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家英說英國女王庇蔭香港,有民眾跪地痛哭,黃安喊話:是要殉葬嗎——引言。
【本文主筆:安寧】
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過世之後,全世界不少網友對她表示了哀悼,在很多人心中,她是偉大的女性,是她引領了大半個世紀英國的輝煌。總的來說,「一代傳奇」女性的落幕,難免讓人唏噓。
但是對不同的人、不同的國家來說,女王的「偉大」程度,還是要打一個問號的。
這麼多年來,在英聯邦國家體系之內,有些人並不完全認同所謂的「君主」——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所以,對她的離世,大家表現得狀態迥異。
而在女王正式葬禮舉行之前,不少地方也開始自行對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的離世,表示哀悼。
中國香港地區的民眾,就在街邊擺放了花束,寄託心中的哀思。民眾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坐在街邊大哭,甚至下跪的行為,實在是讓人無法理解。
很多人說,我跪天,跪地,跪父母,現在早就沒有君臣制了,中國也沒有君主制了,怎麼這堂堂的中國人,還要跪一個遠在異國他鄉的英國女王(老太太)?這背後該有怎樣的「奴性」,在歷史上,那是一段殖民的時期,什麼時候成為了一種「榮耀」?
無獨有偶,不光是個別香港地區市民的做法,有些名人的表現,也像「孝子賢孫」般,讓人無法理解。
知名的香港男演員羅家英就在自己的社交帳號上,曬出了他悼念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的照片。
羅家英的文字非常煽情,他寫道:我出生,女王登基時,我七歲,這70年來,英國女王是我的長輩,她看著我成長到老,香港在英國女王的庇蔭下,成了「人間福地」。
羅家英配的圖,是香港地區市民紀念英國女王的鮮花擠在一起的照片。
羅家英還寫道,「送上鮮花一束,致敬意,萬世流芳,大象無形。」
表達對於一代女王落幕,寄託哀思,可以理解,但要說香港是在英國的庇蔭下,成了人間福地,這簡直就是挑戰國人理解的底線。
歷史上,香港曾經怎麼屈辱被被英國拿了去,學過中國近代史的心裡都有數。而香港之所以有如今的國際地位,哪怕就在英國統治期間,也是背靠了祖國內地,才有了更多的資源。
英國女王說到底,不過就是按照民間的說法,是王權的象徵,精神上的象徵,她真的能給香港帶來多少實際的「福音」,恐怕這麼想的人,是王室童話故事看多了吧?
(外媒對香港民眾哀悼女王的報道截圖)
知名歌手黃安在自己的社交帳號上,對那些哭得死去活來的部分香港網友說道:「你媽死了,你也沒哭這麼傷心,要不要殉葬呢?」
與黃安有相同思想的還有香港一位叫高志森的導演,他特別不能理解羅家英的留言。
在他看來,沒有香港人自己多年來的努力和自強,香港不可能成為人間福地。香港之所以有現在,都是香港人自己奮鬥出來的,是祖國大陸母親對它的強有力的支撐,而不是英國女王的庇蔭。
無獨有偶,早年從江蘇蘇州移居到香港地區,後來又回內地發展的女星劉嘉玲,也在自己的社交帳號上,寄託了對伊麗莎白二世女王去世的哀思。
她的言論沒有羅家英那麼直白。在她看來,女王是世界級的優秀女性,她在瞬息萬變的社會裡維持國家的長治久安,她的離去是這個時代無法替代的損失。
劉嘉玲把整個社會的「長治久安」,歸功於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的統治,這簡直又是一個做白日夢、王室童話故事看多了的人的代表。
按理說,劉嘉玲在內地出生成長,在香港成名發展,後來又把事業發展的重心放在內地,她應該更熟悉過往的那些歷史,何故說出這樣不妥當的話?
反過來可以想見,連明星都這般表現,那些普通跪拜在地上痛哭不已的個別香港民眾的表現,也就看著不那麼奇怪了。
我只想說,一代傳奇女性過世,我們適當地表達哀思可以,哪怕我們跟她沒有任何關聯,只是為了表示對她的一種敬意。但是,像「孝子賢孫」般痛哭不已,跪地不起,大可不必。英國歷史上對中國的那些侵略,不能美化在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過世的那些所謂傳奇里。
銘記歷史,才能更加珍惜當下,希望娛樂圈的明星們也能牢牢記住這一點,到底是誰真正的庇蔭了我們?是我們成長的這片土地,而不是萬里之外的那個高高在上的所謂「君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