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警肩膀上的責任,怎麼可能不重大呢?《我是刑警》的這一部劇,主要的脈絡就是從警官學校已經畢業的秦川,和他的好朋友們懷揣著夢想回到了家鄉,成為了派出所的民警。但是在偶然的機會下,成為了一名刑警。
劇中的秦川是由於和偉飾演的,提到他這可真是一個老戲骨。但是話又說回來之前,對於和偉這個人,可能大家的印象並不是特別的深。用一句話來形容,那就是如今的風光無限,都是前半生的艱難和隱忍,以及委屈,慢慢的構建出來的。
于和偉是家裡的第九個孩子,家庭條件並不是特別的好,並且在出生的時候,母親都已經45歲了,在體力這一方面真是令人很擔憂。正所謂屋漏又偏逢了連夜雨,母親豁出命把他生下來之後也沒有奶水。
在這樣的貧苦家庭裡面,對於一個新生兒來說,剛出生就沒有奶水吃,可算得上是命懸一線了。就在所有的人都擔心這個孩子,會面對營養不良帶來的一系列磨難時,命運之神終於睜開了眼睛。
這就得益於于和偉的大姐在這個時候剛剛生完了孩子,並且奶水也特別的充足,所以就把一部分母乳進行了分享。就是這樣的血脈之情,讓于和偉擁有了一線能夠生存下去的希望。本以為從出生的那一瞬間,和命運進行了搏鬥,後面的路就能夠走的平坦一些。
只不過在三歲那一年面臨了更大的變故,那就是父親的離世。母親的文化水平並不高,也不識字,每天所從事的工作就是去大街小巷裡面擺攤,賣的東西,就是烤紅薯。掙來的錢,真的是少之又少。
因為于和偉,年紀比較小,所以哥哥姐姐們也陸陸續續的去輟學打工了。為了能夠湊齊自己的學費,他有一個姐姐把自己最愛的鋼琴都賣掉了。這些都被年幼的于和偉看在眼裡,在成長的過程中,看著母親的背影,于和偉的心中滿是無奈。
最開始的時候,于和偉的理想是特別簡單的,因為對於音樂無比的痴愛,所以就希望能夠,成為一名鄉村的音樂老師,用自己的一點點微弱的力量,讓孩子們的童年得到溫暖,希望能夠用歌聲給他們帶來明亮。
這個夢想就像極了他的出身,特別的樸實又很溫暖,但是卻又有些單薄了。師範學院就讀的這些日子,簡直是太過平淡,甚至是有些乏味,他每天都在按部就班的去上課,去背書,但是內心總是有一個小怪獸在不斷的躁動著。
在那個陽光明媚的午後,于和偉的命運突然之間被改寫了,他所看到的就是話劇團的招生海報。這個海報宣傳單都有些褪色了,看起來似乎是那麼的隨意,有很多的同學都只是看了一眼就走了,只有于和偉認真的看了看。
就在這個時候,有一位40來歲的中年男子看到了于和偉,突然把目光鎖定在了于和偉的身上,並且表示這個小伙還挺不錯的。一句不經意的評價,但是在那一瞬間,火種被點亮于和偉體內的藝術夢想瞬間燃了。
就在最開始的時候,于和偉僅僅只是話劇團裡面最不起眼的一個人,我甚至安靜的幾乎沒有什麼存在感,但恰恰是在這個微不足道的位置上面,遇見了一個家庭條件很優越的女孩宋林靜。
當時的于和偉心裡很清楚,要想贏得對方的芳心,就必須要做出一系列的事情,得到女孩子家人的認可。她只有一條路可以走,那就是闖出屬於自己的一片天地。而在這個時候,夢想的突破口就是上海戲劇學院的這一扇大門。
當然了,期間也經歷了異地戀的苦。于和偉用實際行動去證明感情,更多的不僅是甜言蜜語,最重要的是實際上的支持。就在不斷鼓勵下,兩個人最終在這一座戲劇學院裡面重新相逢。而于和偉也用了足足近20年的時間,迎來了如今的光環!