喜劇中顯現,《小歡喜》中搞笑冤家的逗樂氣質,就與他的聲線相符。
插曲《閃耀》,句句都是帶著青春氣息的蓬勃向上。
我無比慶幸此刻年少
青春正燃燒
哪怕這明天一路飄搖
也揮舞著驕傲
去年有部劇找來了汪蘇瀧多年前創作的歌曲《小星星》作為插曲。
女主準備回老家,與不得不分開的男朋友最後一次見面。
用汪蘇瀧的歌曲表現一對苦命鴛鴦的結局,也算是起到了舒緩劑的作用。
得以讓這對悲情年輕人,享受最後一刻的浪漫。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這些OST歌手承包無數影視劇歌曲,演唱也極其專業,卻並非一直飽受好評。
前段時間《蒼蘭訣》爆火,主題曲《訣愛》強勢出圈。
觀眾們一邊為這位FIR樂隊的前主唱再度翻紅感到開心,一邊也深深感嘆:
「這次終於不是周深劉宇寧張碧晨了」
驚喜了,但沒完全驚喜
國產影視的OST,被這幾位歌手劃分「地盤」已久。
來來回回總是這些老面孔,各自又有著自己相對固定的風格。
於是,也有網友好奇了:
有這麼多歌手,為什麼偏偏指著他們幾個來演唱OST?
這個問題的答案,或許要從「影視音樂」這一辭彙的誕生說起。
在最初,影視並沒有「主題曲」「片尾曲」這些概念。
正是人們開始有意識讓音樂配合畫面,起到調節氣氛、推動情節等一系列作用,才出現了「影視音樂」。
《知否》的主題曲「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就為電視劇增色不少
它擁有兩重意味,第一是可以獨立成為一首歌,第二則是要配合影視中的情節。
所以,對於OST來說,它除了要滿足歌曲的基本要求外,還有一種更為特殊的屬性——
故事感。
更準確地說,配合劇作行進的故事感,或是虐戀情深,或是甜蜜動人。
有了這層要求,演唱者的篩選範圍,則縮小許多。
聲音自帶娓娓道來故事感的歌手們,更容易被製作公司青睞。
即便是吃瓜網友們,也對這一點深有感觸
再者,熱門OST歌曲往往隨著頭部影視劇得以流傳,對歌手流量的考量,也是一大重點。
如果歌手自身有可觀的知名度,則會在一定程度上對劇集的宣傳起到作用。
周深的微博轉贊評數據,甚至不輸各大影視劇主演
於是我們也能看到,這些「OST歌手」們大多都是些所謂的熟面孔。
他們不光在歌手這一領域大放異彩,在熱門綜藝或是影視劇中也常常擔任重要角色。
圖源《毛雪汪》
如今大多數平台有了一鍵跳過片頭、片尾的功能,許多觀眾都並非是在劇中聽到主題曲。
也因此影視製作公司對歌手本身宣傳因素的考量,要比歌曲複雜得多。
以至於OST歌手扎堆,粉絲甚至出現逆反心理。
豆瓣小組評選「你最不想聽誰唱OST」,周深劉宇寧票數遙遙領先
人人都喜歡聽故事,這是OST被強烈喜歡的一大原因。
被很多人詬病的「抖音快手熱曲」,其實也是以故事感,作為自己的賣點:
上百萬人使用的BGM「你的眼睛,像星星,亮晶晶,一眼就墜入陷阱」,利用的正是歌詞中對曖昧關係的精準表達。
有人說「OST就是高級版的抖音熱曲」,這話並非沒有一點道理。
觀眾享受這些歌曲輔以劇情帶來的深刻感受,但也會擔心——
影視金曲的爆火,會讓別的類型的歌曲逐漸失去市場。
另一方面,對歌手而言,國劇井噴式爆發的這幾年,固然使他們收穫更多機會。
但流水線一般的產出速度,歌曲風格蓋過歌手個人特色的現狀,也是不得不擔憂的問題。
如何在利用好OST歌手之外,處理好觀眾審美疲勞的問題,或許仍是國產劇不得不面對的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