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偉倫:不負赤誠,書寫滾燙音樂人生

2022年01月21日12:02:04 娛樂 1734

陳偉倫:不負赤誠,書寫滾燙音樂人生 - 天天要聞

在歲末年初之際,有幸和陳偉倫老師一起,暢談他的滾燙音樂人生!


他是獨一無二的唱作人、獨立音樂人,他一直潛心研究將中國古典音樂、傳統民族音樂與當代流行音樂融合,創作出極具個人風格的音樂作品。

他也是業界頂級音樂編曲、音樂總監和音樂製作人,曾參與制作李宇春易烊千璽阿朵等當紅歌手的單曲和專輯,他就是陳偉倫。

披荊斬棘的哥哥》在2021年成為現象級的綜藝節目,帶火的不僅是三十多位哥哥,還有那些很燃很炸的經典舞台音樂,正是出自音樂總監陳偉倫之手。

節目收官後,陳偉倫沒有停下步伐,擔任了王者榮耀「2021共創之夜」、江蘇衛視跨年演唱會、「哥哥們」續篇——《我們的滾燙人生》的音樂總監,同時籌備推出虛擬歌手「徵羽」。


陳偉倫:不負赤誠,書寫滾燙音樂人生 - 天天要聞

二十年磨一劍

不負赤誠與熱愛

自2001年成立個人音樂工作室至今,陳偉倫為自己而唱,也為別人而作:創立藝術音樂品牌「新樂府」,跨越不同領域和風格;擔任歌手演唱會與綜藝節目的音樂總監。看似二十年磨一劍,對他來說,這只是音樂路上恆久不變的赤誠與熱愛。

陳偉倫:不負赤誠,書寫滾燙音樂人生 - 天天要聞

陳偉倫在《披荊斬棘的哥哥》中擔任音樂總監

2021年,外界對陳偉倫的印象新增了一個標籤——《披荊斬棘的哥哥》的音樂總監。投入到「哥哥」的創作中,無疑是陳偉倫2021年最大的收穫,他毫不掩飾地表達了對節目組的感激之情。

「他們給予我很大的創作空間,從音樂類型、表演內涵到舞台設計,大家都有非常一致的創作理念:抓住每位哥哥的不同特質,突出男性群體的情感抒發。」陳偉倫介紹道,「每個環節都是自我突破的過程,有些創作是無拘無束的,有些是無心插柳的,還有些是天馬行空的……」正是創作者這樣真摯的情感表達,才深深地感染到觀眾。

陳偉倫:不負赤誠,書寫滾燙音樂人生 - 天天要聞

《給電影人的情書》節目截圖

「在《給電影人的情書》張智霖、張晉和尹正三人的表演中,尹正對著化妝鏡唱歌,起初是一面非常完整的鏡子,在綵排過程中被意外碰碎了。我們扶起鏡子時,發現人臉映在破碎的鏡子中,把『對鏡自語』的孤獨感表達得淋漓盡致,決定把破碎的鏡子放到正式演出中,與張晉一開始撞破鏡子的設計巧妙結合,顯得非常現代化和有衝擊力。」

作為音樂總監,陳偉倫把每個作品都當作自己的孩子,從無到有,傾注心血,例如被視為整個節目最複雜、爭議最多、最難產的——《達拉崩吧》。雖然經歷多次製作會議,始終無法確定最終方案,但這依然是陳偉倫最滿意、印象最深刻的作品。

陳偉倫:不負赤誠,書寫滾燙音樂人生 - 天天要聞

《達拉崩吧》節目截圖

「因為它在音樂上有顛覆性的突破,融合古典音樂等諸多元素,同時每位哥哥都拿出了自己巨大的熱情去參與整個創作,最後呈現的內容非常豐富。」陳偉倫說道,「雖然節目已經播完了,但至今還有很多同事、朋友,甚至網友留言討論其中的細節,這是我們作為製作人最感欣慰的事情。」

陳偉倫:不負赤誠,書寫滾燙音樂人生 - 天天要聞

投入到「哥哥」的創作中,無疑是陳偉倫2021年最大的收穫!


陳偉倫:不負赤誠,書寫滾燙音樂人生 - 天天要聞

匠心

音樂需要共鳴與互動

陳偉倫非常注重觀眾與表演者的音樂共鳴感,為了讓觀眾在看演出時,能夠真正地被音樂所觸動,他會在前期製作和後期混音的整個過程中,跟表演者進行非常細緻的溝通,確保他們在表演時找到最佳狀態。

王者榮耀「2021共創之夜」中有一個《西遊組曲》的節目——它是由四個民樂和一個打擊樂組成的原聲樂器演出。「王者榮耀共創之夜是一個融合很多音樂類型的晚會,它需要在錄音和混音過程中進行特別細膩的處理。」為了保證演奏家錄製節目時的狀態,陳偉倫會在製作前期邀請他們到錄音棚進行多次錄音,並根據各自的特點進行再創作和優化。經過這樣多次的棚內錄音磨合,一方面是幫助他們找到自己的狀態,另一方面也可以為他們提供充足的備用素材。

陳偉倫:不負赤誠,書寫滾燙音樂人生 - 天天要聞

《西遊組曲》節目截圖

「每位演奏家都有自己的創作想法、演奏技巧和臨場狀態,當他們真正到舞台演出現場錄製的時候,我們也會結合現場空間感進行後期混音,這些工作都是為了讓屏幕前的觀眾聽到完美的音質,演奏者和觀賞者之間能夠形成強烈的音樂共鳴感。」

而音響團隊作為現場音樂製作和技術服務保障團隊,對舞台演出的音樂呈現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音樂總監承擔著藝人和音響師之間溝通的責任。「每個人對聲音的審美和追求都是不一樣的,在整個音樂製作過程中,我們需要對每一件樂器的試音、每一個人聲的狀態進行不同的測試,需要針對某些細節讓音響師進行特殊的處理等等。」

陳偉倫:不負赤誠,書寫滾燙音樂人生 - 天天要聞

在綵排現場,陳偉倫會戴上監聽耳機,聆聽每位歌手的聲音,人聲和樂器的音量比例等等,根據歌手的狀態和習慣,與音響師溝通並進行調整。他認為,如果音響團隊保證了Monitor的聲音比例和諧,歌手和樂手就能保持相對穩定和舒服的狀態;如果音響團隊保證了PA的品質,現場觀眾的共鳴感和參與度會得到顯著的提升,從而能激發歌手更完美的狀態。每個音樂作品的呈現都是無數細節的環環相扣,相輔相成,只有獨具匠心,才能為觀眾呈現出真誠的作品。


陳偉倫:不負赤誠,書寫滾燙音樂人生 - 天天要聞

音樂人和製作人

我的A面與B面

音樂是陳偉倫連接個人與外界最重要的方式。「我的工作就是音樂創作本身,我隨時隨地都在創作,並不會因為我作為音樂人或製作人的角色而發生改變。」鍵盤則是他最常用的樂器,一旦有靈感,他就會在鍵盤上進行創作,並且記錄下來。

為了方便創作,陳偉倫在家中打造了相對簡單的工作室,通過鍵盤樂器、合成器和幾支話筒(電容話筒動圈話筒等),他就可以完成初步創作和獨奏樂器的錄製,然後再進行後期混音。如果是管弦樂或大動態的音樂,他會根據不同樂手的特點和狀態,選擇不同的錄音棚和錄音團隊,來完成整個作品的創作。

陳偉倫:不負赤誠,書寫滾燙音樂人生 - 天天要聞

在陳偉倫的眼中,音樂人和製作人的角色是有區別的。

「音樂人比較天馬行空,這是一個創作者的狀態。可能首先考慮的不是大眾是否喜歡,而是把自己當下喜歡的東西記錄下來,把自己最好的音樂狀態拿出來就可以了;而製作人除了要保證音樂有想法、有狀態、有品質,同時還要考慮大眾的接受程度,根據導演和藝人的狀態、受眾的需求去調整我們做音樂的方向。」

然而,音樂人和製作人這兩個角色又是互相影響的,音樂里的「我」就是一體的。

「當我擔任音樂總監時,會儘可能地把自己想要表達的音樂理念融入到舞台秀之中,作品通過優秀藝人們進行呈現,最終被大眾所接受,這是我所樂意看到的事情。當我重新回歸音樂人角色時,也會汲取些藝人們的靈感和節目經驗,反哺到自己的音樂創作中,豐富審美多樣性。特別是當我在做『哥哥』節目的時候,我發現音樂人和製作人這兩種角色,正在慢慢融合。」

陳偉倫:不負赤誠,書寫滾燙音樂人生 - 天天要聞

無論是音樂人還是製作人,創造出兼具藝術性和市場價值的音樂作品,是陳偉倫最終的音樂理想,「你可以堅持自己的小眾和音樂風格,但並不妨礙你去了解大眾和社會的審美。」作為一名從事音樂創作的人,陳偉倫認為自己對音樂的追求和創作的理念並不會因為角色的不同而改變,會以欣賞的角度和飽滿的熱情來完成每一項工作,只有這樣才能夠把事情做好。


陳偉倫:不負赤誠,書寫滾燙音樂人生 - 天天要聞

創造

書寫滾燙音樂人生

多年來身兼數職,工作邀約不斷,如何保持源源不斷的靈感?

陳偉倫說:創造力!

「我覺得作為一名音樂人,最重要的品質是創造力。雖然創造能力有高有低,但只要保持一顆有創造力的心,朝著自己想要的方向去努力,就可以在音樂里紮根,有機會真正創作出無限接近藝術品的音樂。如果音樂淪為商品,創作將失去意義。

陳偉倫:不負赤誠,書寫滾燙音樂人生 - 天天要聞

陳偉倫認為,如果傳統唱片行業年代以精英人群的音樂標準來引領時代主流,在如今互聯網自媒體的時代,大眾審美標準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音樂創作的集體審美能力。隨著音樂產業的發展和互聯網大數據平台的應用,音樂人和唱片公司可以創作出風靡一時的流行作品,真正被廣泛流傳並奉為經典的作品卻少之又少。

「無論是大眾審美還是小眾創作,不同的音樂類型我們都應該尊重和鼓勵,對大眾審美作品的流行予以理解,同時也對小眾作品創作懷以欣賞,音樂的創作應該百花齊放。」陳偉倫也觀察到音樂行業的變化:一方面大眾審美能力和鑒賞能力主導著主流音樂市場,並且不斷開闊提升;另一方面小眾音樂逐步走向分眾,不同類型的音樂作品都有他們的受眾群體,越來越多的獨立音樂人成功出圈。

陳偉倫還特別提到近兩年國風和國潮類的節目越來越多,不光是音樂層面,包括其他層面,都受到了大眾的喜愛,這背後反映的是民族的文化自信。「只有我們對自己國家民族的文化有充分熱愛和自信時,才能創造出區別於其他國家和文化的音樂,而必要條件還是創造力。」

陳偉倫:不負赤誠,書寫滾燙音樂人生 - 天天要聞

虛擬歌手「徵羽」

從大學時期玩樂隊、拜師學習編曲和樂理知識,到自己創作音樂、成為獨立音樂人和製作人,陳偉倫從一首歌、一張專輯、一場演唱會、一個綜藝節目的製作,逐步走出自己的音樂之路。在音樂的世界裡,陳偉倫依然年輕,依然叛逆,依然心懷夢想。保持對音樂強烈的熱愛,對創作純粹的表達,陳偉倫說,在音樂的路上還有更多的嘗試等待著他!

陳偉倫:不負赤誠,書寫滾燙音樂人生 - 天天要聞

陳偉倫在《我們的滾燙人生》中

2022年伊始,陳偉倫攜手「哥哥們」在《我們的滾燙人生》中,以音樂喚醒普通人內心的英雄夢想,致敬時代奮鬥精神;同時,他以全新的姿態——虛擬歌手「徵羽」來完成自己在「平行宇宙」中的音樂創作。更多的作品正在醞釀,不同類型的綜藝和演出企劃也提上日程……如今的陳偉倫在音樂創作中更加遊刃有餘,無論是以何種形式呈現,音樂都將是陳偉倫書寫滾燙人生的最佳記錄方式!

娛樂分類資訊推薦

45歲胡杏兒藍透人魚裙大秀身材,首度回應老公夜店偷食事件 - 天天要聞

45歲胡杏兒藍透人魚裙大秀身材,首度回應老公夜店偷食事件

娛樂圈很多明星的走紅都很意外,胡杏兒也不例外。1999年,胡杏兒還在大學讀大一,而且是研修生物化學的理工女,陪同朋友參選香港小姐的選美。胡杏兒認為自己形象不夠突出,也沒有抱太大希望,結果朋友被淘汰,自己卻入圍了決賽,最終19歲的她獲得香港小
金賽綸生前錄音曝光,信息量巨大 - 天天要聞

金賽綸生前錄音曝光,信息量巨大

已故韓國藝人金賽綸的家屬7日在首爾召開緊急記者會,公開了包含死者生前聲音的錄音文件,其內容引發巨大衝擊。金賽綸遺屬通過律師正式向首爾地方法院提交對演員金秀賢的刑事控訴,指控其違反《兒童福利法》及誣告罪。在錄音中,金賽綸表示:「我曾與金秀賢交往。雖然聽起來很瘋狂,人們不會相信,但我們從我初中開始戀愛,...
海南台:51晚會雲集殷秀梅閻維文等9位大咖,比央視51晚會還出彩 - 天天要聞

海南台:51晚會雲集殷秀梅閻維文等9位大咖,比央視51晚會還出彩

╭┈┈┈┈┈┈┈┈┈┈┈┈┈┈┈┈╮聚焦藝人最新動態,傳遞圈內主流聲音。【曉今娛】全網特供「今日頭條」獨家首發,嚴禁轉載╰┈┈┈┈┈┈┈┈┈┈┈┈┈┈┈┈╯【本文由 曉今娛 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海南台五一晚會大咖雲集,比央視五
著名導演張紀中回應「熱搜第一」:是造謠!沒有撞人,沒有靠拍視頻養活孩子 - 天天要聞

著名導演張紀中回應「熱搜第一」:是造謠!沒有撞人,沒有靠拍視頻養活孩子

5月7日晚,有自媒體大V突然爆料,稱74歲的著名導演張紀中開車送孩子上學時撞了人,並配上「曝張紀中開車撞到路人」話題,衝上了熱搜第一。社交媒體截圖該消息被大量網友轉發後,卻有不少人在評論區為張紀中「發聲」,因為大家發現,這個大V的爆料援引了一位網友的社交賬號內容,而從這位網友所分享的事故現場情況來看,分明...
國際影壇驚現「光明之光」!《小鴿子的家》雙獎加冕 - 天天要聞

國際影壇驚現「光明之光」!《小鴿子的家》雙獎加冕

近日,瑞典國際電影節傳來喜訊,來自深圳市光明區的電影《小鴿子的家》,一舉斬獲「最佳新晉導演獎」,並獲得「最佳外語片」提名獎!該片由深圳華強高新產業園聯合攝製,由青年導演吳佳首次編劇執導。瑞典國際電影節作為國際電影界的重要盛會,一直以高標準的評審準則和對多元文化電影的包容態度聞名於世。此次《小鴿子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