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內容 抄襲必究
文:謝汶青
安陵容在殿選前,因為不小心把茶水灑在了夏冬春身上,夏冬春不依不饒,各種語言大肆侮辱。
看到這個場面,眉庄說到:皇家宮苑,天子近旁,誰這般輕狂?
甄嬛看不慣,要去解救安陵容,眉庄拉住了甄嬛,不要甄嬛管閑事。
直到夏冬春實在太過分,欺負人到讓安陵容下跪的侮辱程度。
旁邊也有人看不下去,要上去為安陵容說兩句,另外一位和她在一起的姐妹攔了下來:姐姐別去得罪人,皇上怎麼會去選一個窮鄉僻壤出來的女兒做妃嬪。夏氏倒有幾分可能入選。
名利場中的人,都有一個特徵,那就是勢力,做事情首先考慮的是對方的身份,以及是否對自己有利。
眼看著安陵容要跪下來時,甄嬛實在看不下去,衝過去,這次眉庄沒有攔住。
我們來看看甄嬛是如何終止這場鬥爭的,這裡面都有那些技巧?
甄嬛:一件衣裳罷了,夏姐姐寬宏大量,不值得生氣。
甄嬛看到夏冬春的咄咄逼人,其實已經很生氣了,不過,在出面干預的時候,依然是先給夏冬春戴高帽。
夏冬春很勢力,第一句先問:你是誰?
在她認為,假如官職高過自己父親,她才會聽,假如低的話,她才不會聽。
夏冬春這種評判人的標準其實很符合名利場的規則,只不過她表現的太露骨,太直白了。
而且這種僅僅用父親職位來評定一個人高低的標準,過於死,因為人是變化的,兒女的職位雖然受父母家世影響,
可是,也不是一成不變的。例如,她入宮不到三集就死了,而她萬般看不上的安陵容則活的時間比起她長得多。
即便就拿父母的職位來說,也是在變化中,所以,這種名利場的評判標準,可以用,但不能太過於迷信。
後來,夏冬春的死,也是這種評判標準害的。
在她認為皇后一定在後宮最大,可惜,沒有想到,華妃雖然不是主位,但是,卻有實權,皇后雖然身在其位,卻時常被架空。
所以,夏冬春告訴我們,在名利場中,切記不要太勢力,也就是可以勢力,但不是過了。
甄嬛報了家父的職位。
夏冬春自言自語道:大理寺少卿,也不是什麼高官。
但是,她也在掂量,雖然算不上高官,但是,也不是隨意可以欺負的。
甄嬛:凡事只論個理字。
然後甄嬛又說:我只是為姐姐著想罷了。今日漢軍旗大選,姐姐這樣怕會驚動了聖駕。若是龍顏因此震怒,又豈是你我可以擔當的。
即便聖駕未驚,若傳到他人耳中,壞了姐姐賢良的名聲,更丟了咱們漢軍旗的臉面。如此得不償失,還望姐姐三思。
富蘭克林有句經典的話 :如果你想要說服別人,要訴諸利益,而非訴諸理性。
甄嬛這段說辭,每一句都站位夏冬春角度,為夏冬春的利益做權衡,而且還把利害說得明明白白,
夏冬春即便再跋扈,此時,也該清醒了,因為甄嬛說到了夏冬春最在意的幾個點。
甄嬛是如何知道夏冬春在意什麼的呢?
這段話,一看甄嬛就如同是夏冬春肚子里的蛔蟲,那她是如何知道夏冬春最害怕最在意什麼呢?
第一,任何人都害怕皇上龍顏大怒,除非這個人是明著找死。
甄嬛從夏冬春剛才的話語中,就確定夏冬春是個官宦人家的女兒,這種女兒一般都知道權大一級壓死人,所以,她會搬出皇上。
又加上今日比較特殊,是殿選之日,全國稍微有點身份的官宦之女基本都聚集在此。
假如有人出來攪場子,那皇上肯定更會下狠心處置她。
這個知識其實是一般常識,只是夏冬春這種聲音大,不用腦的人,才不會思考到這點。
第二,即便皇上忙著殿選沒有現場觀看到,因為夏冬春鬧得大,一杯茶水就讓安陵容跪下來。
這事很有可能傳到很多人耳朵里,大家評論起來,也會說夏冬春不夠賢惠,屁大點事就欺負人,這孩子不賢惠。
要知道,在清朝時期女人的名聲可是非常重要的,再說,夏冬春能夠來殿選,看樣子,很想殿選上。
所以,她會尤其注重自己的名聲。
甄嬛說的這兩點,都關乎夏冬春貼身利益,所以,她才打算休戰。不過,她要給自己一個台階下,於是說到:我會記住你。
甄嬛:姐姐貌美動人,見過姐姐之人,才會念念不忘呢。
甄嬛不氣不怒,言語中,依然把夏冬春舉高高。
看完這一段,我就在想,假如是我呢?
我在看到夏冬春那副輕狂勁也是一百個不舒服,我也想打抱不平,我會如何做呢?
我想,我肯定會先指責夏冬春一番,然後分解事情經過再次驗證夏冬春仗勢欺人。
可是,最後的結果會如何呢?
以夏冬春高傲的性格,肯定不服輸,那梁子也必然是結下了。
依照眉庄的性子,也是,因為她聽到夏冬春吼出的第一嗓子,就說到:皇家宮苑,天子近旁,誰這般輕狂?
這句話用的也是規矩,就如同甄嬛說的凡事論理是一樣的。
不過,甄嬛的論理一說是中性,而眉庄的這句話很明顯是利用規則,去印證夏冬春輕狂。
夏冬春在聽到有人說自己輕狂的時候能不情緒激動嗎?
一激動,架估計就會轉到眉庄這裡。本來是去拉架的,這不,還給自己染上一場爭吵來。
所以,我們假如沒有一定的說服力,準確說,沒有一定的把握,遇到外人吵級還是找警察叔叔,或許會讓事情變簡單。
一對比就會發現甄嬛是一個處理矛盾的高手。
我們大家在生活和職場中,肯定時常會遇到矛盾,如何處理矛盾,甄嬛這招可以多品一下。
還有甄嬛作為安陵容一個素昧相識的外人,如此出頭為其打抱不平,也是收買人心中布施原則的一種應用。
關於布施原則,我之前在解讀《夢華錄》時寫過的,點這裡複習(《夢華錄》趙盼兒是如何做到讓很多人發自內心的願意幫助她?)
這不,安陵容感激得不要不要:多謝姐姐出言相救,今日之恩,沒齒難忘。
甄嬛趁熱又摘花給安陵容戴,還送一副耳環當見面禮。
試問一下,假如是你,你能不感激嗎?
我相信安陵容當時是發自內心的感激,至於後來的背叛,那也是有著各種原因的。
可是,即便這樣,安陵容臨死時,還是告訴甄嬛:皇后殺了皇后。
甄嬛也正是因著這一句話,尋找線索,然後設局,扳倒了皇后。
對於如何收買一個陌生人的心,甄嬛算是教給我們一招,總得來說,甄嬛的那句:真心,真心最重要,還是交友的精華。
雖然篩選中,有錯誤,有看走眼的,不過,我認為,大方向一直都是對的。
這裡面引申出一個問題,眉庄的出身,知識儲備量都算是和甄嬛不差上下,而她為何沒有甄嬛在後宮混得好呢?
有她寧可枝頭抱香死,不曾吹落北風中的骨氣,不過,在為人處世,收買人心上面,她還是不如甄嬛慷慨。
安陵容和夏冬春的事,她也在,但是,她的態度就是不要理,當然了,能力是一方面,她有可能覺得自己沒有能力終止他們之間的爭鬥。
可是,態度更重要,她是冷漠的,即便甄嬛要去打抱不平,她也是先阻攔的。
明哲保身也對,只是自己遇到同樣的困境時,也是很難找到幫手。
後來,在後宮中,她可以說只有甄嬛一個幫手,溫太醫也是甄嬛介紹給她認識的,假如沒有甄嬛在後宮的幫扶,她估計也活不過10集。
而甄嬛正因為在與人相處中,時常用布施原則,她的身邊才會聚集到端妃,敬妃,欣常在等一群人。
她能坐上太后寶座,可以說是她的團隊送上位的。
這篇我們不但要學習甄嬛如何處理矛盾,也要學習她如何拉攏陌生人。
我是情感領域創作者,喜歡研究婚戀,兩性關係,痛恨道德說教,喜歡挖掘事情的根源解刨分析問題,如果喜歡歡迎關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