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夏天,張伯伯去世了,享年86歲。
張伯伯去世前,將自身的一萬元積蓄給了「老伴」劉阿姨。
村民們都說,張伯伯有情有義,不枉劉阿姨照顧了他七八年時間。
當年,77歲高齡的張伯伯在兒女的支持下,認識了劉阿姨。
張伯伯和劉阿姨,分別來自農村。劉阿姨比張伯伯小了十來歲。
張伯伯的幾個兒女事業成功,均在外地打拚,無暇照顧張伯伯,擔心張伯伯太過孤獨,子女們都很支持他黃昏戀。
兒女們也給了劉阿姨保障,簽下協議,給劉阿姨養老,並保障她的醫療。兩位老人的生活開支全權由張伯伯的子女負責。
雖然沒有領取結婚證,但在家對待劉阿姨,等同於繼母的身份。
在一起的時間裡,張伯伯和劉阿姨住在兒子買下的房子里,早上一起逛街去買菜,下午一起去散步,晚上一起看電視聊天。
晚年生活充實而又不孤單。
有一次,張伯伯不小心在家摔了一跤,幸好劉阿姨在一旁,沒有造成嚴重後果。
帶張伯伯檢查的過程中,劉阿姨也一直陪伴在左右,非常緊張。
不是夫妻,卻也是夫妻。
張伯伯患癌去世前,寫下了遺囑,將自己的積蓄留給了劉阿姨。他認為,劉阿姨多年來對他盡心儘力,兩個人有感情基礎,自己對她的認可,也能讓她的兒女覺得安慰。
兒女們都支持張伯伯的行為。
葬禮上,劉阿姨也非常傷心,抱著張伯伯的兒女們哭成一團。
黃昏戀由此結果,也算是好的結局。
記得當年,是張伯伯的兒女主動提出立下協議,給劉阿姨解除後顧之憂。
四年前,大伯母的老伴去世了。
大伯伯早在二十年前就去世了。十多年前,大伯母和現在的老伴在一起了。老伴是同村人,知根知底。兩家人都是普通農戶。
你耕田我織布,兩個老人過得其樂融融。
伯母老伴的兒媳一直將單身的公公視為累贅和眼中釘。於是,伯母的兒子就讓老人住在了自己家裡。
兩個人搭伴幹活,今天在伯母家田裡忙,明天在老伴家地里忙。
伯母老伴患病去世時,伯母的兒子花了好幾萬,比老人的兒子花錢還多。
「陪了我媽十年,即使沒有結婚證,我也應該盡兒子的義務。」伯母兒子說。
不知何時起,很多人將老年人的黃昏戀視為洪水猛獸。
罵老太太們是蔡根花寶貝,是騙錢的。
罵老爺爺們貪戀女色,為老不尊的。
想起前段時間,一位經濟自由的90多歲男性老人,在老伴去世後,兒女集體辭退了他的保姆。
原因?
擔心父親最後會跟女保姆在一起。
於是,不顧老人孤單孤獨,將他一個人留在家裡。
夏天的時候,鄰居的老伴去世了。
鄰居今年已經七十多歲,沒有女兒,只有幾個兒子。
兒子們自己也當爺爺了,而且都是全家在外地工作。
老人經濟獨立,每個月有6000多元退休金。在農村,已經非常不錯了,屬於不差錢。
兒子們也很孝順,在母親剛去世的那段時間,留在家裡,陪伴他。
但幾個月過去,人總是要生活的,大家分別各自散去。
他說,自己非常孤單,生活也很不便。
「兒媳也要照顧自己一家人,還要照顧孫子。兒子又忙著賺錢。」
什麼叫老伴?
顧名思義,老來伴。
人老了,沒有兒時玩伴追逐打鬧,沒有工作學習需要繁忙,沒有同事可以吃吃喝喝。如果再沒有了老伴,會更孤單。
要吃飯,要穿衣,要陪伴。
兒女能盡心一時,卻未必能一輩子。
這個時候,孤單的老人們就想到了黃昏戀。兩個需要溫暖的人,不知不覺走到了一起。
我姨夫是60多歲認識的老伴。兩個人在一起十來年了。
平時里逛街聊天都在一起。雙方兒女看老人有伴,也放心地工作。
我的同學,2歲的時候,媽媽去世了。
她父親單身了大半輩子,64歲才迎來黃昏戀。
「歡迎我的媽媽,爸爸新婚快樂!」
某一天,40歲的她發了一條朋友圈,曬出父親的結婚證。
得女如此,單身大半輩子又如何。
在我老家,兒女們對老人再婚都相對包容。
文阿姨和老伴李叔叔,以前兩家是鄰居,分別喪偶,辛苦拉扯大各自的孩子。
六十多歲時,雙方兒女將他們撮合在一起。
平日里,兒女們都在外地工作,李叔叔住在文阿姨家。春節回家,大家聚在一起吃飯過年。
李叔叔的兒子條件較好,就多寄點生活費。文阿姨兒子條件一般,就少寄一點生活費。
大家的觀點都是,人老了,就圖有個說話的伴,頭疼腦熱的,第一時間有人照顧。
鄰居在老伴去世後,本打算自己就一個人湊湊合合生活算了。
退休金不錯,他考慮兒子兒媳們有顧慮,也沒打算找老伴。
沒想到,兒子兒媳居然主動提出:「爸爸,如果有合適的阿姨,你也可以認識一下。我們天天也忙,顧不上你,有個人陪你說說話比較好,你有工資,可以適當給阿姨一些錢貼補。」
老人淚奔。
因為時代原因,一直他主外,妻子主內。對於做飯洗衣,他手足無措。
而且,他沒有娛樂愛好,一個人在家裡,真的很孤單。
我想,可能是因為我地處農村,身邊老人沒有幾十萬上百萬的資產,所以,在面對黃昏戀時,兒女們首先想到的是陪伴,而不是金錢防備。
這跟年輕人的戀情有幾分相似。
沒有錢的,直接就裸婚了。
有錢的,為房子加不加名,彩禮究竟是188000元還是288000元吵翻了天。
千榆是四川人,文化背景主講包容心。面對老人的黃昏戀需求,兒女們首先想到的是老人孤單了,而不是下流、齷齪、丟臉。
人總會老的。我們有一天,也會面對孤獨。
當我們孤獨的時候,辛苦一生拉扯大的兒女,卻因為金錢來指責我們「不要臉」、「為老不尊」時,我們作何感想?
擔心父母的黃昏戀老伴騙錢,自己年輕的伴侶就一定是不會騙錢的嗎?
人有擔憂是很正常的。
但是,擔憂不是干涉父母再婚的理由。
親愛的兒女們,如果你們的父母家財萬貫,你擔心被有心之人欺騙了,那就多關心他們,多關心她們,讓騙子無處可騙。
你也可以盡情表現,從父母那裡騙來房子和存款。
人口老齡化趨勢越來越嚴重了。
城裡的老人,有娛樂方式,有公園聚會,兒女多同城工作,可能會顯得不那麼孤單。
也許,這就是他們的兒女反對再婚的原因。
而見識了更大的天地,城市裡的女性老人擇偶要求也相對較高,利益計算清楚。
這也是很多男性老人兒女防備老人黃昏戀的原因。
但不管怎麼說,黃昏戀是老人的慰藉,不是洪水猛獸。
我們不應該仇視它,應該正視它。
親愛的兒女們,如果覺得女方是騙錢的蔡根花,那就給你的父親物色不是蔡根花的好老伴!
如果覺得男方是下流老頭,那就給你的母親介紹一位為人正派的老伴!
每個老人獨處的能力不一樣。有的人兒孫繞膝,習慣了孤獨。有的人呢,害怕孤獨,越老越害怕。
我姨夫相處十來年的老伴,就是姨夫的女兒親自介紹的!
這,才是我心中真正關心老人擔心老人的好兒女!
而那些堅決不允許父母黃昏戀的兒女,嘴上喊著「我怕老人被騙」,實際上,心裡算的,都是關於遺產的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