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心女士曾深情地說過,一個溫馨美好的家庭,是一切幸福與力量的源泉。換句話說,家是塑造積極心態的最重要的搖籃。如果一個家庭失去了和諧安寧,對個體的心靈影響將是深遠而深刻的。然而,一個家庭面臨的最大不幸,並非物質上的貧困,而是在父母步入人生的暮年,卻陷入以下三種困境。
01:子女無志,盤算長輩
當父母步入五十歲之際,子女們理應逐漸成長,走向獨立。他們至少應該能夠自食其力,不再依賴父母的庇護。然而,有一些人因為種種緣由,未能學業有成,無法在青春年華找到理想的工作,他們不僅無法自立,反而需要依賴父母。這些子女或許因為能力不足、教育缺失或沉迷於懶散的生活,從而導致無法獨立。如果他們還有悔改之心,尚有機會扭轉局勢;但如果他們只是一味地向父母索取,覬覦他們的財產,這將成為家庭的巨大悲劇。在理應勇敢前行的年紀選擇依賴父母,對子女自身而言是退步,未來也將難以翻身;而對父母來說,則是沉重的負擔,甚至可能難以承擔整個家庭的重壓。這樣的家庭,既是父母教育的缺失,也是子女為人處世的失職。
02:父母無德,盤剝子女
與上述情況相反的是,有些家庭中的子女極為出色,但父母卻貪婪無度,不斷向子女索取,將索取視為孝順,享受得理直氣壯。如《喬家的兒女》中的喬父,他的四個孩子無一倖免於他的利用和虐待,他沒有一點父親的樣子,對他們毫無情感,唯有對金錢的貪婪。這樣的父母,對於家庭而言,無異於一場災難。他們喪失了長輩應有的愛護之情,反而以殘忍的方式對待子女,還將自己的養育視為一種冷酷的投資與回報。這些父母過於追求物質利益,堅信付出必須有所回報,這給子女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負面影響。我們見過為獲取彩禮而大鬧子女婚禮的父母,也見過為後半生保障而拆散子女愛情的家庭,這些都是道德淪喪的行為,是子女的悲劇,也是社會的毒瘤。
03:手足無情,互斗互算
還有一種家庭的悲劇,就是兄弟姐妹間的相互算計。或許源於幼時的競爭和怨氣,或許源於父母的偏心,總之,他們之間的矛盾大於親情,憤恨多於關懷。如果兄弟姐妹間缺乏愛與關懷,缺乏支持和尊重,只是計較利益得失,那麼家庭將陷入無休止的爭吵和衝突之中,永無安寧之日。這種情況會導致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崩潰,親情疏遠,讓人感受不到家庭的溫暖。當家庭充滿算計和惡意,家就不再是避風的港灣,而是變成了另一個更為殘酷、讓人失望的戰場。家庭中的每個成員都應該相互扶持、相互理解,但如果父母與子女、兄弟姐妹之間缺乏這種溫馨,家庭的和諧幸福便無從談起。
我們衷心希望,每個人都能感受到家庭的溫暖,這是我們的願景,也是我們共同努力的目標。當人們意識到家的珍貴,便會從冷漠變為珍視,從絕望轉為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