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位姐姐為弟弟湊32萬買房,網友:「扶弟魔」終究成炮灰

11位姐姐和高潔珍

70年代的家庭往往子女眾多,那個年代經濟條件較差,糧食衣物短缺,在這樣的環境下父母無法供給全部子女讀書,只能由年長的孩子出去打工掙錢供年幼的弟妹讀書。我國為了限制人口增長,執行了計劃生育政策,一家只能生養一名孩子。

但由於人們仍堅持傳統守舊的重男輕女思想,父母們在醫院查詢胎兒性別,選擇性生育,導致我國男女比例嚴重失調。

近幾年來,我國生育降低,人口老齡化嚴重,我國開始實行二胎政策,以緩解人口老齡化問題。父母生育兩個孩子,便希望孩子們互相扶持,但有很多家庭還遵循著傳統的思想,導致這種扶持"變了味"。

高潔珍和妻子

姐姐們湊錢給弟弟買房

小高二十二歲時,和自己相愛四年的女朋友結婚了。

小高出生時,他的母親已經為他生育了十一位姐姐,所以他從小就受到姐姐們的寵愛。小高是家裡唯一的男孩,母親也從來沒有讓他做過任何家務事,反倒是他的姐姐7、8歲時就開始下地幹活。

小高家中貧窮,父母只能勉強填飽一家人的肚子,無法供養孩子們上學。小高有三位姐姐從來沒有進過學校,成年後就外出打工補貼家用,其中有一個姐姐高中畢業後考上了大學但大學學費昂貴,這位姐姐為了給小高創造更好的學習條件,選擇輟學打工

高潔珍的姐姐們

但姐姐們的辛勞並沒有獲得回報,小高的成績不足以被大學錄取。高中畢業後他開始談戀愛,四年後,女友懷孕了。小高的父母無法為兒子提供結婚的費用,他們連彩禮錢都沒有準備,眼見女友肚子越來越大,他們的婚事卻遲遲未定,小高內心十分著急。

在這個緊要關頭,小高的姐姐們拿出多年的積蓄給弟弟湊了三十二萬,供弟弟結婚買房用。

"扶弟魔"

小高的事情傳到網上後,一位犀利的網友點評小高的姐姐是扶弟魔,只能成為炮灰。

扶弟魔指的是姐姐充當母親的角色不計較地對弟弟奉獻,這種女孩大多受到家庭的影響,父母在女兒小時候就告訴自己的女兒讓著弟弟是應該的,這種思想便在女兒的腦海里根深蒂固,長大也很難改觀。

於原生家庭中重男輕女的傳統觀念,男孩作為兒子、弟弟的身份,從小備受寵愛,缺乏獨立性,若他們長大成婚後無法承擔自己組建的家庭的責任,那麼他們就會選擇依靠最親近的人

高潔珍結婚的場景

如果他們的父母沒能力供養這些巨嬰,責任就會落在其他的子女身上,於是姐姐們要承擔起供養弟弟的職責,成為扶弟魔。

在這種思想中成長的女孩,結婚之後往往認識不到成為扶弟魔是拖累了新生家庭一起背下包袱,為原生家庭買單,她們認為幫助弟弟是理所當然的。有少數女孩能夠意識到這樣做是不對的,但是從小接受的男尊女卑的思想,讓她沒辦法與原生家庭對抗。

在這種思想灌輸之下成長的女孩組建家庭之後,很難能夠為新家庭考慮,反而把全部精力放在弟弟的身上,長此以往一定會引起另一半的不滿,那麼婚姻就會出現破裂

高潔珍的姐姐們

如何避免「扶弟魔」悲劇

人們常說在溺愛中長大的孩子,進入社會之後是很難獨立的,他們懦弱無能,甚至可能會被時代所拋棄。那麼同樣被扶弟魔姐姐溺愛的孩子也是很難成長的,但姐姐並不知道自己的愛是一種溺愛。

父母和姐姐對孩子過分溺愛使孩子在長大成人之後完全不能獨立思考,十分依賴家人,甚至這個孩子成人之後也要靠家人來養。

手足之間確實應該互相扶持,但要建立在雙方平等的條件下,互相幫助,而不是天秤倒向一邊,只有一個人受益姐姐如果真的愛弟弟,就應該讓弟弟去承擔起他應承擔的責任,而不是給他過分優越的待遇,應該讓弟弟經歷一些挫折,這樣才能更快成長。

高潔珍一家人

這種悲劇的形成也離不開原生家庭對子女的思想教育。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應該平等的對待兩個孩子。給孩子灌輸男女平等的思想,讓孩子在日常的生活中,能感受到自己的地位是平等的。在日常生活中促進兩個孩子的交流,讓孩子更加親密,成年後遇到什麼事情也可以互相幫襯,互相商量。

國家倡導生男生女都一樣,這也是國家所倡導的男女平等思想。家長們應當接受新時代新思想,拋棄傳統守舊的思想,這樣才能正確教育兒女,讓兒女自信快樂成長。

結語

小高的11個姐姐放棄上學的條件去供弟弟讀書,但小高並沒有給家人們交出一份完美的學業答卷,這說明在溺愛之下成長的男孩很難有所成就。

姐弟

小高的姐姐為他湊齊32萬結婚,拿出了她們這些年的積蓄為弟弟奉獻,她們卻沒有考慮過自己要怎樣去組建一個全新的家庭,沒有考慮過自己的幸福。

弟弟結婚之後組建新的家庭並不能給姐姐們帶來益處,反而這個新的家庭如果再遇到什麼事情,很可能還需要姐姐們用錢來支撐,所以說姐姐們充當了小高的炮灰。

因為扶弟魔的出現,很多男生在選擇另一半的時候,也會盡量避免選擇有弟弟的女生,他們認為扶弟魔是一種拖累。家長如果生育了一男一女,在對待子女時務必一碗水端平,避免讓女孩產生男尊女卑的錯誤思想,否則會影響她的一生,令這樣的女孩產生自卑心理。

姐弟

當她們和別人產生矛盾解決問題時,她的自卑心理促使她不敢為自己考慮,更多的是考慮對方的感受,甚至不惜傷害自己來滿足別人的需求,形成討好型人格。

家長的思想教育往往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孩子一生的走向,家長們務必要學習怎樣做一個合格的父母,擺正思想,做孩子的榜樣,從而更好的幫助孩子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