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著歷史厚重的塵埃,我們從史書中窺見華夏民族的昌盛和苦難,一代代人都不敢忘卻那百年來的挫折和苦難。我想目睹過戰場的殘酷的人,會更珍惜和平的得來不易。觀看萬里歸途,哪怕隔著屏幕,也為那滿地的廢墟殘骸和戰場的血腥殘酷感到窒息;硝煙戰火不斷,失去家園流離失所,朝不保夕的難民,迎面而來一種深深的絕望,人命在戰爭中是那麼的脆弱。
我們沒有生在和平的年代,我們幸而生在和平的國家,在我們的身前和背後有祖國,有人民子弟兵,有擋在我們面前的英雄,而我們被保護得很好。
圖片源於電影《萬里歸途》劇照
努米亞深陷戰火,臨危受命的宗大偉和成朗,為了尋找白嫿母女和遺留在交戰區的公民,在撤僑的人流中逆行。踏上了充滿危機和不確定的路途,那萬里的歸程,不止一次的與死亡擦肩而過。支撐他們穿越戰火和荒漠,走完那漫長艱險的32萬6713步路程的,是回家的信念,是相信祖國不會放棄他們的信念,是信仰,也是力量。一句回家,是他們最深最深的期盼。
在轟炸後存活的軍人
影片中,讓我印象深刻的有三個場景,一個是在交戰區被轟炸後,以滿城的廢墟為背景,就剩下一個努米亞的政府軍人,轟炸結束了,他活了下來,卻選擇了飲彈自盡。看著祖國山河破碎,看著戰友無一生還,絕望和麻木吞噬了他,軍人以祖國利益為先,守護祖國和人民為己任。他無法蚍蜉撼樹,在絕望之下,選擇與祖國共存亡,他沒有逃,將自己留在了那片硝煙瀰漫的戰場,與戰友同眠。
圖片源於電影《萬里歸途》劇照
守衛邊境的邊境官哈桑:國家是我的信仰
宗大偉為了打開邊境通道,與邊境官哈桑相識,從不愉快的開始到後面握手擁抱成為朋友。哈桑是邊境的守門員,一句「國家是我的信仰」,讓我對他印象深刻,風雨飄搖之際,他堅守秩序和原則。宗大偉在和哈桑臨別時說:一切都會變好的,活下來。哈桑說:活著,他希望能看到那一天的到來。可他終究看不到了,國家淪陷了,叛軍將他殺害吊在了城牆之上。他盡到了他的使命,守護在邊境直到了生命的盡頭,為了國家犧牲了。
圖片源於電影《萬里歸途》劇照
輪盤賭,不能去選擇的退路
穆夫塔和宗大偉進行了兩場對賭,第一次,為了找到私自離開的劉明輝幾人,他和白嫿還有瓦迪爾脫離了大部隊,找到劉明輝他們的時候不幸遇到了叛軍。穆夫塔妄圖用他外交官的身份還有白嫿等人的性命,讓他代表中國承認叛軍的政權。死亡面前,宗大偉拒絕了,他對著錄像的鏡頭說:我祖國會讓你們血債血償。震懾於中國的影響,穆夫塔決定放了他們,卻不許瓦迪爾走,阿里部落與他們有世仇。
穆夫塔給了宗大偉一個選擇,選擇輪盤賭,活下來就放了瓦迪爾,瓦迪爾是同伴,宗大偉做不到放棄他。面對生死關口,每一個正常人都會猶豫和害怕,在123倒數中,瓦迪爾替宗大偉做了選擇,他拿起了槍,轉向了穆夫塔,瓦迪爾被射殺了,他還沒來得及回到迪拉特,他臨終只說了兩個字:回家。
圖片源於電影《萬里歸途》劇照
在邊境關口,穆夫塔抓了白嫿母女,又再次給出了輪盤賭的選擇,三輪輪盤賭,為了救白嫿母女,為了章寧,宗大偉只能選擇接受。宗大偉顫抖的握住槍,腦海中不斷浮現和妻子的通話,想起對妻子的愧疚,想起剛出生的女兒。每一次開槍都是生死邊緣的掙扎,卻不能選擇退路。幸運的是穆夫塔不敢拿自己的生命做賭注,的槍里根本沒有子彈,在最後一次開槍中,穆夫塔阻止了宗大偉,要宗大偉下跪,他就放了白嫿母女,當聽到這的時候,宗大偉果斷開槍了。他贏了,穆夫塔不止輸掉了賭約,還輸掉了威信。宗大偉送了穆夫塔一句話,他在影片中出現了三次:面具戴久了,真成你臉了。
圖片源於電影《萬里歸途》劇照
如果最後一槍真的有子彈,我想宗大偉在答應的時候就已經做好了最壞的打算,影片的開頭,宗大偉曾經因為責任和使命,虧欠妻子,為了妻子和即將出世的孩子,只想儘快回國。可最終,他還是一次次選擇逆行,再次選擇責任和使命,死裡求生,帶著125人走上了回家的路途。
圖片源於電影《萬里歸途》劇照
祖國,是堅強的後盾,是信仰,是力量,只有祖國的強大富強,才能更好守護山河和人民,弱小意味著挨打。就如影片所說的一切都會變好的,祖國也會越來越好,華夏民族經歷了太多的苦難,這得來不易的和平,需要珍惜,也需要居安思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