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導演鄭曉龍又一部大製作、大陣容古裝劇《羋月傳》橫空出世,鄭導之前幾部作品《北京人在紐約》《金婚》《甄嬛傳》可都是部部經典,款款爆火。結果《羋月傳》的表現卻不盡人意,反響平平。
究其原因,一是《羋月傳》以戰國時期為背景,對觀眾來說較為陌生,二是《羋月傳》的劇情更多偏向於國與國之間的鬥爭,相比國斗,或許觀眾更喜歡看宮斗。
儘管《羋月傳》並沒有成為爆款劇,但它也造就了一段令人印象深刻的愛情佳話,那就是黃歇和羋月的意難平——黃歇是羋月的青梅竹馬,兩人少時生情,兩小無猜,為了能和羋月在一起,他抗旨逃婚,又被義渠人打落懸崖,他為她願意獻出一切,甚至是生命。
而羋月是如何看待自己與黃歇的這段感情呢?她說:「發乎情止乎禮,不過是至親罷了。」
他們雖然有情,但時過境遷,禮儀規矩約束,曾經的深愛已經被歲月磨滅,如今他們只能退為至親好友,紅塵一別再次相見,身披綵衣繁華如許,如今她已是大秦太后,曾經一切不過是前生前世,再做不得數。
那麼歷史上與孟嘗君、平原君、信陵君並稱戰國四公子的春申君黃歇,又是怎樣的人呢?他可也曾有過刻骨銘心的初戀?
一、勸說秦王與楚結盟,初露鋒芒
春申君黃歇所處的時代,群雄並起,百花爭艷,思想與文化百花齊放,有四位德才兼備的君子被推崇為戰國四公子,春申君黃歇便是其中之一。
要說其他三位都是皇親國戚,成為一國翹楚不足為奇,但春申君黃歇出身卑微,他的聲名遠揚純粹是靠自己的實力。
黃歇活躍的時期正值秦楚頻繁交戰,當朝楚頃襄王熊橫因為他父親被秦國張儀所騙,不僅與齊國斷交,還在與秦開戰時大敗,被秦國俘為人質,客死他鄉,直到三年後才魂歸故里而對秦國痛恨不已。
秦楚成了世仇,戰火不斷,楚國被拖入泥潭節節敗退。
此時黃歇正巧在秦國遊學,作為楚國人,眼看楚國有難,他便找到秦王獻言獻策,黃歇指出,秦王執意攻打楚國只會便宜了韓趙魏三國,東方的齊國也能抓住時機坐大,得不償失,不如與楚國結盟,如此一來秦國東南無憂,出兵討伐是一馬平川。
秦王看黃歇此言有理,立刻採納了黃歇的計策,此時的秦國十分強橫,楚頃襄王見秦國主動求盟,又要求太子熊完入秦作為質子,怎敢不從,乖乖讓黃歇陪熊完入秦。
雖然太子入秦為質,但好歹是化解了一場危機,秦楚兩國國君也都對黃歇有了深刻印象。
二、以命相搏熊完歸國,聲名鵲起
太子熊完在秦國的日子並沒有想像中那麼難過,黃歇和熊完享受的是國賓級待遇,秦王以上賓之禮對待他們,黃歇與熊完也當了幾天無憂無慮的富貴閑人。
可沒過多久,楚頃襄王熊橫病危的消息傳到秦國,黃歇深知,熊完如今身在秦國,熊橫一死,他就是楚王,秦國一定會以熊完性命相要挾來索要楚國土地——楚王病危,太子身在異國,能不能讓熊完儘早回國,此時成了決定楚國存亡的關鍵。
黃歇當機立斷,巧妙安排,他精心布局了一場熊完出逃的戲碼,讓熊完偽裝成車夫隨楚國使節離開秦國,而黃歇自己則在秦國閉門謝客,假裝熊完病重,以此穩住秦王,並隨時準備犧牲自己以換取熊完安全。
這是一場豪賭,黃歇用自己身家性命做擔保,換來了楚國權力的順利交接,他置之死地而後生的計謀成功了,熊完回國後不久便成為楚考烈王,而秦王因為佩服黃歇的膽量,放他回歸楚國。
而熊完感念黃歇曾經以命相搏的恩情,封黃歇為丞相,黃歇也因為此事獲得「春申君」頭銜。
黃歇的權謀和膽識為他博得二十幾年的相位,只是人的慾望總是無限的,當野心膨脹,黃歇已經不滿足於此,他也在一次次權力的追逐中,逐漸迷失了自己。
三、獻出孕妻移花接木,利欲熏心
公元前242年,六國聯合伐秦,春申君黃歇全權負責領軍作戰,他帶領六國合縱聯軍一路攻至函谷關,在函谷關,秦國傾舉國之力討伐六國,六國聯軍大敗,倉皇逃竄,楚考烈王將作戰失利之責歸咎於春申君黃歇,自此開始冷落了他,不久後將他調離國都,春申君黃歇到封地吳擔任宰相之職。
此時的楚考烈王沒有兒子,皇位繼承人空懸無人,黃歇為了討好楚王,搜羅全國適齡婦女進獻於楚王,雖然每天有數不清的婦人來往於宮廷之中,但沒有一個生下兒子。
正在黃歇焦頭爛額之際,趙國的李園帶著親妹李嫣來想獻給楚考烈王,李園知道楚王生育能力不佳,擔心妹妹不能有孕而被冷落,便伺機做了春申君的侍從,又在不經意間提及齊王派使臣來求娶李嫣,黃歇果然來了興緻,當下便要見見李園的妹妹。
李園將妹妹李嫣帶到黃歇面前,黃歇被李嫣的美貌迷得神魂顛倒,當下便將她收為侍妾。
不久後,李園親妹李嫣有了身孕,按照她和哥哥事先策劃的瞞天過海,移花接木的計劃,她開始勸說黃歇:「如今您大權在握,楚王的兄弟都對您虎視眈眈,楚王無子,待到楚王壽終,楚王的兄弟就會登基稱王,到時您不僅會失去寵信,還會有性命之虞,江東封地和尊貴地位都將不保。我得您恩寵不久,也無人知道我有身孕,您如果將我獻給楚王,我生的兒子就會是未來國君,到時您就是無冕之王,榮華富貴享之不盡,整個楚國都是您的,您覺得呢?」
黃歇被李嫣的計策打動了,他欣然同意了獻孕妻亂朝綱將整個楚國據為己有的計劃。
黃歇此時的情商智商全在權勢面前歸零了,他的膨脹與自負最終害死了他。
四、慘遭殺害身首異處,下場凄慘
李嫣被黃歇獻給楚考烈王后立刻便被寵幸,不久後便生下一個兒子,此子被楚王立為太子,李嫣因為生下皇長子母憑子貴被封為王后,所謂一人得道雞犬升天,李園也因此得到器重,開始參與朝政。
可太子是黃歇的兒子,這個秘密就像是一根刺不斷刺痛李園兄妹的心臟,這種一旦敗露就是滿門抄斬的秘密,當然是越少人知道越好。
李園因此暗中豢養刺客,想要伺機殺死黃歇,此事有不少人都知道,可因為黃歇在為官後期肆意妄為,狂妄無禮,得罪了不少人,沒有人願意提醒他。
黃歇門下門客朱英不忍,遂提醒黃歇小心李園,警惕李園在楚王過世後對黃歇下手,殺人滅口,但黃歇充耳不聞,認為李園此人懦弱,自己也不曾虧待李園,李園沒有理由刺殺自己。
見黃歇執迷不悟,朱英怕禍及自身便逃之夭夭了,可憐黃歇還不知道自己即將大禍臨頭。
公元前238年,楚考烈王病重,黃歇本有機會聽從朱英意見提前對李園下手,可他並沒有採取朱英的建議。
17天後,楚王病逝,李園提前入宮安排,在棘門埋伏下大量刺客,而此時的黃歇自認為自己權傾朝野,手眼通天,還做著自己兒子當了王,他就是無冕之王的美夢,自顧自入宮憑弔楚王新喪。
殊不知,他已經踏進了自己的死局,按理說李園的計謀並不算高明,從一開始和妹妹李嫣合夥哄騙黃歇,再到後來私下培植力量豢養刺客,黃歇這個縱橫朝野十幾年的老手怎麼會看不出來呢?
他太輕敵了,他太大意了,當慾望當道,理智全線崩盤之時,命運的拐點就要到了,而李園,正是抓住了人性的弱點,最終將黃歇送上了黃泉。
毫無防備的春申君黃歇被全副武裝訓練得當的刺客當場砍下頭顱,曾經叱吒風雲的戰國四公子之一,曾經靠無礙辯才和無邊膽識化解秦楚兵戎的一代翹楚,就這樣身首異處。
寫在最後
當然,後來繼位的楚幽王是黃歇與李嫣之子的論證全在司馬遷的《史記》中,但是身處漢武帝時期的司馬遷,對戰國時期的史實記載只能依靠流傳下來的史料和實地考察,在秦始皇統一六國後便下令焚燒了六國史書,所以司馬遷所能參考的史料其實也非常有限,在這種情況下,有很多流傳很廣的民間故事也被司馬遷當作史料記載下來。
而春申君獻孕妻亂朝綱的故事也很值得推敲,首先,楚考烈王並非無子而是兒子眾多,其次,楚幽王上位後不久便爆發宮變,抹殺他上位的合法性,也成了新的統治者篡權奪位的重要依據。
但不管怎樣,黃歇此人具雄才偉略,名列四傑當之無愧,他曾多次救楚國於危難之中,在任宰相期間,對外率兵禦敵,對內處理國事,儘管與秦軍一戰大敗,但是他敢於直面軍事力量雄厚的秦軍,一路將秦軍逼至函谷關內,已是壯舉。
可惜他前半生過於英明,後半生又過於糊塗,身處丞相之位卻有國君之權,讓他開始逐漸膨脹,利欲熏心,他害怕丟掉權勢,他渴望權力更大,他幻想九五之尊,最終被權力蒙蔽了雙眼,被勢力扼殺了理智,利令智昏,恃寵而驕,得了個身首異處的下場。
人心是永不能被滿足的,有些人選擇努力奮鬥,有些人選擇終南捷徑,到最後,有些人名利雙收,有些人家破人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