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要想走得長遠,懂得感恩是重中之重。無論是工作還是生活,遇到貴人提攜,好心人的幫助,你感恩戴德,用行動回報他們,他們會覺得沒幫錯人,以後還會給你更多機會。
但若是你不懂得感恩,把別人的幫助當成理所當然,那貴人也好,好心人也罷,都會離你而去。
這個道理,只知索取的庄趕美不懂,愚孝的庄超英也不懂,只有從小過著苦日子的庄樺林,深有感觸。
庄樺林是家裡唯一的女孩子,本應該眾星捧月,但父母覺得生女兒就是給別人家養孩子,出錢出力,最後一場空。
為了不讓樺林在這個家白吃白喝,父母從小就讓她做家務,趕美和庄超英都有自己的房間,她只能睡在客廳的飯桌上。
知青下鄉時,父母捨不得趕美吃苦,把進廠的名額給了趕美,讓樺林去了貧困的貴州。
樺林每天要干很多活,吃不飽穿不暖,卻從來沒有人心疼她。好在樺林爭氣,工作之餘自學考上了護士。
她知道莊家沒有她的立足之地,在貴州與同為知青的向東結了婚。
知青返城的政策下來,樺林知道自己不符合回城的安排,但鵬飛不是知青,為了讓鵬飛見見世面, 樺林掏空家底,湊足了20元錢和50斤全國糧票,將鵬飛送到了蘇州的火車上。
樺林和父母打過招呼了,讓鵬飛和們住一起。但趕美夫妻倆都不是大方的人,老兩口又擔心鵬飛來了,會分走振東振北的定量,鵬飛下了火車,庄母就把鵬飛硬推給庄超英。
黃玲雖然不高興,但一直盡心儘力照顧他。鵬飛沒吃過糖果和冰棍,黃玲就花錢給他買。臨走時,黃玲知道很多好吃的貴州買不到,特地買了一些糕點,又準備了一些錢,讓鵬飛帶回去。
見到黃玲對自己如此貼心,鵬飛連忙拿出縫在褲子里的錢和糧票。
黃玲問他為什麼沒有給外婆?他說:「我媽叫我住在誰家,錢就給誰。」
鵬飛最後才拿出這筆錢,是怕黃玲和外公外婆不待見他,拿了錢就不管他了。這些錢是父母的血汗錢,他必須保護好。
臨走之前才給黃玲,是因為黃玲的善良感動了他,他要告訴黃玲,他們一家不是只知道給別人添麻煩,不知道感恩的人。
黃玲照顧鵬飛本就不是為錢,所以這筆錢她沒有收。但這件事,讓黃玲明白了樺林一家和莊家的其他人,不一樣。
後來樺林讓鵬飛到蘇州念書,給他轉了戶口,希望鵬飛繼續住在黃玲家。趕美一家趁著這次機會,也想把振東振北塞進來。
圖南快要高考了,黃玲只想以他為重,拒絕所有人搬進來。
樺林害怕鵬飛再也不能來蘇州了,為了讓黃玲留下來,她崩潰痛哭,寧願給黃玲跪下,也想為鵬飛爭一次機會。
貴州的生活太苦了,如果不是為了鵬飛,她壓根不想和莊家有任何關係。但為了鵬飛的未來,她不得不拚命抓住這次機會。
樺林是有遠見的,雖然她這麼做對黃玲而言並不地道,但黃玲還是動了惻隱之心。
圖南考上大學後,黃玲就讓鵬飛來了蘇州。她知道鵬飛來了,她會辛苦很多。但是念在鵬飛第一次來蘇州時,表現得那麼懂事,樺林也給了滿滿的誠意,她不忍心斷了樺林的念想。
鵬飛念書的三年里,黃玲對鵬飛和筱婷一碗水端平,筱婷吃什麼,鵬飛就吃什麼,筱婷不做的家務,也不會讓鵬飛做。
鵬飛高考結束,黃玲就累病了。雖然這三年,樺林一直在出生活費,但是黃玲的付出,是不能用錢來衡量的。
鵬飛高考落榜後想學手藝,黃玲和庄超英也用心安排,可惜吳建國介紹的劉師傅待他不好,總苛責他,他辭了工作後,跟著貴州的老鄉跑車。
每天風吹日晒,早出晚歸,但鵬飛不怕吃苦,憑藉著一股衝勁,掙了一點小錢,之後又囤了米面油,小賺了一筆。他不放過任何機會,看到機遇了,就想辦法抓住。
買二手中巴車的時候沒錢,就問圖南借,後來又和林棟哲他們合夥做生意,還開了公司,當了老闆,一口氣在蘇州買了兩套房,把父母接到城裡享福。他努力又上進,之後年入百萬不是問題。
鵬飛之所以有現在的成就,和樺林的遠見有關,如果不是樺林極力爭取,他不會來到蘇州,也不會遇到這些機遇和人脈。
除了這些,還因為他不僅有做生意的頭腦,還懂得感恩。樺林雖然為了讓他來蘇州委屈了黃玲,但她都記在心裡,父母為難黃玲時,她會主動替黃玲說話。
樺林為人不壞,結婚多年沒有讓父母幫襯過,說明她也要強,獨立。鵬飛身上有她的品質,再加上黃玲和庄超英的教導,讓鵬飛更加成熟懂事。
在成長過程中,鵬飛始終秉持著與人為善的原則,不讓幫助過他的人吃虧。他對黃玲比圖南還孝順,和圖南、棟哲他們合夥做生意,也從不讓他們吃虧。
正因如此,這些人在他需要幫助時,紛紛伸出援手,成為他事業成功的重要助力,他才能一步步走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