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電影院新上映的新電影《明日戰記》終於被CCTV-6點名了,這部電影古天樂是項目發起人、總監製。
某種程度上,《明日戰記》誕生的過程比電影本身還要精彩,如果用一個字概括那就是「細」。
10年時間,1700個特效鏡頭,4.5億預算,古天樂初心是希望用時間和精力努力讓《明日戰記》成為中國首部科幻機甲電影,彌補與好萊塢一流科幻片的「門檻差距」。
前期籌備、中期拍攝、後期製作,故事、劇本、概念設計、置景道具、動畫預演,某個步驟出問題,一發而動全身,沒有直接的參照物。
純中國特效團隊製作,一個鏡頭48秒,一秒就渲染12天,48秒用了576天才完成,1700個特效鏡頭,全片90%特效完成,為了拍攝《明日戰記》古天樂還收購了一家本土特效公司。
一切從零做起,單就機械的前期準備,就花掉3年時間。僅一頂機甲兵佩戴的頭盔,200多個零件,先畫圖,再拆解每個零件,然後把每個零件從零開始打磨成型,直至完成整套機甲。
一切錙銖必較,精雕細琢,都是為了提升觀影感受!
為中國電影科幻機甲的「第一次」,古天樂下了血本,甚至透支了未來!
可惜現實就是這麼殘忍,十年時間漫威《復聯4》都結束了,十年前變形金剛大賣,十年後市場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觀眾對這類電影熱情大減,對科幻劇情的要求也在與時俱進!
這幾天,古天樂一個人一晚上跑了十個影城;到東方甄選直播間用進步神速的港普與俞敏洪、董宇輝一塊宣傳電影;在短視頻平台學著拍攝短視頻與觀眾對話。
古仔說,不會直播,學!不會拍短視頻,學!不會做特效,學!這不僅是古仔做電影的態度,也是他的生活態度。
這麼多年古天樂拍了那麼多電影,沒有一部看到他這麼努力地宣傳,認真跟觀眾互動,他是真的愛科幻機甲,真的想為中國科幻機甲電影作出貢獻。
古天樂曾經在金像獎頒獎典禮上壯志滿懷地說,「今天我所有得到的一切都是在這個電影圈裡得來的,我今天得到的一切都是觀眾和電影給予我的,我不管怎麼樣都要在這個圈子裡,我一定會做好香港電影,我一定會搞定《明日戰記》!」
《明日戰記》是古天樂科幻夢的起點,之後我們或許還會看到更多來自古天樂的「天下一公司」出品的科幻電影,也許項目進度慢,甚至質量不穩定,票房也達不到爆款的高度,但是這份來自中國電影的責任,永遠會被歷史記住。
古天樂說,「始終都要有人做這些事情」,要做中國獨立完成的科幻電影。
今天,《明日戰記》終於被CCTV-6報道,六公主先是承認國產科幻片更難得到大家的認可,接著從客觀角度誇明日戰記特效棒,是接近國際化水準的電影。
「這樣一部電影,已經到了一個接近國際化的一個水準了,這是非常值得讚歎的」。
「古天樂先生對於機甲的這種熱愛,他在發現中國做機甲動作片,所有的視效需要重新來過的時候,專門成立了一個天下一公司,這是我們中國人自己做的特效,投入了10來年的時間,去做這樣一部電影,在這兩點上做到了目前華語電影最高的一個水平,而且觀感非常過癮」!
與此同時,央視六公主充分肯定了古仔的堅持是非常有意義的事,具有敢為人先的長遠價值,多些這樣的種樹人,整個行業都會提升。
「如果種樹的人多一些的話,那其實整個行業都會提升。」
明日戰記所帶來的不僅是特效展示的震撼觀感,更是古天樂十年的堅持,對中國科幻片是一種突破和領頭。古天樂十年磨一劍,為中國電影填補上了「機甲科幻」這塊重要的版圖。
央視六公主影評專家說,機甲科幻電影經驗的積累會反哺今後的科幻電影製作。
「機甲科幻作為科幻的細分類型,跟其他類型不一樣,基本沒有出現過,這個類型的出現會把整個電影工業鏈全鏈的水平提升起來。不管是創作層面還是資本層面,5年以後,規模就起來了,規模一起來,才能有各種可能性。這個路徑就是中國製造業,像很多從0開始,一點點拼上來的行業的路徑一樣」。
「一部這樣的片子的完成,它可以整個地拉高你的行業,無論是你的服化道,還是你的特效,所以這樣的片子其實會帶動整個行業的提升!」
縱觀影史,金字塔尖的科幻作品從來不只靠「嘔心瀝血」就可以鑄就,它需要的是一整套完整的「工業體系」,全方位的「專業人才」,長達數十年的「高額投入」,與不斷試錯下的「經驗積累」,以及一個能夠「回血」的市場。《流浪地球》證明過華語科幻的「回報潛力」,可即使拍續集製作團隊依然謹慎再謹慎。
突然想到,古天樂此前在電影活動上的發言,「如果你跟我說什麼不好,當然我一定會聽一定會改。」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最後,請大家給國產科幻一點時間,我們得先學會跑,才能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