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這段時間最讓人期待的國慶檔電影非《萬里歸途》莫屬了!
距離上映不到5天時間,鄧超、鹿晗、劉詩詩為首的一眾巨星,齊上線為它宣傳打call。
而這部電影的主題曲,則是天后王菲獻唱。
從這個配置和陣容來看,這電影牌面是真的大!
那麼這部電影有什麼樣的配置,能讓這麼多明星來給它打call呢?
首先,從電影的監製以及演員陣容來看。
該電影的監製是《流浪地球》導演郭帆,由張譯、王俊凱、殷桃三人坐陣,老演員加後起新秀,為大家上演一場撤僑行動。
要說這裡面最大的質量保障還得是張譯,畢竟是公認的影帝。
再次於戲里挑大任,張譯可真是不容易。
吳京去探班《萬里歸途》,看到他正拍攝危險動作戲,著實捏了一把汗。
只見張譯一臉疲態,都沒活動身體直接就是上,期間還不忘提醒周圍人帶好口罩,免得被煙嗆到。
其次,再從這部電影的口碑方向來看。
「看題材和演員整容就知道不會差!」
「種真實題材的電影確實只有拍了,才有更多人知道,知道回家兩個字的分量,知道回家,對於所有中國人的意義,很期待!」
其中,不少人也是沖著影帝張譯來看的,畢竟有張譯出演的影視作品,口碑都是有保證的。
出道16年,讓張譯養成了一個在演好戲的同時,還能將低調親和融於心的職業素養。
看完他的經歷,張譯到現在才獲得影帝,說實話,其實有點晚了。
那麼,這次,我們就來聊一聊大器晚成的影帝——張譯,他背後究竟有什麼樣的故事呢?
01
1978年,張譯出生在哈爾濱。
他從小的理想是當播音員,儘管他的成績一向優異,高中時在重點學校就讀,可以往更前景的理工方向發展。
但張譯從高二開始,就一門心思要去考北京廣播學院。
只可惜,張譯的運氣不太好,一共考了兩年。
初次通過但是沒夠畢業時間,而第二次卻發揮失常了。
落榜的張譯瞬間迷茫,不知道該幹什麼。
剛巧那年碰到哈爾濱話劇學院表演班招生,畢竟也是門藝術,經過家人建議,他選擇試一試。
學了半年,張譯發現表演比播音有意思多了。
有那麼幾次他看話劇都是痛哭流涕,這和他原來對話劇認知的大吼大叫、虛假式表演風格截然不同。
經過深入的了解,讓張譯堅定了學表演的心。
有人建議他去北京,那不僅能天天看話劇,還可以學表演。
於是,張譯18歲那年獨自一人跑來了北京。
彼時的張譯瘦高個,脖子長,好似弱不禁風的文弱書生。
據他後來的老師回憶,對張譯第一印象就是覺得這孩子長得不好,學表演很夠嗆。
最開始,張譯並沒有受到外在條件的影響。
他走南闖北考戲劇學院,將所有藝校都考了一遍。
唯獨沒考北電,還一副料到的樣子,因為他知道那是看臉的。
結果張譯算盤打錯了,其他的藝校雖說沒北電看臉程度嚴重,但不意味著不注重外在形象。
就這樣,張譯受限於長相,在一眾表演院校考試中均落榜了。
後來張譯去考解放軍藝術學院,又因為體檢不達標,甚至都沒有見到主考官,就被篩了下去。
不幸中的萬幸,張譯最後被北京軍區的戰友話劇團看中,如願開始了他的表演生涯。
話雖如此,張譯在話劇團里的日子也並不順利。
他經常無戲可演,好不容易抽中兩個小品的表演機會,又因為緊張或是播音嗆嚴重,而被罵道:張譯,你就是個死人!
沒辦法,張譯只能去兼職主持人或是負責裝卸台,等一系列副業工作。
其實,張譯並非沒有其他優勢。
當團里發現他寫字好速度又快,就將其安排去寫會議記錄了。
憑藉著能寫一手好字,張譯被領導重用,還差點成為政治處當幹事。
為什麼說差點?
張譯的夢想是去演戲,所以他勝任不了這份工作,也不想去做。
在想辦法回絕後,張譯有種被拋棄的感覺,好在於文字中,他找到了歸屬感。
張譯的寫作能力越發嫻熟,主要是沒戲拍所逼出來的結果,與其等待還不如自編自演。
還別說,張譯真有那麼點當編劇的潛質。
他寫過一次劇本,成功拿到600塊稿費,但卻並沒堅持下去。
2004年底,張譯接了一份小說改編成劇本的工作,一共20集。
結果他前後忙活了大概6個月的時間,寫到18集,就快要完工時,製片人卻突然說不要了。
這就意味著張譯的付出白白浪費,最後一分錢都沒有拿到。
他坦言很受打擊,當時每個月千把塊工資,幾乎都投資在了寫作上。
甚至連房子都是借的朋友,只要對方一回家就得騰地。
門口有6塊錢的石板鍋,張譯天天拿它來充饑。
加一個雞蛋是7塊,而這種「奢侈」他卻不敢享受。
天無絕人之路,雖說張譯編劇的道路戛然而止,但他的表演機會卻悄然而至。
02
在話劇團里,張譯沒少看過話劇。
有時候實在缺人手,就把他叫來做群眾演員。
這些都是張譯的過場,唯獨有一部話劇,令他情有獨鍾。
它是電視劇《士兵突擊》的原版——話劇《愛爾納突擊》,由團里的筆杆子蘭曉龍創作。
張譯喜歡這個劇本,雖然他可以客串,但實際上卻是永遠上不了檯面的演員。
就算一些重要角色因故不能出演,團里也不會讓他上台,反而到別處找演員。
愛爾納突擊拍了整整6年,在許多次排練結束後,張譯總會留到最後。
先是假裝鎖門,再悄悄溜回去將戲演一遍。
那時候張譯還不知道,多年的排練這場戲經歷,以後都會派上用場。
27歲,當編劇走投無路的張譯,開始四處找劇組跑龍套。
他得知導演康洪雷,即將把愛爾納突擊改編成劇,激動萬分下連夜寫了一封請戰書。
張譯用動人的誠摯語言告訴康導,他做夢都夢見過自己演許三多,字裡行間也有不少酸楚。
看完後的康導,並沒有讓張譯演許三多。
因為形象不合適,但兩人之前有過合作,出於這份關係,他給了張譯班長史今的角色。
溫順有包容心的史今,是個典型的利他主義人物,總是竭盡所能幫助不被所有人看好的許三多。
很多人覺得史今太傻,傻到可以為了一個兵,搭上自己的前途和榮譽。
但是這個人物給主角留下了堅持下去的理由,更是給觀眾留下了看著天安門就能痛哭流涕的經典橋段。
雖然沒有演上心儀的角色,但張譯憑藉著《士兵突擊》,從媳婦熬成了婆,再也不愁沒戲拍。
有意思的是,走紅後的生活,讓張譯極度不適應。
他曾穿著大褲衩出門買雞蛋,被人認出來就提著雞蛋趕緊跑。
結果跑得太急,雞蛋在樹上撞碎了,蛋液就順著網兜往下滴,那個畫面要多滑稽就有多滑稽。
不過,一個角色塑造得太成功,也不見得是好事。
對於張譯而言,之後找上門的全都是軍旅諜戰類型。
從《我的團長我的團》到《生死線》,再從《兵團歲月》到《鋼鐵年代》,有一段時間,張譯的戲路就這樣被限制了。
直到2014年,迎來了張譯演藝生涯的一個轉折點。
在這部打拐片里,張譯和黃渤、郝蕾這樣的實力派搭檔。
但他一開口,卻將觀眾的所有注意力都吸過去。
從說台詞到表情動作上的細節,張譯都拿捏得很到位。
似乎過去的10多年裡,他在暗處當配角的日子,反倒成了他後面大放異彩的最好養料。
憑藉該片,張譯拿到了金雞獎最佳男配。
他一上台感謝了17個人,原本想以最酷的方式只說一聲謝謝。
但自從18歲立志做演員以來,這是張譯人生第一次在舞台上得到認可,他實在捨不得浪費這次大好的機會。
至此,這位曾被認為演戲就是一個「死人」的演員,整整熬了將近20年,才算是真正意義上完成了心愿。
03
《親愛的》讓張譯獲得了進軍大熒幕的門票,合作的導演從賈樟柯到陳凱歌,再到最後的張藝謀。
張譯影片質量提升,自然票房也是蹭蹭往上漲。
後面他基本上以每年一部電影的速度營業,完成了電影生涯第1個10億。
2018年,張譯又迎來了演藝生涯上的一個轉折點。
他被港片導演林超賢相中,在動作片《紅海行動》里飾演蛟龍突擊隊總指揮楊銳。
眾所周知,每個演員和林導合作都是要脫一層皮,否則也不會呈現出最後高質量驚心動魄的大場面動作片。
張譯為了拍《紅海行動》,可是受了不少苦。
除了要接受地獄般的軍事訓練,還有熟練掌握機械、越野等項目。
每天要負重15公斤以上,在氣溫高達40多度的摩洛哥,高強度去拍槍戰戲。
在一場爆破戲裡,張譯腳踝不幸骨折。
雖然疼痛難耐,但為了不耽誤劇組拍攝進度,他還是一瘸一拐完成了工作。
功夫不負有心人,《紅海行動》一經上映,觀眾從頭到尾看出了媲美黑鷹墜落般的戰爭氣氛。
全篇不拖沓,整體凸顯三個字:就是干!
本來《紅海行動》在上映首日,是排座率最低的電影,但最終還是成為了2018年春節檔票房黑馬,拿下冠軍的稱號。
經此一役,張譯成為了內娛票房號召力最高的演員之一,因為觀眾發現他不僅演得了文戲,武戲也很耐扛。
後面張譯在《攀登者》、《我和我的祖國》回歸到文戲,再次奉獻上了他精湛的演技。
這兩部電影,讓張譯的總票房突破了88億。
直到《八佰》的出現,他憑藉著貪生怕死的老算盤這個角色,才拿下百億票房先生的稱號。
有人說張譯這個百億票房先生含金量不夠高,畢竟不是主角,而觀眾只認大男主。
這也是那時候張譯演了許多爆款片,卻依舊無法真正出圈的核心原因。
終於!張譯等來了《金剛川》男主張飛的角色,不少人看完後都得對他說一句:牛!值得一個影帝獎盃。
電影里張譯的表現有多精彩?
他所飾演的張飛,可以說奉上了整部片里最燃的時刻。
十幾個人的高炮連,最後只剩下半截身體的張飛在堅守,就是這樣的他,用半截殘軀將周圍澆上汽油,吸引轟炸機過來。
殺紅眼的張飛,最後用盡全力喊出——來吧,以一炮擊中美國空軍的頭,為好兄弟成功報仇,而自己也燃燒成灰燼。
能呈現如此好的逼真效果,張譯在背後的努力不容忽視。
拍這段戲時,他曾因為極度投入而缺氧導致暈眩,簡直是在用命演戲。
《金剛川》這部電影對張譯意義重大,儘管並沒有讓他獲得影帝獎項,但卻收穫了和國師張藝謀合作的機會。
接下來,張譯和張藝謀先後合作了《一秒鐘》和《懸崖之上》,且都是實打實的男主。
最終,他憑藉著《懸崖之上》的精彩表現,拿下了2021年金雞獎最佳男主。
再次回到張譯身上
很多人都說,影帝獎盃對於張譯而言來得太遲了,但當事人卻不將它當回事。
用張譯話來說,他喜歡在戲裡的感覺,熱愛這份工作。
願意成為戲裡各種各樣的人,講述著不同的故事,盡最大努力將溫暖和幸福傳遞給所有人。
這就是一個真實的他,通過拿獎或者是其他頭銜定義張譯的演員身份,還不如實打實拿出好角色。
這次張譯在《萬里歸途》里飾演的是一個外交官,但拋開這個身份,他同樣也是一個有血有肉的普通人。
在預告里,就看到了張譯身為丈夫和外交官兩種身份,面臨選擇時糾結而又痛苦的樣子。
文戲武戲同時信手拈來的張譯,又面臨上了一次極大的挑戰。
真正欣賞實力派的觀眾,早已為張譯的新片,準備好了錢包。
不知道了解完他的你,是否願意在國慶為《萬里歸途》獻上一張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